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读《李克绍医学文集》有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读《李克绍医学文集》有感:

  云飞兄读了我的《第二次开方》的帖子,因为感触类似而觉得亲切,就给我发来邮件希望和我交流。后来通了电话,聊起彼此的感受,我说我之启蒙,得力于《郝万山讲伤寒论》和冯世纶的几本书,而云飞兄则盛赞李克绍,说他买了《李克绍医学文集》,从中受益良多,并且表示愿意借给我看。

    我不喜欢借别人的书,更愿意买来从容的看。于是从蔚蓝网上买来一读,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差点陷了进去。

    同是学院派,郝万山所讲,自有其平实允当处, 大抵跟着其老师刘渡舟的路子,依止统编教材,而多有发明。而李克绍教授纯是自学苦思得来,虽博参诸家而不肯轻信。其所论辩,不只旁征博引,而且反复推敲,左右辩驳,逻辑清楚,思辨性强。绝不敷衍!绝不盲从!展卷读来,大呼过瘾,斯是劲敌!

    可是我并不想就此陷进去,我对这一切的精妙产生了怀疑。

    李克绍的学问全是自学的,完全没有师承。他能够成为伤寒大家,这当然令我佩服。他的《伤寒解惑论》当然了不起,他解传经有其独到的地方,确实好学精思。他的弟子们如今执掌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这门课一直没有采用统编教材而是坚持用李克绍自编讲义,这不能不说明他确实有其自足以傲世处。一如他的弟子说“克绍老师的学问充满思辨性”。

    “能挑出一个字的毛病来,我和他辨”这是克绍老师自己的话。呵呵,一个自信的较真的倔老头!但是我感觉如果我选择考中医学院的硕士、博士然后留校任教,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子做下来,专门来研究《伤寒论》,要是这么认真,我也可以成为克绍老师这个级别的伤寒学家和伤寒学教育家。

    但是“穷诸玄辩,如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入巨壑”。我常常感觉,有时候书本上说上百十页纸,一件事情还说不清楚,甚至说走样了,但是手把手教一遍,马上就明白了。文字书本可以载道,但是实在是一个很笨的载体,师徒传承自有自学深思替代不了的地方。老在书本文字里面兜来转去,不一定都转得出来。

    读克绍老师的书,确实充满思辨性,逻辑性。但是感觉始终隔一层什么,我也说不清。首先克绍老师是一个学院派,哪怕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有临床经验的学院派,但不是一个卓越的临床家,不说是一个王语嫣或者段誉,但肯定不是萧峰。

    在《李克绍医学文集》p329 《伤寒解惑论》之附编“伤寒方古为今用” 之七,芍药甘草汤治验:

    两臂痉挛症 (李克绍医案)孙某,女,中年,两臂乱动,昼夜不止,自己却不停地说:“累死我了!累死我了!”由其家人强按其手臂,才诊了一下脉。现已记不起是甚么脉象,也记不起处方是什么,只记得当时是以养血息风为治。服药后无效。后一老药工李树亭,给予一方:芍药30克,甘草30克。服后竟获痊愈。

    然后跟着克绍老师的编者按。这个编者按我也可以作出一份交差。我读了这一则医案感觉这个老药工李树亭虽然不是伤寒学家,但是却能辨出芍药甘草汤证。而克绍老师却辨不出!我感觉胡希恕先生就肯定能辨出。

    我自己的体会是我为学日深,理论起来头头是道,功夫和自信却没有见长。很多时候老师是一种依归,是一个航标。中医的思辨,每个人都可以不同,事实上两个不同的郎中得出的诊断常常也是各异,那么病势逼人,这个时候该选择谁的方案?你如果是自学的,没有家世传承,谁敢把病人交给你?所以古语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刘力红《思考中医》第一章第二节学问传承第三小节师徒相授,有这么一段:

(1)访雨路老师

  中医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学问的传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个经验就是师徒相授。我想这样一种模式比较有利于中医这样一门特殊学问的传承。

  这里我先讲个故事,有一年上半年我到北京办事,到京以后,就向朋友打听,有没有中医方面的“高手”?当然,我打听“高手”并不是要跟他“过招”,而是想找个地方讨教。因为自己感觉自己中医的火候还太欠缺,而我的恩师又在不久去世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很迫切地想找一位高人指点。这个心情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朋友给我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雨路老师,雨老是搞温病的,他是某位著名老中医的开门大弟子。某老是我国老中医里非常了不起的一位,他的父亲、祖父、曾祖三代皆为朝廷御医,所以,家学渊源很深。雨路老师是个悟性很高的人,而且勤于表达,随师三年,深得某老家学三昧。但,由于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以后的师生关系处得并不融洽,甚至到了见面都不打招呼的地步。我在拜访雨路老师的时候,他给我谈到许多学问上的见解,我也请教了不少问题。在临送我出门的时候,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刘老师,中医这个东西要想真正学好来,只有两个字,就是要有‘师传’”。

  这次造访,给我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临别时雨老师送我的这两个字。什么是“师传”呢?师传是个传统的字眼,就是要有师父的传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教育规模里,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模式里,有没有“师传”呢?可以说没有师传!这个模式里只存在工具式的老师,却不存在师父。雨老师与某老的关系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可是他还是要送这句话给我,这就说明了师父对他的影响之深。我想雨老师的这句话对中医的学习、中医的传承,应该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我有同感的。

《李克绍医学文集》书中有一篇《李克绍先生传》,有这么一段: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叶发正研究员撰写的《伤寒学术史》,在“现代伤寒名家对伤寒学的贡献”中将先生列于第二位(列冉雪峰后)。并指出:李氏研究《伤寒论》最主要的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与《内》、《难》、《本经》、《金匮要略》相结合,但不要牵强附会;一是要结合临床来体会,而不是文字表面走过场。根据这两条原则,加之他有多年的临床经验,雄厚的古文修养,独特的思辨能力,所以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著名伤寒学家。

    我读过《冉雪峰医案》,虽薄薄一册仅七十一案,但是却让我感觉到此是真正高手。而且当年我母亲肩周炎、腿上静脉曲张老是腿疼,在广州遍治不愈,中山医一院骨科的教授、南方医院骨科的博士都说要开刀,而一个中山医骨科退休的姓谢的副教授一看就毫不质疑地开了华佗再造丸。我母亲吃了几个疗程,就好了。我后来在网上查找,发现这个华佗再造丸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冉小峰中医献出的祖传秘方,而冉小峰是冉雪峰的儿子。三十年代中医界有南冉北张之说,北张指的是大名鼎鼎的张锡纯,南冉就是冉雪峰。冉雪峰是六世医传,祖上做过湘军名将鲍超军中军医。

    叶氏把冉雪峰排在李克绍之前,列第一位。这倒愈发让我对冉雪峰产生了憧憬。

    --启蒙始自温病老师。读到此文,深感荣幸。


18242202647李克绍医学文集和全集的区别
洪苇先答:内容和出版时间不同。1、内容不同:李克绍医学文集是李克绍医学研究成果的汇编,而李克绍医学全集是对李克绍医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梳理。2、出版时间不同:李克绍医学文集的第一版出版于1987年,全集则是在2002年出版的。

18242202647班秀文医学文集编辑推荐
洪苇先答:总的来说,《班秀文医学文集(精)》是一部集学术研究、临床实践和教育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无论是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的从业者,还是对中医药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是深入了解和学习班秀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的重要资源。

18242202647班秀文医学文集内容简介
洪苇先答:无论是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还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乃至是对中医药抱有兴趣的爱好者,都能从《班秀文医学文集(精)》中获益,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是学习和传承班秀文教授智慧的不二之选。

18242202647读《不向命运低头》有感
洪苇先答:读《不向命运低头》有感1 这么多书里面,唯一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可能只有这本《不向命运低头的霍金》。书中讲述了史蒂芬·威廉·霍金的故事: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英国的牛津,而这天刚好是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忌日。2018年3月14日,爱因斯坦生日的这一天,霍金与世长辞了。这奇迹般的巧合,...

18242202647百家姓里有没有姓“花”的
洪苇先答:传记已被编人《中国科技人才名典》、《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中。花玉簪 女,1939年5月生。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础任山西省河津市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对内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独到见解,能运用中、西医两法进行诊治,疗效满意,治愈率高。...

18242202647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
洪苇先答: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1 轻合上书,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作者深情而优美的文字,细细想着那一行行文字中所蕴藏的思想与感悟,竟有一丝疲倦不知不觉中在脑海间蔓延开来,讶异于自己居然看了一会书,居然就有点累了。但仔细想想,也该累了吧,看了快两个小时的书,每一篇看完后都需要自己去慢慢的琢磨,去品味作者的思...

18242202647求一本医书,内容有中草药目录,常见病症方剂,脉象,舌苔等中医方面比较...
洪苇先答: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著。像你说的这种百科全书似的的著作真的特别少,基本都是分门别类写的,中医治法与方剂算是比较全面的了。此外李克绍医学文集也可以。还有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然考验中医傲视宝典应该是最符合要求的了

18242202647写一篇《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洪苇先答:读《朝花夕拾》有感 “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二十四孝图》。 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让人凭有感触的。虽是白话文,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初一时学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

18242202647朱震亨有过哪些医学著作?分别阐述了什么理论
洪苇先答:《格致余论》,元·朱震亨撰。《格致余论》是朱震亨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若不拘原书篇序而按所论内容分类,则大致有:论苏生者,有“饮食 *** 箴”、“养老论”等;论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

18242202647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读后感
洪苇先答: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读后感篇5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文字,简单而深刻,或许是她的经历造就的文风吧。 她也是医学生,和我们相似,与其说读恰到好处的幸福,不如说是读毕淑敏有感,这本书里有她的许多作品,都是那么深刻而又有哲理。她喜欢讨论幸福,真诚,善良,平静这些真善美的话题,同时又会对一些假恶丑进行批判,我...


(编辑:石秒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