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境生于象外? 解释一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谁提出境生于象外?

唐代诗人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诗画艺术的灵魂,历来被艺术家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仅要求形似,且求其神似,更进一步是要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有“象外之象”的意境美~

境生于象外”,出自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诗画艺术的灵魂,历来被艺术家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仅要求形似,且求其神似,更进一步是要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有“象外之象”的意境美。
  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笪重光《画鉴》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谁如果不懂得虚实相生,境生象外,谁就不可能领悟中国绘画特色。
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见《董氏式陵·集记》”,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境生于象外”是一个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强调艺术作品的意境和象征意义,它指出了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不仅仅是表面所描绘的具体形象,而是超越这些形象所具有的深层意蕴。
具体来说,“境”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境界,它既包括作品中具体形象的内在情感和意义,也包括作品所传达的普遍性和超越性的主题和意义。“象”则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等。而“境生于象外”则强调了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不仅仅是作品中具体形象所直接表现出来的意义,而是包括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诗歌、绘画、园林等领域。例如,在诗歌中,诗人通过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往往超越了它们本身的含义,从而营造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意境和感受。在绘画中,画家通过笔墨和构图等手段,创造出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象之上的境界,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获得一种更为深刻和复杂的审美体验。
总之,“境生于象外”这个概念强调了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不仅仅是表面所描绘的具体形象,而是超越这些形象所具有的深层意蕴。它指出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表面所呈现的形象,更在于它们所传达的广泛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讨论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我以为有两条必得把握住:一是从意象到意境,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故必须有历时性的研究眼光;二是意象理论为中西所共有,而意境理论则为中国所独有,故还须有中西比较的共时眼光。古人说:“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①,似乎把这两条都考虑到了。



(编辑:屈选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