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优秀传统的人生哲学有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中国主要传统哲学有那些?

中国传统的哲学主要有以下10项:
1. 神奇的《易经》
中国的《易经》,
最早的哲学语言。
它不是神喻,
也不是天书,
它面对自然,
来自生活实践。
古代的系统论,
中国的圆道观,
阴爻(--)与阳爻(—),
构成神秘的哲学理念,
三爻组成经卦(八卦),
经卦组成重卦(六十四卦),
卦卦相通,卦卦相联。
阴爻与阳爻,卦与卦,
彼此制约,无限循环,
揭示事物的运动,
揭示了气象万千。
它脱胎于占筮,
却适用于普遍,
它有广泛的内容,
涉及社会与自然,
政治伦理,生产经验。
概括了宇宙的存在,
描绘了事物的发展。
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 五行说
“五行说”——
出自古老的《尚书》。
《尚书 洪范》有论述
一是水,二是火,
三是木,四是金,
——五是土。
水能够润下,
火能够炎上,
木能够曲直,
金能够从革,
土能够稼樯,
各有各的用处。
它们的适用范围
极为广泛:
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
稼樯作甘。
纷纭世界的本质,
不过是水火木金土。
它们不是孤立的存在,
是相互联系的物质元素,
世界是统一整体,
存在着五行结构。
五行说——
体现了古代哲人的智慧,
他们对世界本质的领悟。

3.“和同”说
西周的史伯,
最早提出“和同”说,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史伯认为——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不能取同而去和。
齐国晏婴多发挥,
辩证分系同与和,
不同声音配合成乐曲,
君臣关系协调好运作。
后来的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试看当今世界,社会生活,
处处是和,处处要和,
不同民族文化要交流,
多极化有利于各国。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
经济更要开放搞活,
不要同一模式,
道路自己选择。

4. 老子的道
中华文化的源流,
——儒与道,
道的理论,玄虚深奥。
它是古代真正的哲学,
试图解释宇宙的奥妙。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言说,
就不是永恒的道。
道法自然,
道不是别的,
道就是道。

道隐无名,
不知出处,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它是万物的本根,
创造了万事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它周行而不殆,
永远循环往复。
它是至高无上的,
惟道是从,别无他途。

5.老子的无为
道体——
有与无的统一,
有是万物之母,
无是万物之始。
无是道的别名,
也是道的一翼,
无为——
道的根本原则,
道哲学的真谛。
道常无为,
人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闪光的智慧,
深邃的哲理,
不能误解和歪曲。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作,
它要求人们遵循规律。
做到不违背规律,
都能达到目的。

6.老子: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
事物都有相反的两方面,
祸与福,恶与善,
难与易,长与短……
至美无美,
至善无善,
枉则直,曲则全。
两方面相互依存,转化,
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双方的转化,
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老子说:
“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
事物离去了,
越离越远,
远到一定时候,
又返回到起点。
道的规律,
如此这般。

7.孔子的仁
在孔子那里——
天道远,
人道近。
孔子的学说,
处处不离人与仁。
仁是儒家的最高原则,
是儒学的核心与灵魂。
子曰: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重视人,
远离鬼与神。
高扬人的地位,
关注人的精神,
不讲天帝与天命,
仁的内涵是人本。
他的学说——
人道与理性不可分,
人与人要相互尊敬,
要相互爱与信。
仁是认识事物的根据,
也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8.孔子:仁与知
在孔子看来,
伦理是基础,
然后是认识论。
“学以致其道”,
德性培养是根本,
知是仁的必要条件,
仁是知的灵魂,
“未知,焉得仁”。
仁是最高标准,
美德即知识,
关键是做人。

9.孔子:知与不知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就是说:知是知,
自知不知也是知,
它是不知的自觉,
也是知的开启。
人要求实,
不要自以为是。
择善而从,
去伪存真,
才能获得真知。
关键是学与思,
“多闻”“多见”善“阙疑”。

10.墨子的兼爱
兼爱——
墨子的核心观点,
墨子认为,
孔子的仁有局限,
不如兼爱更广泛。
兼爱就是博爱,
人人相爱,亲密无间。
兼爱应“非攻”,
战争要避免。
兼爱要“尚贤”,
贤能者受重视,
不能靠边站。
兼爱要“非乐”,
生活俭朴乐无边。
兼爱要“尚同”,
天下统一无界限。

人生哲学
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历史上产生过不同派别的人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

那就是中庸哲学,《周易》讲的是中庸,儒家讲的也是中庸,中庸哲学里面包含了一切的优秀传统思维。中庸,就是中用,中行,秉持中道,物各得宜,各得其利,人各得其分。
中庸真正的内涵,其实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取中间、或者是和稀泥那种。普遍认为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刚刚好”,也只是对中庸的模糊理解,下面我们对中庸的内涵做一个清晰全面的阐述:
1、“正”的思维。正者,无偏私也,至少要“己所不为,勿施于人”,不要老想着歪门邪道、损人利己,那样不得人心。
2、“位”的思维。做好分内事儿,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试图包揽超出职位或者能力范围的事儿,做了也是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还会搞糟。
3、“时”的思维。时机不成熟,不能勉强,不急不躁,水到渠成。做好准备,等待胜利向你走来,而不是去追逐胜利,胜可知而不可为。
4、“势”的思维。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势只能顺,只能借,而不能违抗,要善于观大势。
5、“德”的思维。就是那种宽厚的品性,抽象地说,德指容载万物、培育万物,成其所成,成其所美,是其所是,皆大欢喜。通过这些作为,也增进了自身的能力,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成就了最优秀的自己,何乐而不为?
6、“适度”的思维,不要非红即黑,不要都两个极端,适度是一种“度”的把握和拿捏。
7、“条件”思维,也就是做事考虑外部环境,不要自己心里想啥就做啥,自己觉得无比正确,但是如果外部环境和内心想的恰好相悖,那就是不正确,就不能实施。
8、“序”的思维。做任何事,都有的方法流程,都有它的次序、秩序,这是方法的本质所要求的。
9、“层次”思维。层次是无处不在的,在某一次层次,只能解决某一类问题,不能同一个层次解决所有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各种职位就代表着不同的层次或者说的等级,再比如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市场之间也有层次关系。
10、“礼”的思维。礼是仪式,是程序,是文明礼貌,“礼”在不同社会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始终都有,得讲究。
11、“阴阳”思维。阴阳同时存在,也就是阴阳相对,阴就是阳,阳就是阴,正就是反,反就是在正,好就是坏,坏就是好,这是辩证思维;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好也不是纯粹的好,好中有坏,坏也不是纯粹的坏,坏中有好,就是不要走极端;阴阳互变,阴极反阳,阳极反阴,过犹不及嘛;阴阳也是合一的,阴阳一而二,二而一,万物皆太极,都是一个真假虚实的阴阳组合,不能单方面地看。
12、“君子”思维,中庸是君子秉持的思维,小人则无所不用其极。
13、“亲和”思维。亲者,仁爱也,是“德”的最好表现,仁爱是德发出的光(德之光也)。如果动辄打打杀杀,鱼死网破,这是无德。
当然,仁爱,不光有亲,有赏,还有刑罚,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就得用狱,对于强盗就得用师,这是维护正道所必须要做的。
14、“管理”思维。从某个方面说,中庸其实讲的是管理之道,是做官的学问。任何事情,如果不主动去管理,任其发展,就会搞得一团糟,这也是熵增原理所要求的。道法自然,说的也是顺势自然,而不是纯粹不管不问,放任,甚至放纵。
15、“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致中和”的精神状态理解中庸,它的实质就是控制情绪,追求理性,做正确的事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就要求人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甚至让“负面情绪”这种概念在你的心智里消失。人最大的困扰是情绪化,导致人不够理性,中庸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所当损者,莫切于此。损什么呢?怒和欲。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大矣哉,它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考虑方方面面,全面思维,而不是偏执一面。在儒家那里,中庸就是其道德标准、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庸也确实有能力作为大家立身做事的思维之一种。


17116535387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哪些
狄平红答:2、孔子学说:(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

17116535387中国古人的人生哲学都有哪些?
狄平红答:一、《劝学》《劝学》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稷下学宫的学生子夏。全文共计十四篇,分别从学力、品行、修养、德行、道德实践和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实践。文章语言生动感人,语调平缓短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

17116535387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观的主要教义有哪些?
狄平红答: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性命义理之学”)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阐释天人关系、人性的“性命”学说 ,二是说明人生最高准则的“人道”论以及对人生范畴的讨论 ,三是说明修养途径、方法和人生境界的“为学之方”。

17116535387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狄平红答: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一贯传统。《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太和”,就是至高无上的和谐,最好的和谐状态,而张载提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即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

17116535387中国古代哲学家有哪些思想给我们今天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怎样的智慧
狄平红答:古代哲学家5大智慧名言:1.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估计当时张天师在龙虎山的时候,没事儿就整天跑到泸溪河边去...

17116535387中国主要传统哲学有那些?
狄平红答:中国传统的哲学主要有以下10项:1. 神奇的《易经》中国的《易经》,最早的哲学语言。它不是神喻,也不是天书,它面对自然,来自生活实践。古代的系统论,中国的圆道观,阴爻(--)与阳爻(—),构成神秘的哲学理念,三爻组成经卦(八卦),经卦组成重卦(六十四卦),卦卦相通,卦卦相联。阴...

17116535387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狄平红答:3、重道德,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无论是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4、重和谐,重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一贯传统。5、重直觉,中国古代哲学不重视形式上的精密论证,也没有形式上的条理系统,而注重生活的实证或主体的直觉体验,体验...

17116535387哪些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
狄平红答: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智慧。这种文化不仅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2、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内圣外王”...

17116535387中国传统哲学都包括哪些方面?
狄平红答:一、先秦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在诸子百家中有很多都是带着有人民的忧患意识的,这也是很多哲学中所拥有的必要的元素,那么传统哲学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虽然没有大环境的相互交流,但是意见是有指导人们进步的思想的。就像中国这传统哲学肯定也是有弊端的,西方的哲学也是有弊端...

17116535387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_百 ...
狄平红答: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习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包括《论语》、《道德经》、《易经》等,这些经典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智慧。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到其中的智慧。了解历史:中国历史悠久,...


(编辑:乌滕性)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