首页 >>  正文

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ac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α粒子散射实验只发现原子可以再分,但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

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7138678241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什么实验,提出了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
石沸凌答: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 --- 1937年10月19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α粒子为物质所散射的研究,无可辩驳的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

17138678241居里夫人的实验过程
石沸凌答:太郎的土星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于是卢瑟福得 出结论:在原子内大部分地方没有大质量的粒子,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顺 利地穿过;在原子内部有一体积极小而质量极大的核,少数α粒子就是和 它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才反弹回来,形成大角散射;另一些α粒 子之所以发生偏转,是因为在靠近质量集中的地...

17138678241科学家的实验有那些
石沸凌答:1905年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实验 证明了光的粒子性.1911年 拉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发现原子核,第一次正确提出原子结构.

17138678241盖革计数器 需要注意什么
石沸凌答:盖革-米勒计数器 一种专门探测电离辐射(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强度的记数仪器。由充气的管或小室作探头,当向探头施加的电压达到一定范围时,射线在管内每电离产生一对离子,就能放大产生一个相同大小的电脉冲并被相连的电子装置所记录,由此测量得单位时间内的射线数。目录 英文 介绍 盖革计数器 构造...

17138678241现代物理有哪些呢
石沸凌答: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表明,原予不是不可分割的一一所有原子都包含有电子。a粒子散射实验向世人揭示了核。瑟福提出原子核的“行星模型”。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卢瑟福解释了核嬗变和放射性。汤川提出了束缚核子的强核力模型。提出核的液滴模型和作轨道运动的核子模型。标准模型 对宇宙线、放射性和粒子碰撞的研究...

17138678241一道高中物理题(万有引力)
石沸凌答:1)GMm/R^2=mv^2/R → (1/2)*mv^2=GMm/2R=We Wk=mgR=GmM/R W总=3GMm/2R M=(4/3)*3.14*R^3*P W总=2*3.14*6.67*10*6.4^2*5.5=94364.39J 2)GMm/R^2=mV^2/R V^2=GM/R Vmin=(G(4/3)*3.14.R^2*P)^(1/2)=62.9^(1/2)=7.93 ...

17138678241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石沸凌答: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英国沃尔·霍沃思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瑞士保罗·卡勒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1938年奥地利理查德·库恩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德国阿道夫·布特南特 对性激素的研究。瑞士利奥波德·雷吉卡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编辑:叶缪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