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纸的起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纸的来源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了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而中国所发明的造纸术,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这样制作出来的成品,才能叫做“纸”。)
华夏殷商时期,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扩展资料
纸的分类
1、按生产方式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
手工纸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帘网框架、人工逐张捞制而成。质地松软,吸水力强,适合于水墨书写、绘画和印刷用,如中国的宣纸。其产量在现代纸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机制纸是指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纸张的总称,如印刷纸、包装纸等。
2、按纸张的厚薄和重量分为纸和纸板。
两者尚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一般以每平方米重200g以下的称为纸,以上的称为纸板。纸板占纸总产量的40~50%左右,主要用于商品包装,如箱纸板、包装用纸板等。国际上通常对纸和纸板分别进行统计。
3、按用途可分为:包装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办公,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特种纸。
包装用纸:白板纸、白卡纸、牛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板纸、茶板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用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淋膜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透明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果袋纸、黑卡纸、色卡纸、双灰纸、灰板纸;
印刷用纸:铜版纸、新闻纸、轻涂纸、轻型纸、双胶纸、书写纸、字典纸、书刊纸、道林纸、米黄色道林纸、象牙白道林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纸 (非编制物)
百度百科-和纸

按中国传统说法,东汉蔡伦开始造纸。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造纸,并献给皇帝,受到嘉奖。从此,人们都开始用纸,并把纸叫蔡侯纸。
这是史籍关于造纸术的最早记载,因此人们认定纸就是东汉蔡伦的发明。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西汉亭燧遗址中,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发现了一片西汉古纸,人们称之为罗布淖尔纸,属西汉中后期产,纸面存有麻筋。不幸的是,此纸毁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火,未能进行科学分析。
1974年,甘肃居廷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古纸,人称金关纸,属西汉晚期,该纸内尚存麻筋及线头、麻布的残留物。
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窖藏出土古纸,称中颜村纸,属西汉中期产,纸内含有较多的麻类纤维束及未打散的麻绳头。
1979年,甘肃敦煌马圈湾汉代亭燧出土古纸,称马圈湾纸,属西汉中后期,纸面麻类纤维分布不匀。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早期墓出土古纸,称放马滩纸,造纸原料亦为麻类,该纸残片纸面平整光滑,纸上有用细墨线勾画的山川道路图形,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地图。
上述五种西汉纸比蔡伦所造之纸分别早一百年到三百年。总的看来,这些纸质地还较粗糙,结构也较为松散,制造技术明显处于初级阶段。
同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创造一样,造纸术并不是蔡伦个人的突然发现,西汉植物纤维纸为蔡伦造纸打下了基础。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总结和改进,不仅扩大了造纸原料,更重要的是,他对纸之推广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

纸的起源
--------------------------------------------------------------------------------

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给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我国图书由“简牍”时代迅速发展到“卷轴”时代,更由“卷轴”时代迅速发展到“雕版”时代。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同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号称“纸中之王”的宣纸,具有细薄、紧密、均匀、洁白、坚韧、耐久的特点。从它诞生时起就和我国书画艺术结合在一起,为历代书法家和画家表达艺术情趣提供了方便。同时,又由于它独领“纸寿千年”之誉,所以古代大量用宣纸所作的书画名迹和木版善本书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目前,对有关的考古发现成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西安灞桥纸不是纸,而是一种自然堆积的麻纤维在铜镜压力下压成的;至于内蒙居延地区的金关纸和陕西扶风县的中颜村纸虽具备纸的初步形态,但没有经过抄造的过程,纸质粗糙,不能书写。只能算是纸的雏形或原始纸,不是真正的纸。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蔡伦仍是发明造纸术的代表人物或发明者。另一种意见认为西安灞桥纸是中国最早的纸,他们认为灞桥纸是经过造纸基本工序造出来的,铜镜的重量是不可能把堆积的麻纤维压成薄片的,灞桥纸出土时可以分层揭开,灞桥纸是分散的单一纤维不规则异向交织的薄片,具有纸的典型结构。至于金关纸和扶风纸,经检验证明它们都经过全部造纸基本工序,而且纤维短细柔软,质量比灞桥纸还要好,经过试验,可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根据上面的分析,有理由认为上述古纸都是真正的纸,说明蔡伦以前已能造纸。

神赌!

kj 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蔡伦造纸使用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价格低廉的物料,这样造出的纸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但是,在也有一些文献记载了蔡伦之前就有纸张使用的例证。例如,在班固的《汉书》中,就记载了公元前12前用纸包药事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遗址出土的西汉纸,以现存实物证实了远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就已出现了纸张的使用。这大约比蔡伦发明造纸术要提前170年左右。
由此看出,早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张,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能用于书写,到了西汉后期,纸张的质量才有提高。而蔡伦正是在此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特别是蔡伦扩大了造纸的原料,而且为以后广用各种植物纤维造纸提供了条件。
公元105年,蔡伦所造的纸已经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对于蔡伦来说,造纸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木牍、竹简、缣帛等书写、记录文字的材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东汉末年,造纸技术与超过了蔡伦的造纸。
公元2世纪4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已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有关中国古代造纸的方法,历史上记载很少,但就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总结起可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而著称于世,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历史。同时,纸也是文房四宝之一。
  古书有东汉蔡伦造纸之说,这一说法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薄纸。
  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蔡候纸”。
  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故被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的丰富,造纸的原料逐渐增多。魏晋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藤皮草(稻草、麦秆)、橘皮、桑皮、麻竹、荨麻等材料造纸。东晋时,大麻被用于造纸,这种材料造出的纸质地坚韧洁白、耐水浸,这应该是宣纸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
  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鄱阳白、澄心堂纸等。笺纸染以颜色,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仅四川的蜀笺,就有深红、粉红、明黄等10种色纸。
  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此外,木棉也作为材料用于造纸。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大为盛行。此外,纸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除细琢外,加工中还配以蜡糨、黄檗、胶、矾、颜色、金银辅料,使纸更为光润、平滑、美观。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给中国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我国图书由“简牍”时代迅速发展到“卷轴”时代,更由“卷轴”时代迅速发展到“雕版”时代。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也同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号称“纸中之王”的宣纸,具有细薄、紧密、均匀、洁白、坚韧、耐久的特点。从它诞生时起就和我国书画艺术结合在一起,为历代书法家和画家表达艺术情趣提供了方便。同时,又由于它独领“纸寿千年”之誉,所以古代大量用宣纸所作的书画名迹和木版善本书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目前,对有关的考古发现成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西安灞桥纸不是纸,而是一种自然堆积的麻纤维在铜镜压力下压成的;至于内蒙居延地区的金关纸和陕西扶风县的中颜村纸虽具备纸的初步形态,但没有经过抄造的过程,纸质粗糙,不能书写。只能算是纸的雏形或原始纸,不是真正的纸。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蔡伦仍是发明造纸术的代表人物或发明者。另一种意见认为西安灞桥纸是中国最早的纸,他们认为灞桥纸是经过造纸基本工序造出来的,铜镜的重量是不可能把堆积的麻纤维压成薄片的,灞桥纸出土时可以分层揭开,灞桥纸是分散的单一纤维不规则异向交织的薄片,具有纸的典型结构。至于金关纸和扶风纸,经检验证明它们都经过全部造纸基本工序,而且纤维短细柔软,质量比灞桥纸还要好,经过试验,可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根据上面的分析,有理由认为上述古纸都是真正的纸,说明蔡伦以前已能造纸。


13539059712人类的起源在哪里?
颜家伯答:一、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刚刚形成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那时,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没有氧,也没有臭氧层,太阳的紫外线直射到地面上。在...

13539059712人类的起源是什么?
颜家伯答:人类的起源点:人类起源于“某些原始细胞”,后来逐渐进化,变成了鱼、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其中一些哺乳动物再经过进化变成古代的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有了现在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3539059712汉字的起源有哪些?
颜家伯答:文字是上帝的恩赐,这可能是独立发展的文字所共有的说法。汉字的传说中也保留着一点神赐的影子。河出图、洛出书只是初民的神话,它可能反映文字或先于文字的某种符号最先发生在河洛一带,并不反映文字的真实起源。后世宣扬的文字神赐说,则是为了增加文字的神秘性。六、汉字的“起一成文”说 创造这种...

13539059712世界的起源
颜家伯答:世界的起源的说法有:创世论、自生论、宇宙大爆炸的观点。一、创世论 创世论这一说法,来自于《圣经》。《圣经》认为,世界由上帝所造,从上帝而来。上帝无所不能,他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和天地万物,正因为这样,创世论认为,上帝是造物主,天地万物都是由他所造,因此,我们所有的行为和万物运行...

13539059712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颜家伯答: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

13539059712汉字的起源是什么?谢谢!
颜家伯答: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

13539059712人类的起源人从哪里来
颜家伯答:问题一:人类的来源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主要有下面两个说法 进化论 根据进化论,人类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这一理论得到一些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一样,这一...

13539059712地球的起源是什么?
颜家伯答: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自然星球,它的起源与诞生是宇宙中的自然变化。自然变化的起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并且,一个事件的结果是另一个事件的起因,因果发展绵延连续不断。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距离我们非常近,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对它了解非常多。地球起源是宇宙自然变化中的一个片段,解开地球...


(编辑:汪贷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