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蒙山的经济状况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广西蒙山县是属于哪个市的?蒙山县离广西南宁有多少公里?蒙山县的经济状况如何?

蒙山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辖县,位于自治区东部大瑶山之东,东经110°19'-110°45',北纬23°52'-24°23',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藤县,北接荔浦。县城蒙山镇陆路距首府南宁市460公里,北上距桂林市146公里,南距梧州市186公里,西距柳州市186公里,东距贺州市180公里,国道321线贯穿县境南北6个乡镇。全县面积1279平方公里,辖6镇3乡,总人口22万人,其中有瑶、壮、侗、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3万余人。
是中国近代农民革命所建政权──太平天国开国之地,通过中国老年学学会专家组评审,正式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经济状况
蒙山县地理位置的特定优越,改革开放为蒙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重的机遇,使蒙山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提速发展,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具有明显的居后发展优势。

农业
蒙山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占居首位,经农业济作物次之。民国期间,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落后,各种农作物产量低下。
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水稻和玉米种植推行一造改两造以后,产量成倍提高。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58年"大跃进"期间,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比上年减产2173。5万公斤,产值下降977万元,畜禽饲养量和渔产量锐减。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导致农、林、牧、副、渔5业生产失调。1972年粮食总产1983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669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79。34%、林业占2。25%、牧业占9。77%、副业占7。61%、渔业占1。0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结构,加大投入,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农业才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1952-1990年县财政支农拨款总额达2908万元,其中1990年为1393万元。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获国务院表彰;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01年,粮食总产量83540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847万元。2000-2001年榨季,原料蔗总产量5。654万吨。蔗糖生产成为蒙山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7。02万亩,总产量68973吨,亩产405斤。
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1。34亿元,增长11。2%,其中畜牧水产产值比重达到51%,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桑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万亩,全年养蚕12万张,养蚕收入1。09亿元,蚕农人均收入1200元;木薯产业继续推进,全县木薯种植9万亩,带动农户近3万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万亩,粮食总产量6。5万吨;造林3。1万亩。
2012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完成投资7600万元,整村推进土地整理完成投资4480万元。成立了蒙山特产国际运营中心,在南宁、桂林、梧州等地设立区域营销机构,营销品种达30个;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6家,一批合作社分别被评为自治区级和市级示范社。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6%,粮食总产达到6。3万吨。完成桑园品种改良3560亩,高产高效优质示范基地亩平均综合收益达5000元;全县养蚕户养蚕收入1。2亿元,户均增收1。6万元。全县种植蔬菜8万亩(含复种面积),品牌蔬菜基地达到5000亩。全市品牌蔬菜建设基地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工业
解放前,蒙山县的工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有纺织、县城车缝、粮油加工、酿酒、制糖、铁器、木器、竹器、造纸、蓝靛加工、修理、印刷、织席、豆腐等,产品主要在县内市场销售,部分犁头、菜刀、蓝邦销往荔浦、昭平、藤县、平南等邻县。民国38年(1949年),全县的小手工业有458户,从业人员763人,总产值41。5万元。
解放后逐步兴办集体工业和地方国营工业。1952年,县工商科成立,着手对个体户进行生产方向、技术力量、生产规模、劳动力等项调查。1954年设立手工业科,以行业组成社。1956年手工业联社筹委会成立,至当年2月9日,全县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1957年,组成缝纫厂、日用品厂、纺织厂、单车机械修理厂、食品厂、陶瓷厂、铁木农具修造厂、日用品加工厂、印刷厂、酒厂等31个单位。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5。7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蒙山县工业"一哄而起",全县办起了各种厂矿518个。1959年,工交部改为工业局,县手工业联社同时成立,工业仍在冒进。至1962年地方国营工业只剩下电力厂、农机厂、印刷厂、大米厂、酒厂,集体企业只剩下被服厂,其它县办厂矿相继下马。1963年,县工业局改为经济委员会。1968年,县成立工业领导小组。1969年,将原县手工业联社撤销,1971年设手工业经理部革命委员会,1974年改称手工业局。1975年,工业领导小组改称县革委工交部。1976年,手工业局改称二轻局。1981年,县革委工交部改称经济委员会。1970年至1977年,国营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个数明显增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蒙山县工业经过几年调整整顿后,从1985年以来得到较快发展。至1989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有:糖厂、制药厂、造纸厂、农机修造厂、县酒厂、大米厂、副食品厂等21个;二轻工业企业有染织厂、被服厂、五金厂、民族炮竹厂、木器厂等5个。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633万元,为1949年的63。45倍。国民收入中的工业净产值为15%(当年价),比广西的33。78%和梧州地区的22。26%分别低18。78和7。2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300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同梧州地区的12196元基本平,比广西的16341元低4000多元。
2006年巩固和加强了工业主导地位,丝绸、水泥、水电、淀粉、制药、制糖、纺织等几项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42亿元,增长57。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46万元,增长128。1%;实现增值税2486万元,增长51。5%。全县税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2家。列入市工业项目大会战的项目19个,建设进展顺利,已有17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后劲。
2012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突破,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突破,达到50。1亿元,同比增长12。5%。县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达到 4。04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同比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83元,同比增长17。4%。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5。2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9%。52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新征建设用地1630亩,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华虹公司和西普南雁水泥公司等1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利润7300万元,完成税收6370万元,同比增长20%。西普水泥厂成功整体转让,玉兰制药厂顺利进行资产重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丝绸产业园区基础建设累计投入4170多万元,园区规划规模扩大至4000亩;园区为企业共争取项目资金2800多万元,以及为期5年、每年2亿元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贴息贷款;广西丝绸产业工程院落户蒙山;进驻丝绸园区的织绸、家纺、绢纺和丝绸贸易、仓储等企业共12家,园内现有高档剑杆织机184台(套),有梭织机320台(套),年产丝绸1000万米,年产值达到3亿元,初步形成了茧、丝、绸及家纺产品加工产业链。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发展,先后有7家新企业落户丝绸园区。全县已签约的有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等19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欧蒙年产15万立方米纤维板和微生态药剂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07。5%。

林业
蒙山为山区县。解放前,林业资源丰富,县内各地青山绿水的低矮近山,林木茂密,一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到处可见。边远的山岭,亦有较多成片的天然野生林木,以阔叶林占多,时有虎豹出没。在县城,开办有"三合昌栈"、"同和栈"、"同发栈"、"洪兴栈"、"新兴栈"等6间专营木材的店铺,新圩、文圩、黄村、陈塘等乡村集镇,也开办有一定规模的木铺。民国期间,全县生产的杉木商品材每年2500多立方米,松木商品材1000多立方米,并有近200条木船常年向外航运商品柴。
解放初期,县内仍林茂水丰,县城至蒙江河段,常有100多艘民船行驶。1958年,大放木材卫星和大炼钢铁,无节制地大量砍伐林木,森林资源遭到第一次大破坏。为恢复县内林业资源,县人民政府于60年代、70年代不断组织群众发展林业生产,先后办起了社队林场24个,联办基地41片。同时,进行1次飞播造林,使县内林业资源有所恢复。1982年后,农业体制变革,山林管护权属落实到户,县内林木再次遭到不同程度的乱砍滥伐,特别是村庄附近低矮山岭及公路两旁山头的林木,几乎被砍光。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封山育林、制止乱砍滥伐,组织群众及干部职工开展较大规模的人工造林,使林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全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林业用地154。5万亩,有林面积76。2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9。37%。林木总蓄积量为241。04万立方米。与1960年第一次森林资源普查时相比,有林面积增多9。9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增加155。5万立方米。解放后的1952年至1989年,全县累计造林面积180。96万亩(其中飞机播种造林61。61万亩);为国家提供商品材41。05万立方米,年均1。08万立方米;生产松脂5631万公斤,年均148。2万公斤。1989年全县林业产值69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27%。2012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125万元。惠丰公司屯巴山水果基地、玉峰茶厂茶叶获得有机认证。

畜牧渔业
蒙山县群众历来有饲养畜禽、水产养殖的习惯。畜禽以猪、牛、鸡、鸭、鹅为主,尤以猪花较有名气,畅销区内外50多个县、市。渔业以池塘养鱼为主,常有捕捞。1989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5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4。60;渔业总产值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0。77%。畜牧、渔业总产值分别比1978年增长1。32倍和6。83倍,全县肉类总产量869。79万公斤,人均占有肉47。8公斤。
2012年特色养殖初具规模,黑土猪、肉兔、竹鼠、白鸽、鹊山鸡等畜禽肉产量1。8万吨;鱼、龟、鳖等水产养殖1086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1。02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1亿元,水产畜牧产值比重达到36%。


蒙山县地理位置的特定优越,改革开放为蒙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重的机遇,使蒙山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提速发展,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具有明显的居后发展优势。
蒙山县的工业已形成了以缫丝、淀粉、水泥、制药、针织、轻化、冶炼、造纸、制糖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主要产品中,西普南雁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泥质高价优,畅销于区内外市场,是桂梧高速公路等全区重点工程的水泥供应商。玉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功劳去火片、痔疮片被列入国家级推广新药,获广西工业产品百花奖,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三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毛巾系列产品为外贸出口免检产品;华虹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厂丝经自治区商检局验收,质量都在3A级或2A级,在国内享有盛名,部分还销往国外。
蒙山县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全县有耕地14.13万亩。林业用地170多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农副产品生产以桑蚕、木薯、生猪、水果、肉兔、肉牛、八角、蔬菜等基地为龙头,发展迅速,富有特色和规模.
近年来,蒙山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按照“农业强县、工业立县、三产富县”的战略构想和“三三三”工业思路,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勇于创新,敢于争先,发扬小县也能办大事的精神,以骄人的发展速度、富有特色的板块经济,推动蒙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增长20.8%,农业总产值10.31亿元,增长10.4%,工业总产值13.16亿元,增长42%,财政收入8728万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元,增长9.5%。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国民族团结和进步模范县”称号;被自治区授予“摘掉贫困县帽子”、“双文明建设先进县”、“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扶贫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双拥模范县”、“市容南珠杯竞赛活动第三届和第四届进步城市”、“连续8年计生一类县”等称号;被梧州市授予“创建文明县城(市、区)达标竞赛先进奖”,2004年荣获自治区第四轮“文明县城”、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等称号。
蒙山县水力资源丰富,目前在建的小水电站达10多座。拥有充足的电力可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蒙山通讯设施完善,固定电话已拉通全县9个乡镇的各行政村,移动电话讯号也已覆盖全县。
蒙山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建设了西炮台公园、东江路、太平天国文化公园、长寿风雨桥、湄江四桥、城南新区、梁羽生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15275958315我国山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车石忽答:社会经济资源特点---山广人稀、交通不便;居民分散、经济落后、不便管理;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林业是主导产业。山区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具体包括:①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前提,严格实行退耕还林(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②以优质林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积极调整和优...

15275958315农村条件不好,经济情况无收入,怎么才能幸福?
车石忽答:现在的农村虽然比不了大城市的繁荣,但农村有农村的优势,农村人更有农村人的新活法,只要我们始终围绕市场经济这根主线,会念“山水经”,就一定能走“致富路”,更何况农村人只要主宰了土地,黄土也能变成金,撒入土地上的种子也一定会结出丰硕的劳动果实。到那时,家乡都变成了美粮川、大花园,住在...

15275958315河北平山县经济现状
车石忽答:河北平山县的经济现状如下:1.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94亿元,增长5%。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9亿元,增长10.6%。3. 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0.6亿元,增长4.8%。4.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2.1亿元,增长7.8%。5.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4.9亿元,增长6%。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7亿元,增长-...

15275958315高山镇的经济状况
车石忽答: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区共引进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6.5亿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8亿元,增长17.3%。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27.3%,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49.6...

15275958315玉山的特色和经济状况如何有人知道吗?那些有发展的潜力?
车石忽答:经济状况,发展潜力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玉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基储工业为主导、三产为新增长点的经济框架,建立了以水泥为主的建材行业,以油墨、活性炭、膨润土、黑滑石、高岭土、轻钙为主的化工工业,以轴承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罗纹石为主的石材业,以烤鳗为主的食品加工...

15275958315山河镇的经济状况
车石忽答:山河镇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多种经营生产以棚室蔬菜和畜牧业为主。2002年农业总产值8,3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7元。山河镇工业生产发达、工业门类繁多,有水暖厂、酒厂、鞋帽厂、刀具厂、橡胶厂、印刷厂、机械厂、造纸厂、被服厂、木材加工厂等20余家。山河镇商业发达,共有工商业户1382户。现在在...

15275958315曲阳县属不属于山区,那里经济状况怎么样?
车石忽答:那里是半山区,经济状况还可以,购买力也挺强的,但贫富差距有点儿大(尤其体现在农村)。

15275958315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状况
车石忽答:该县旅游接待人数由2002年的12.3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4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比2002年净增1.16亿元,年均递增53%。二郎山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品位价值高;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客源市场广阔,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和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开发宝地。

15275958315峨眉山市经济那么好,为何修个人民医院都会烂尾
车石忽答:首先,峨眉山市经济状况良好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能顺利完成,这并不能直接推断出修个人民医院不会烂尾。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政府监管等。关于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封顶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项目在规划和执行上...

15275958315介绍下安徽霍山的经济发展情况?
车石忽答:第二,霍山曾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相当突出。1989年,该县工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24%,去年高达53%,居全省各县之首;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63%来自工业税收。第三,作为一个深处大别山区的边缘小县,外向型经济已形成一定的气候。霍山大兴开放之风,形成了人人谈开放、举县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编辑:温松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