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0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怎么算强烈

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貌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发育,
这充分说明地貌作
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天然性。
但是地貌的天然型,
自人类出现以来,
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
化。人口越来越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强烈。

人类活动对地貌形态和过程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既包括有意识的挖掘、
采矿等直
接过程,
又包括无意识的耕地的侵蚀、
边坡失稳等所带来的影响。
之前美国专家研究发
现,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造大大超过了自然。
目前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改变的程度,

乎是自然的地质运动过程对地球改变程度的
10
倍。人类对地球的改造,正在以指数的
速度增长。
当前,
人类活动对地球面貌的改造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反馈和

人类工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特定方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这种相互的关联与制约,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地质环境制约着人类工程活动;另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制约着人类工程活动: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活动断层和强烈地震区。
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不良地基处理不当、岩溶地区水库的防渗等。
③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场址选择不当、建筑材料选择不当(建筑形式与材料)。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环境:人类活动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已成为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地质营力,它所产生的后果不但等同于外动力地质作用,而且无论是强度还是速度都远远超过地质作用。大量抽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蓄水、工程开挖等等。

扩展资料
地质环境的区域差异,导致生物向不同方向进化。生物是地质环境的产物,但又改变地质环境,例如土壤是植物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生命在长期演化中,同环境愈来愈适应,因此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同地壳的元素丰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除原生质中主要组分(碳、氢、氧、氮)和岩石中的主要组分(硅)外,人体组织(特别是血液)中的元素平均含量和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平均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地质环境向人类提供矿产和能源。人类每年从地层中开采的矿石达4立方公里,从中提取金属和非金属物质。
人类还从煤、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地热以及放射性物质中获得能源。矿产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形成的,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很难恢复,因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节制地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质环境

评估区横贯陕西中部地区,除在千阳、陇县段穿越山区外,大部分管线沿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关中平原敷设,沿途的人类工程活动程度较高,尤其是在西安、咸阳、渭南等主要城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中引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斜坡地带的过度垦荒种植,引发斜坡失稳,加快了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增加,经济活动频繁,大面积的坡地开垦,破坏了坡面上原有的植被,表面裸露,增加了雨水的冲刷、入渗速度,加剧了水土流失。评估区西段的千阳谷地坡地面积较大,为当地重要的农耕区,谷地两侧虽有部分已退耕还林,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坡地仍在耕种,受人为改造,坡体结构变形,稳定性降低,易产生滑坡、崩塌灾害。

2.开辟宅基,挖掘窑洞,破坏了斜坡稳定性

因受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的限制,在黄土塬区人们沿沟谷两侧或塬边居住时,部分是削坡开辟宅基地,部分是在垂直的黄土崖壁上挖掘窑洞,由于削切坡脚,使边坡陡立,稳定性变差,为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筑路修渠,改变了斜坡形态

近年来,公路拓宽改道、县乡公路建设方兴未艾,农业灌溉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更新改造中,由此造成的塬边、沟边坡脚被挖,改变了斜坡形态,形成了许多高陡边坡,加之护坡治理工作的滞后,容易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4.河道挖砂,形成了新的高陡边坡

河流阶地底层埋藏着大量建筑用砂卵石。管线经过的渭河、泾河、千河等都存在大量开挖建材用砂卵石现象,不仅河道形态被改造,而且造成阶地两侧在采挖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降低,加剧河流对岸边的侵蚀。

5.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

宝鸡市戚家坡煤矿位于千阳县与陇县交界处的戚家坡村,为掩埋式井田,开采煤层属侏罗系延安组。原生产能力15万吨/年,现增产到90万吨/年。煤田开采位于千河以北的黄土梁峁区,在煤层埋藏较浅处已形成4个采空区,采空区内出现了局部塌陷和地裂缝。由于管线在该段从千河南岸经过,故煤矿采空区对管线敷设工程影响不大。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茹梦刮答:据野外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主要有采矿、抽汲地下水、人工采石(砂、土)等,已对地质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采矿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等。(一)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主要在张茅、观音堂、渑池、义马、新安、平顶山、叶县等地的煤矿开采,由于开...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茹梦刮答:其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管网破裂或渗水、沟渠引水、农田灌溉过程中造成黄土湿陷或形成落水洞、地下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滥砍、滥挖、过度放牧、使植被覆盖度降低,造成水土流失加重并形成潜在性危害地质体;不尽合理的采矿、挖砂、取石形成崩塌、潜在滑坡等;修路等工程活动所造成的地貌变化和人工堆积,增大了...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茹梦刮答:影响评估区地质环境甚至酿成灾害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如下几方面:(1)道路交通网的修建,改变了斜坡形态和应力状态。在低山丘陵岗坡区,道路施工开挖形成了大量边坡,破坏了原有坡体的平衡,促进了边坡的失稳,尤其是松散松软岩类和碎屑岩类强—全风化带内的分布区中开挖边坡,更易造成崩滑流灾害;...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茹梦刮答:二、环境地质灾害 (一)地面沉降与塌陷 地下水是维持土体应力平衡和稳定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降低了含水层的水头压力,改变了土体结构,必然破坏土体原有的应力平衡和稳定状态,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环境灾害的发生。 我国的地面沉降,继上海、天津、宁波等滨海城市发生之后,在一些远离海岸...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茹梦刮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日趋增多。主要开采层位是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由于超量开采,已遭致生态环境恶化和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综上所述,山西段评估区内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强烈,尤其是采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频发,灾情严重。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
茹梦刮答:有利影响:修建水库等设施缓解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平衡;南水北调等水资源调配工程,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还有就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不平衡状态等。不利影响: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等。

19331026443人类活动对地貌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茹梦刮答:人类各种经济和建设活动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表现在某些地区地貌的改变,引发地质环境剧烈的变异,出现诸多环境地质问题甚至形成地质灾害。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出现的滑坡、崩塌和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山地低丘陵区,少数在高丘陵或高、中台地附近,这是由于城市建设从平原、台地开发区向丘陵区扩展,大规模的各类...

19331026443从地质学的角度,谈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利与害?
茹梦刮答: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最直接的便是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频发和地质环境恶化,地下矿产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土壤盐碱化等等,不胜枚举;地上矿山,更是直接导致了地貌景观的破坏,一座座青山挂白,留给当地的只剩下残破不堪的山体和粉尘…...

19331026443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质作用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茹梦刮答:从远古时代的 刀耕火种,到近代的自耕自作,再到现代的机械化农业,人类严重依赖自然条件的被动局面 中逐渐发生着改变, 未来, 更先进的信息化农业生产将是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 的依赖。但是,不可无视的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正严重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稳定和地质 作用的稳定。 特别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

19331026443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2.人类活动对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影响有哪些
茹梦刮答:人类活动对岩石圈:岩石圈作为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的大仓库,人类开发它们,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地质地貌,破坏岩石圈的原貌;从中获取自己所需之后又要排出废物,岩石圈与其他圈层都紧密相连,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故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必将间接影响到其他圈层。


(编辑:饶废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