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蜈蚣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的配方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惊风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可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或意识不清症状者,均归属于惊风的范畴。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发病时往往症情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常能威胁到小儿生命。
【方一】定风丹
【出处】《中国医学杂志》
【组成】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朱砂2克,全蜈蚣1条,全蝎3克,双钩藤10克。
【功用】定惊安神,熄风止痉。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朱砂安神定惊;全蝎、蜈蚣熄风止痉;钩藤镇肝熄风止痉。
【药理】乳香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祛痰的作用;没药有抑菌、降脂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钩藤有降压、镇静、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冲服0.3克。亦可置其口中,乳汁送下。
【方二】定风散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生石膏24克,天竺黄18克,胆南星12克,朱砂9克,蜈蚣20条。
【功用】清热泻火,豁痰开窍,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石膏清热泻火;天竺黄、胆南星化痰开窍,清热定惊;朱砂安神定惊;蜈蚣熄风止痉。
【药理】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用法】研为细末,根据年龄酌量服用。定风散内朱砂,因含汞不宜煎煮,长期服用时,剂量宜小,以免蓄积汞中毒。
【方三】人参汤加味
【出处】《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组成】人参9克,干姜2克,白术6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山药6克,扁豆5克,薏米8克,天麻5克,钩藤6克,地龙5克。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
【主治】小儿慢惊风。
【方解】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痢。方中炙甘草、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米健脾益气,除湿止泻;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药理】人参汤(《伤寒论》理中丸)能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促进醋酸型胃溃疡愈合。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减轻黏膜侵蚀和减少胃蛋白酶激活,对胃溃疡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对脾胃阳虚型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压作用。本方现代主要运用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中焦虚寒者,为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的功能提高了一定的药理依据。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麻翘石膏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20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大贝母20克。
【功用】解表清里泄热。
【主治】急惊风证见发热,怕冷,咳嗽,流涕,心痛抽风,白苔或黄苔,纹红紫,脉浮数。
【方解】麻黄解表邪,石膏清里热,大贝母泄降,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蜂蜜、白糖润肠缓下,以泻里热。并能补虚解热、强心等。综合起来,有解表清里,泄热之效。
【药理】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川贝含贝母碱、西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用法】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加白糖、蜂蜜各30克。一岁内小儿,分六次服;1~8岁,分五次服,3~6岁,分四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二次服。
【方五】麻翘石膏汤加服蝎蚕珀牛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蝎蚕珀牛散(蝎牛散):全蝎15克,僵蚕15克,琥珀5克,天麻15克,川贝母18克,牛黄1.2克,麝香0.6克,梅片0.6克,赤金16张。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泄热豁痰,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平肝熄风,镇疼解痉,通络开窍。
【主治】急惊风证见后脑部剧疼,脊背和四肢酸痛。
【方解】方中以全蝎、僵蚕、天麻镇静解痉;以琥珀,赤金养心安神,平肝镇惊;以梅片、麝香、川贝母、牛黄泄热豁痰,通络开窍。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用法】恶心呕吐,抽搐不安时,可刺少商,曲池,合谷。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0.3克;1~3岁;每服0.15~0.5克;3~6岁,每服0.3~0.6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0.6~1.2克。1日3次,开水送下。
【方六】麻翘石膏汤加服青蝉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青蝉散:大青叶30克,蝉蜕30克。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清热化痰,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高热昏迷,头疼发冷等证。
【方解】青蝉散用大青叶,清热解毒;用蝉蜕,熄风镇惊,平肝解痉。
【药理】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3~0.6克;1~3岁,每服0.5~1克;3~6岁,每服0.6~1.2克;6~9岁,每服1~2克;9~13岁,每服1.5~3克。一日三次,开水送下。
【方七】银葛桂枝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大青叶20克,葛根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生甘草3克,生姜10克。
【功用】清热解毒,熄风解痉,镇惊安神,解表散邪。
【主治】小儿急惊风证见昏迷不醒,头向后背,口张不开,脖项强直、硬,高热谵语,烦躁不安,发惊抽搐。
【方解】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葛根、桂枝发表解肌,祛风解痉;僵蚕、蝉蜕熄风解热;生姜解表和胃;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生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蝉蜕、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
【用法】配合刺十宣,大椎。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1岁小儿,分6次服;1~3岁,分5次服;3~6岁,分4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2次服。
【方八】蚕蜈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僵蚕6克,全蝎6克,蜈蚣6克,雄黄6克,胆南星6克,蝉蜕6克,天竺黄6克,麝香0.6克。
【功用】泄热豁痰,平肝镇痉,安神定惊。
【主治】急惊风证见一直高热不减,或是一阵一阵发高热,纳呆。
【方解】本方用僵蚕、全蝎、蜈蚣镇痉解毒;用雄黄、蝉蜕平肝安神;用南星、麝香、天竺黄泄热豁痰,开窍通络。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蝉蜕有明显解痉作用。
【用法】可刺少商,大椎,十宣。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5克;3~6岁,每服0.5~1克;6~9岁,每服0.6~1.2克;9~12岁,每服0.7~1.5克。每4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
【方九】参麝樟脑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红丽参8克,樟脑3克,麝香0.9克。
【功用】益气固脱。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
【方解】红丽参、樟脑强壮健脑;麝香气味香窜可以芳香开窍。
【药理】三药可以强心兴奋,亢进脑中枢之机能,消除脑中枢之抑制状态。
【用法】可剌人中、印堂、合谷、隐白。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朱冰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朱砂0.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生甘草3克。
【功用】醒脑通窍,安神镇静。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同方九)。
【方解】方中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启闭;薄荷冰、朱砂镇心安神;生甘草补虚清火。
【药理】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一】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白附子6克,天麻6克,天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
【功用】通阳散寒,祛风辟秽,开窍涤痰,熄风导滞。
【主治】急惊风证见小儿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抽动。
【方解】白附子辛温散寒,温发阳气;天麻,南星涤痰启闭,熄风除湿;防风,除风解热;用白芷辟秽开窍。
【药理】白附子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及镇痛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天南星具有祛痰、抗惊厥、镇静及镇痛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可刺人中,印堂。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一日三次,开水冲服。
【方十二】抱龙丸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抱龙丸(片玉心书方):胆南星15克,天竺黄3克,雄黄1.5克,辰砂3克,老琥珀0.9克,牛黄0.3克,麝香0.15克。
【功用】化痰开窍,清热醒神。
【主治】急惊风证见昏睡喘促,痰声漉漉,抽搐。
【方解】牛黄清热开窍;麝香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朱砂清心镇静,安神解毒;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雄黄祛痰。
【药理】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辰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用法】共为细粉,将生甘草用雪水熬膏,投入药粉为丸,如皂角子大,黄腊色。1~3岁,每服三分之一丸至二分之一丸;3~6岁,每服二分之一丸至一丸。一日服二次,开水送下。在潮时用灯心,竹叶汤或薄荷汤送下。

1.敷贴法
(1)新鲜蛆!洗净捣烂,蜂蜜调匀成膏,贴敷门处。适用于急惊风。
(2)桃树内层皮120克,葱白20个,灯心6条,上药共捣烂如泥,外敷患儿两足心处,每日换药1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急、慢惊风。
(3)桃仁、郁李仁各14粒,黄栀子6克,鸡蛋清适量,前药研为细末,入鸡蛋清和匀,摊于布上,敷于患儿手腕脉搏处,24小时后去掉,以敷处出现青黑色为度。适用于急、慢惊风。
(4)新鲜蛆叫(洗净)7条,白糖100克,共捣为泥膏状,贴敷于自门处。24小时后换药再敷。适用于急、慢惊风。
(5)胡椒、栀子、葱白各7个,飞面、鸡蛋清适量,前2味研细,与后3味捣和,摊布上,贴心窝,24小时除下。适用于慢惊风。
(6)灶心土、鸡蛋清,两药调敷头顶、心口。适用于慢惊风。
2.敷脐法
(1)车前子巧克,炙黄蔑、白术、炒白芍各9克,炮附子、肉豆范、丁香各6克,炙甘草、炮姜炭各3克,共研细,蜜调成膏剂,敷脐。适用于慢惊风。
(2)燕子巢1个,鸡蛋清适量,将燕子巢捣烂,入鸡蛋清和匀,敷脐上,绷带固定,干则更换新药,连续敷2-3次。适用于慢惊风。
(3)全蝎5个,娱蛤1条,僵蚕5条,蝉蜕7个,诸药研成细末,填脐中,外盖煮熟鸡蛋1枚,用布袋束好,每日换药1次,连敷3-5日。适用于急、慢惊风。
(4)活蟾蛛(即癞蛤蟆)破腹除去内脏,放脐上,蟾蛛发热后,另换1只。适用于慢惊风。
3.药熨法
(1)麻黄120克,甘草60克,蝉蜕、白僵蚕、全蝎各21枚,陈胆星30克,白附子、防风、川乌、天麻、川芍、白芷、木香各15克,干姜12克,牛黄、冰片、轻粉各6克,察香3克,朱砂、雄黄各24克,研为细末,前14味药煎取浓汁,加蜂蜜收膏,加入后6味药末,和捏成锭子,临用时,以淡姜汤摩锭,温熨小儿前胸、后背。适用于急惊风。
(2)生营蒲、生艾叶各等份,捣为粗末,再取生姜汁、葱白汁、麻油、醋拌炒药末,布包热熨,临证热熨时,分别从头颈、胸背及四肢由上往下反复推揉熨引3遍。适用于急惊风,喉中痰鸣,昏沉不醒,四肢抽搐者。
(3)党参、黄蔑、白术、甘草、酒白芍、陈皮、半夏、天麻、川乌、全蝎、南星、丁香各6克,朱砂1克,姜3克,枣5枚,将诸药炒热,布包熨脐部。适用于慢惊风。
(4)黄土1000克,入酒醋各半,调和炒热,布包熨腹部。适用于慢惊风。
4.药浴法
蜂房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取药液沐浴,或用燕窝泥亦可。适用于小儿惊风,发热手搐者。
5.取嚏法
(1)开窍通关散(牙皂、雄黄、细辛、蟾赊、寮香、冰片等)吹在取嚏。适用急惊风神昏抽搐者。
(2)皂角、半夏各等份为末,吹在取嚏。适用于急惊风初起者。
6.擦牙法
(1)乌梅(生者)1个,擦牙。适用于急惊风牙关紧闭不能服药者。
(2)母丁香1粒,人中白适量,将母丁香细嚼,人中白研细,以其母的中指血共调擦牙上,即苏。适用于急惊风牙关紧闭,不能服药者。
7.灌肠法
(1)安宫牛黄丸1粒,大黄苏打片10片,以温水100毫升溶解,注射器直接推入肛门,保留15分钟,肠鸣腹泻,燥屎排尽,热退抽止。适用于急惊风。
Z)薄荷叶、寒水石各15克,青黛、白僵蚕、朱砂各3克,全蝎2枚,炒猪牙皂角、槐角各1.5克,共为细末,灯草汤和乳汁调,时时灌肠。适用于急惊风。
8.搽药法
薄荷、防风各15克,麦冬9克,胆星6克,黄连3克,当归6克,羚羊角3克,上药水煎,以药汁搽抹胸背。适用于急、慢惊风。
9.推擦法
(1)银花20克,薄荷15克,上药放入清水中浸润,蒸馏收集馏液,药渣加水适量,温浸1小时,浸液沉淀并浓缩至适量,合并馏液加入乙醇15毫升,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重点推擦曲池、大椎、风池、风府及腋下。适用于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者。
(2)花椒15克,用热水浸泡1小时,以拇指、食指蘸药液,按以下顺序推擦:①掐百会穴3次,手法宜轻,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各掐1次,最后掐前额眉上阳白至曲鬓一带共7次。男掐左额(女掐右额)及眉心7次。②两侧肩井穴各掐7次。③八邪穴(包括合谷)掐7次,太渊穴掐7次。④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推7次。⑤双委中及足跟各掐7次。推擦完毕后,再取生姜3克,花椒1克,葱白1根,冬瓜皮6克,盐1.5克,菜油30毫升,加水少许,熬煎待温,用手指蘸药液再按上述顺序推擦1遍。适用于慢惊风。
(3)先取熊胆0.2克,化入5毫升水中,将药液滴入患儿脐中2-3滴,再以手掌轻轻推擦,每次1分钟,每小时1次,直至症状消失。适用于慢惊风。
(4)天竺黄9克,青黛、轻粉各3克,黑丑15克,共为末,白蜜为丸,薄荷汤调,摩擦胸口。适用于急惊风。
(5)龙胆草、防风、青黛、钩藤各9克,黄连1克,共为末,加入牛黄、冰片、香少许为丸,用金银花汤调,摩擦胸口。适用于急、慢惊风。

①蜈蚣2条,全蝎6克,朱砂1.5克。焙干,共研为细末。每天3次,每次0.3~0.6克,以温开水送服。
②蜈蚣1条,蜂房6克,蟑螂1只。焙干,共研为细末。每天1~2次,每次2克,以糖开水送服。本方可治慢惊风、脐风。
③蜈蚣3克,全蝎3克,石菖蒲10克。焙干,共研为细末。每天2次,每次0.6~0.9克,以温开水送服,连用3天。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15667525485蜈蚣的功效。
仲威戴答: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属于蜈蚣科多足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用于治疗手足抽搐、小儿口撮等,可配伍全蝎、钩藤等同用;可配以丹砂、轻粉各等份,治疗小儿急惊风,共研细末,以乳汁送服;此外,本品经配伍后,亦用治癫痫、风中经络,口眼啮斜等。蜈蚣具有攻毒散...

15667525485蜈蚣怎样做药?有几种方法
仲威戴答: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伤。 3.用于风湿顽痹。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通络止痛作用,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 4....

15667525485蜈蚣在中药中的作用?
仲威戴答:对小儿乙脑或高热惊搐,于辨证施治的方药中参用此二药,有止搐缓惊之工。又方用蜈蚣、僵蚕、全蝎、朱砂、钩藤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1.5~3克,日2~3次,对小儿惊风抽搐亦有效。毒蛇咬伤中毒 蛇毒中毒,不仅局部剧痛、漫肿,而且很快出现一系列“风”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头目胀大如 斗感,斜视,四肢麻痹,抽...

15667525485蜈蚣蝎子和姜片加起来治疗什么病
仲威戴答:蜈蚣、蝎子都是平肝息风药,都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姜片是药引子。三者合用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瘰疠,毒蛇咬伤等。

15667525485桐油泡蜈蚣是要活蜈蚣吗
仲威戴答:桐油泡蜈蚣要活蜈蚣和死蜈蚣都可以,但是泡活蜈蚣效果会比较好,桐油泡蜈蚣是要活蜈蚣吗晒干的蜈蚣桐油泡蜈蚣中药功效是有着抗病毒消炎止痛,还有着防止继发感染的功效。从而能够治疗带状疱疹的症状。蜈蚣有着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通常是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破...

15667525485治疗破伤风痉挛抽搐等证,常与蜈蚣配伍一
仲威戴答: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亦多用于小儿,还可用于头痛,眩晕。天麻甘、平,归肝经,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还可用于眩晕,头痛,...

15667525485用什么中药方治疗难治性癫痫比较有效呢,谁能告诉我,谢谢
仲威戴答: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

15667525485蜈蚣的功效
仲威戴答:【归经】肝经。【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蜈蚣的药用功效 1、熄风止痉:用于中风中经络之肢体活动不灵、语言障碍,中风中脏腑之人事不知、痰闭抽搐及高热抽搐、小儿惊...

15667525485蜈蚣蝎子乌蛇八角治疗什么病
仲威戴答:全蝎(蝎子):【功能与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乌梢蛇:【功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15667525485高度酒精泡蜈蚣,黑马蚁能治什么病?
仲威戴答:蜈蚣药性辛、温,有毒,归于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如脑癌、肝癌、胃癌等。还可以用来治疗肝风内动导致的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状。此药对于风湿顽痹导致的偏正头痛的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


(编辑:凤哪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