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代玉器中的九窍塞是做什么用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古代丧葬的九窍塞,是用来干什么的?

玉塞也叫九窍塞,相传古代人死之后,为保尸体不腐不坏,体内灌入水银,水银遇玉而凝,固用以玉塞。
而九窍塞又有哪些,眼、鼻、耳、嘴、阴与肛。其中【玉晗】也就是含在嘴里的玉件目前市面上防的最多。

九窍塞流行于周代至汉代,而【玉晗】也多数选择用玉蝉为唅玉。蝉幼虫自土中成长钻出,蜕变后化为成虫,唅玉蝉也象征人的转世再生。
我们总在各个地摊儿或是玉器拍卖行里看到汉代玉蝉,那件宝贝并不是今天的一鸣惊人的词条寓意。

人有九窍,玉有九窍塞。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
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传说古代人入葬时,用水银朱砂浸泡尸体,因水银遇玉则凝,为了防止水银进入尸体,故用玉塞满九窍。古人还认为用玉敛尸可保尸体不腐。《抱扑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解放后在南京市南郊江宁县境内考古发掘出明代男女尸体多具,历600多年而不腐,开棺时栩栩如生,有的肌肉还有弹性。棺内并无敛玉,据考证,这些死者并非帝王将相,而均为当时社会中层人士。说明尸体不朽是使用防腐剂所致,实非玉所能起到的作用。
古人九窍用玉,是指眼睑、鼻塞、耳塞、玉琀、肛塞和阴塞,而其中最重的是玉琀。《后汉书·礼仪志》记大丧需“饭含珠玉如礼。”《礼稽命征》说:“天子饭以珠,唅以玉。”
《古玉史话》中说:“湖北擂鼓墩,曾乙侯墓出土的唅玉为猪、羊、牛、狗等形。汉以后大量使用玉蝉为唅玉。蝉幼虫自土中钻出,蜕变而为成虫,可能唅玉蝉正象征人的转世再生。”

那是九窍玉塞的一种,叫生殖器玉塞。九窍玉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是古代丧葬的一种礼俗。

扩展资料
1:九窍玉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

2: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3:“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3: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4:九窍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
5: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以丧葬时使用玉器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中国各个时期的丧葬文化中都有使用玉器祭祀,陪葬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九窍玉

九窍塞用于玉入殓,相传古代人死之后,为保尸体不腐不坏,体内灌入水银,水银遇玉而凝,固用以玉塞。

玉塞的出现早自春秋时期,战国有所发展,东周墓中有圆柱形塞,填塞死者孔窍,但这些大多是耳、鼻塞。完整成套的玉塞出现于西汉,塞于人体之眼、耳、鼻、口、肛、阴九窍,称为九窍塞。

用塞随葬的现象在汉代极为流行,但一般只是用鼻塞、耳塞、口唅和肛塞,女性墓会有两个长塞,一阴塞、一肛塞。有些王侯墓因用玉覆面或玉衣,已有眼部遮盖物,就不再另用眼盖。目前发现完整的九窍塞较少。

扩展资料

窍塞的使用旨在使人不泄出精气,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另外以蝉为琀,比普通的口唅更多了一层意义:借蝉的蜕壳再生,超尘脱俗的清洁高尚及生命的再生与延续,喻生时以蝉蜕自名清高,死后借之羽化成仙。

玉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绺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规则八棱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黄褐沁斑,有的已成鸡骨白。眼盖一对,枣核形,表面弧凸,两端各钻一孔,背平。玉蝉,玉质莹白,抛光细腻,线条简洁、流畅。

参考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九窍塞



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体表九窍孔的九件玉器,目的是防止精气由体内逸出,葛洪《抱朴子》中曾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




13483031894古代丧葬的九窍塞,是用来干什么的?
关姬孔答:玉塞也叫九窍塞,相传古代人死之后,为保尸体不腐不坏,体内灌入水银,水银遇玉而凝,固用以玉塞。而九窍塞又有哪些,眼、鼻、耳、嘴、阴与肛。其中【玉晗】也就是含在嘴里的玉件目前市面上防的最多。九窍塞流行于周代至汉代,而【玉晗】也多数选择用玉蝉为唅玉。蝉幼虫自土中成长钻出,蜕变...

13483031894玉塞是干嘛用的
关姬孔答:玉塞即九窍塞,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玉塞源于这样一种信念:“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

13483031894葬玉的九塞具体是哪些东西?
关姬孔答: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而使尸体不朽。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零星出土过耳塞、鼻塞和肛门塞,而完整的九窍塞则见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刘胜的九窍塞包括眼盖、耳塞、鼻塞各两件,口塞、肛门塞、生殖器罩盒各一件,共九件。玉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绺及沁色。...

13483031894为什么古代妃子下葬的时候,要堵上肛门呢?
关姬孔答:所谓“九窍塞”,就是将人体九个窍穴用玉器塞堵,古人九窍用玉,主要有眼睑、鼻塞、耳塞、玉琀、肛部和阴塞。那么,为什么要在下葬的时候将尸体的九窍塞住呢?基本上有这么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说古代人入葬时,用水银朱砂浸泡尸体,因水银遇玉则凝,为了防止水银进入尸体,故用玉...

13483031894古人大殓时夹在屁眼里的是什么?
关姬孔答:肛、阴九个孔窍放玉,分别称“玉琀”“耳塞”“鼻塞”“眼睑”“肛塞”“阴塞”,合称“九窍塞”。自汉代以来,非常推崇用玉石保存尸体,汉代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做的葬玉包括玉衣、玉琀、九窍塞、握玉四种。古人认为,用玉敛尸可保尸体不腐。《抱扑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13483031894古代妃子在下葬之前九窍都要用玉石堵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关姬孔答:“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九个部位。人死后,用玉塞子把九个部位都堵上,防止人体精气流逝,防止有害气体与液体流逝。至今为止,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足以看出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古人在下葬前会用水银侵泡身体,可以延长尸体腐烂的时间,相当于现代的...

13483031894古代王侯放在鼻子上通天的玉器
关姬孔答:玉握、玉九窍塞、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而使尸体不朽。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零星出土过耳塞、鼻塞和肛门塞,而完整的九窍塞则见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刘胜的九窍塞包括眼盖、耳塞、鼻塞各两件,口塞、肛门塞、生殖器罩盒各一件,共九件。

13483031894汉代玉肛塞是什么
关姬孔答:玉九窍塞,是汉代的一种玉殓具,包含玉眼盖一对、玉耳塞一对、玉鼻塞一对、白玉蝉唅一个、玉肛塞一个和玉阴塞一个。玉眼盖:长4.8cm,宽2.3cm,厚0.3cm;玉塞:高1.8—5.5cm,大端最宽0.9—1.4cm,小端最宽0.7—1.4cm;白玉蝉唅:长7.1cm,宽2.8cm,厚0.3cm。

13483031894听说以前有人死的时候,在他屁眼里塞个玉片。。有这回事吗?
关姬孔答:又称“握玉”,是握于死者手中的葬玉。汉代常见的玉握是猪形即“玉豚”、“玉猪”,其他如璜形玉器有时亦作玉握使用。④ 九窍玉塞 是指填塞死者的九窍玉塞,“九窍”指的是双眼、双耳、鼻孔、嘴、肛门和生殖器,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而使尸体不朽。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13483031894玉塞咽喉的含义是哪里的人死后把玉从嘴里塞进喉咙里去吗?
关姬孔答:玉塞就是玉做的塞子,古人认为用它塞住逝者的九窍,可以不让精气流失。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


(编辑:莫剑伊)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