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端午采药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怎样的????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二,迎涛神说。
三,龙的节日说。
四,恶日说。
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古代,人们疗疾大多靠民间的验方,老百姓也大多能识好些草药。因此每到端午节时,人们便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就形成了端午采药的习俗。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夏小正》记载:

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

五月初五,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癞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人们还常以癞蛤蟆的唾沫,煎汤过午给小儿洗澡,据说可以减轻痘疮的发病。

在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癞蛤蟆之俗,如江苏在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唾沫,制作中药蟾酥。

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当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写道:“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也就是说,汉代人捕捉蟾蜍,为的还不是蟾蜍,而是为“辟兵”,蟾蜍何以辟兵?这与古人的信仰有关。

汉人张衡在《灵宪》曾交代月宫中这只蟾蜍的来历: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由于蟾蜍被编入嫦娥传说,于是也和不死灵丹挂上了钩。《抱朴子·内篇》介绍不死灵药有五种,称“五芝”,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

方术家所传说的五种神芝,色彩各不相同,服之可以长生不死。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五芝为:

赤芝名丹芝,黄芝名金芝,白芝名玉芝,黑芝名玄芝,紫芝名木芝。

据说万岁蟾蜍的神奇,来自头上的角,即肉芝,药力在灵芝以上,是长生不老的仙药。不仅“服之长生”,而且神奇非常:

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有丹书八字,五月初五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这就是《淮南子》讲到的蟾蜍辟兵的来历。在江南的许多地方,在端午节时有采药、驱狼等传统。俗话说:

五月端午草,百样都是药。

端午节前都是草,端午来到都是药。

于是,民间有在端午节这天上山采集地椒、野茶、苣苣、蒲公英、匾蓄、刺蓟等药材,以备单方土法治病之用。

湖南湘中一带,在端午日偏重于采集久明光、天泡草、苦瓜叶、马齿苋、蒲公英、苦秣菜、金银花等,以便暑天备用。前三种是洗药,能防疮疖及痱子;后几种是吃药,能防痢、消炎、清肺热。

从前,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常有恶狼出没,小孩及家禽被狼叼走的灾祸时有发生。传说,每逢端午这天狼儿子出天花,死亡率高,成活率低,这样狼就难以大量繁衍。人们也乘狼之危,于端午这天,塞封狼窝,烟熏驱狼,以保人畜平安。

沐兰汤是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写道:“五月初五,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在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很有好处。

旧时,绍兴号称锡半城,锡箔工人多达数万。端午节中午,箔坊主必置五黄酒宴请工人,下午例行休息。锡箔师傅多善饮酒,往往喝得酩酊大醉。主人照例泡有浓茶供他们解醉,端午茶由此而成为不可缺少的“时令茶”,相沿成习。

端午习俗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反映出古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智慧,很大程度上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朴素的卫生防疫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18289489589端午会进山采百草吗 端午为什么要采百草
衡何单答: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为什么说端午节百草都是药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五月在传说中为恶月,现代对此解释为天气暑热、毒瘴滋生,因此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民间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以药草净身或服食药物...

18289489589采药的驱邪习俗
衡何单答: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艾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

18289489589端午节的风俗?
衡何单答:除采集各种草药外,在一些地区如山东胶东一带还有一种独特习俗,就是拉露水。端午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 孩子们带着小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手巾拉草叶上的露水洗脸。 大人则牵着牲口,到沟边夼旁,一边拉露水洗脸,—边看牲门啃嫩草,据说牲口吃了端午带露的嫩草,不得杂病。有些...

18289489589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
衡何单答: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18289489589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衡何单答: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

18289489589五月五端午手抄报图片大全
衡何单答: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药与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其来源久远,这一风俗在汉代时已影响广泛,后来也逐渐影响到东亚各国。西汉末《大戴礼记‧夏小正》...

18289489589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端午节发源于什么地方?
衡何单答: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端午节采药与浴兰汤也是古老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由此可见,端午节采药的习俗最初盛行于荆楚一带。 与端午采药一样,端午浴兰汤最初...

18289489589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
衡何单答:端午节在古人印象中是一年里阳气最旺的一天,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天草药的药性最好,所以便有了采药的习俗。《夏小正》中曾记载这一习俗:“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端午采的药大多是艾草一类的草药,但也有地方抓蛤蟆入药,在南方一些地区,则还有制作蟾蜍酥的习俗。因端午采药多,故又衍生出挂草药、...

18289489589端午节的习俗与由来
衡何单答:7. 浙江省的端午节习俗 桐卢县端午节,乡塾之学童会备礼于师长,称为“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8. 江西省的端午节习俗 建昌府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为“开眼”。9. 湖北省的端午节习俗 黄岗县端午节有迎傩人的习俗,花冠...

18289489589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少一点
衡何单答:3、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药与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其来源久远,这一风俗在汉代时已影响广泛,后来也逐渐影响到东亚各国。二、手抄报诗句内容:1、《浣溪沙...


(编辑:伊瞿荷)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