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急〕“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讲了什么哲学道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相精彩种智谋精彩处于逆向思维式表面看舍近求远绕问题表面现象事物本源解决问题取招致胜神奇效自《史记》
卷六五《孙吴起列传》
希望采纳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典故有哪些?
东全例答: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瞒天过海、釜底抽薪、草船借箭、足智多谋、李代桃僵、围魏救赵、声东击西306 浏览6928 2020-04-20历史上以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成语有?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34 浏览424 2020-05-06运用谋...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典故是什么?
东全例答: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典故 围魏救赵的典故是什么
东全例答:1、围魏救赵的典故;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和庞涓一起从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忌妒孙膑的才能,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割掉孙膑的膝盖骨,使之成了残废。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往齐国,当上了齐威王的军师。围魏救赵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东全例答:wéi wèi jiù zhào 123 【含义】魏、赵:都是战国时的诸侯国。后用“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解析】见“声东击西”。【示例】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以来之一带地方...

13416837951“围魏救赵”这个典故讲了什么?
东全例答:“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军队而使赵国得救。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元帅,大举进攻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自知赵国难以抵挡魏军,便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威王即拜田忌为大将、...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典故
东全例答:10、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11、围魏救赵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

13416837951围魏救赵典故?
东全例答: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围魏救赵解析 【注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近义词】声东击西 【相反词】...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
东全例答: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如下:魏国被秦国打败后,魏惠王看到魏国内外交困,国势一天天衰落,很是焦急,就用重金招募有才能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魏国人庞涓和齐国人孙膑是同学,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军事,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庞涓听说魏王招贤就去应召,担任了大将,兼任军师,帮助魏惠王打了好几个...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分享
东全例答: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

13416837951围魏救赵的故事
东全例答: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故事7 战国时期,魏国派兵攻打赵国。魏国军队不久就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见赵国不能抵抗魏国的进攻,就派人到齐国求援。 【今译】齐国的将军田忌被齐王派去营救邯郸。这时,军师孙膑急忙劝他说:“如果你想解开一团乱麻,就不能用使劲拉...


(编辑:仇子彦)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