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素纱单衣被盗是怎么回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说到素纱单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件衣服实在是太珍贵太珍贵了,但是就是这么珍贵的一件衣服,它竟然被盗了,这可是西汉出土的文物呀,那么这个素纱单衣被盗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真的要算一下的话,这个叫素纱单衣被盗会损失多少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在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丝绸馆中,有一件以轻薄而闻名的丝绸制品———素纱襌衣。素纱襌衣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它是汉朝高超纺织工艺的鲜活证据——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些人们原以为只是文学上夸张的修饰语用在它身上竟然如此贴切。

上世纪80年代初,这件国宝级的文物被盗,震惊全国,虽然几十天后文物失而复得,但这件事情给全国文博单位敲响了警钟。素纱襌衣被盗是湖南省博物馆建馆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惟一一次文物失窃案件,事件的过程则极富戏剧性。

日前,记者找到了当年在省博物馆工作的人员,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雨夜文物被盗

1983年的一天,前一晚上下了整夜的雨。清早,讲解员打开展馆大门时,被惊呆了——排展柜的玻璃全部被砸碎,里面的文物不翼而飞。最后统计,一共有6个展柜被砸,30多件珍贵文物被盗,除了素纱襌衣,还有一批漆器等。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们对于文物走私、盗窃等事情几乎闻所未闻,因此也缺少一种防范意识。工作人员回忆说。马王堆汉墓的名气很大,国家公安部高度重视这起文物被盗案,派出专人督查此案。

调查发现,盗窃者是从离地几米高的一个窗户口爬进展馆的。公安干警对盗窃者下的结论是——胆大妄为,因为撞击实验表明,砸碎厚厚的展柜玻璃会发出很大的响声。

为防止这批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公安部门向全国海关发放了这批文物的照片,专案组也进驻省博物馆。由于侦查中发现盗窃者对省博物馆比较熟悉,一度怀疑内部有问题,当时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全都接受了调查。

文物自己飞了回来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国宝被盗,公安部限期破案,所以专案组的每个人压力都很大。一名当时在专案组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40多天后,烈士公园报告,在与省博物馆交界的墙角里,发现了一包东西,里面正是部分被盗窃的文物。过了几天,五一路邮政局寄送包裹的柜台上,又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包裹,上面写着湖南省博物馆收,打开一看,素纱襌衣和其他一些文物赫然在里面。至此,大部分被盗的文物自己飞了回来。

可罪犯藏在哪里呢?一天,一名侦查员在韭菜园派出所无意之中得知,派出所前不久抓获了一名小偷,身上还带着一把刀尖断了的三角刮刀。这名侦查员立刻想到,在文物被盗的现场,发现了一片刀尖。经过比对,刀尖和小偷身上的三角刮刀完全吻合,随后,公安干警在小偷的家中又搜出了一批失窃文物。几乎满城的警察都在找这个人,没想到他居然正蹲在派出所里。而文物是小偷的母亲迫于压力悄悄地送回去的。

给全国文博单位敲响警钟

调查发现,那晚小偷砸碎展柜后,把文物装在一个蛇皮袋里,然后大摇大摆地从传达室走出去。因为当时省博物馆正在施工,人员进出很杂,所以他没有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素纱襌衣失窃,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祸得福’。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文博单位的安保意识都不强,这件事情给全国的博物馆敲响了警钟,国家文物局专门下了紧急通知,要求加强保卫工作。

湖南省博物馆此后迅速扩大了保卫人员编制,武警部队也随即进驻,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大提高。上世纪90年代末,省博物馆筹建新馆,总投资1.2亿元,其中仅一套安保系统就花了1000多万元。

验证了汉朝的纺织工艺

人们对于素纱襌衣价值的理解一般只在于它的轻薄。省博物馆专家介绍,素纱襌衣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印证了古籍上所记载的汉朝发达的丝绸制作工艺。

2000多年前,只有中国掌握了丝绸的制作技术,丝绸之路由此兴盛。但是当时的丝绸水平究竟发达到何种地步,一直只是古书上记载的薄如蝉翼,缺乏实证,因此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文学夸张。马王堆出土的包括素纱襌衣在内的100多件精致的丝绸制品,成为最好的证据。

据了解,制作像素纱襌衣这样一件衣服,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文物部门开展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素纱襌衣研究复制项目,历经20多年研究,运用现代科技,终于制成外形和原件一模一样,重49.5克的仿素纱襌衣——依然重了0.5克,可已是世界上最接近原件的产品。可以想像当时古人的工艺有多么先进。专家感叹道。

最后硬要说损失的话,小编觉得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好在还有一件存世,好在考古工作者复原了一件,这也是值得庆幸的地方。




17691492437...蒲州刺史为了讨好皇帝,命令城中百姓穿着黄纱单衣,在凛冽的寒风中接驾...
王乔吉答:你所做的乃是已灭亡的隋朝的老毛病了。”侯君集征高昌时,坐马的前额被虫子咬伤,行军总管赵元楷用手指沾脓,用鼻子闻其臭味,御史上奏弹劾赵元楷谄媚,降职为栝州刺史。贞观七年(633),太宗驾幸蒲州,刺史赵元楷征令老年人穿黄纱单衣。准备在路旁迎接拜见皇帝。并大肆修饰官署的房屋。修整城楼来谄媚...

17691492437马王堆中“蝉翼衣”重量非常轻,技艺非常高,它原来的主人是谁?
王乔吉答:现在的博物馆里面所展示的纱衣并不是正品,只是高仿品而已,原因一是结构这么多年被破坏了,一是害怕再次被盗走。

17691492437《客使图》表现的是什么情节?
王乔吉答:《客使图》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画面左侧3位谦谦君子为唐朝鸿胪寺官员,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3人呈三角站立,其中2人左右面对站立,1人背向站立,不同角度看到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介帻,外加漆纱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

17691492437宋朝官员的脖子上佩戴的方心曲领,到明朝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全面废弃?
王乔吉答:因为在这一时期,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隋唐时期的服饰,开始出现圆领袍、U领衣等服饰,如何装饰颈部,显得更加庄严是很大的问题。在隋唐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屡屡出现曲领的记载。按照《隋书》的记载:“百官朝服公服,皆执手板……朝服,冠、帻各一,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皁领袖,皁襈,革带,曲领,...

17691492437唐代的朝服问题?
王乔吉答:为了方便你更加透彻的理解,我找了些图片给你:1,貂蝉武弁朝服——侍中、左骑散常侍 侍中、左骑散常侍,门下省官员,陪侍皇帝之左,所以貂尾簪在左侧。侍中正三品(中唐升为正二品)、左骑散常侍从三品(中唐升为正三品)。首服:武弁,加貂尾(左)、金蝉,簪白笔。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

17691492437《西游记》奎木狼为何不认识孙悟空?
王乔吉答:属性 奎木狼,属木,为狼。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为西方第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故奎宿多吉。奎宿值日好安营,一切修造大吉昌,葬埋婚姻用此日,朝朝日日进田庄。午从官,仲神也,奎星神主之。仲神六人,姓黑,名石胜。衣丹纱单衣,带剑,奎星神主之。上治六府,下治蒙秦山。

17691492437皇帝穿的礼服又称为什么,包括衮服和冠冕?
王乔吉答:解析:衮服 gǔnfú,简称“衮”,古代汉人朝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中国传统的衮衣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7691492437历史上隋朝官员服饰是怎么样的?隋朝官员服饰是怎么区分等级的?
王乔吉答:汉代的通天冠样子和进贤冠相近,隋炀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装饰。他戴的皮弁也用十二颗珠子(琪)装饰(古时用玉琪,隋炀帝时改用珠),并根据珠子的多少表示级位高下,天子皮弁十二琪,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减一琪,六品以下无琪。文武官朝服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绛纱蔽膝,...

17691492437《旧唐书》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3)
王乔吉答:诸流外官行署,三品以上黑介帻,绛公服,(用绯为之,制同绛纱单衣。)方心,革带,钩暐,假带,袜,乌皮履。九品以上绛戺衣,(制同绛公服,袖狭,形直如沟,不垂。)去方心、假带,余同绛公服。其非行署者,太常寺谒者、卜博士、医助教、祝史、赞引,鸿胪寺掌仪、诸典书、典学,内侍省内典引,太子门下坊典仪、...

17691492437唐朝有独特的穿衣文化,那时帝王的服饰有何特点?
王乔吉答:1、从唐代开始,规定:黄色乃是皇室专用颜色,尤其是黄色中的当时人称为“赤黄”的那个颜色。赤黄色的服装,也只能由皇室成员才能穿着。唐朝的皇帝的服装种类繁多。有大裘之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通天冕等十二种之多。在后来的实践当中,皇帝服装又不断的简化,最终唐代主要保留了衮冕。唐代皇帝...


(编辑:汲池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