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主音 下属音 下中音 等 这些大调式名称、级数与音级名称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4
在乐理中,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稳定音,不稳定音是什么,都有什么用?

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自然大调中的和弦~

主音为(do),它决定了整首乐曲的色彩
上主音为(re),与主音关系极密切的音
中音为(mi),位于主音上方的三度音,音阶中的第三级音
下属音为(fa),位于主音下方纯五度
属音为(sol),对与主音有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下中音为(la),在自然大调体系中,下中音是该大调的关系小调的主音
导音为(si),通常用其作为主音的前导过渡
稳定音,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的音
不稳定音,在调式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并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
拓展资料:
在大小调和声中,调式中的主音、下属音、属音上构成的Ⅰ、Ⅳ、Ⅴ级三和弦,分别代表着和声的三个功能,是调式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和弦,称之为正三和弦。主功能用字母
T
表示,下属功能用字母
S
表示,属功能用字母
D
表示。在自然大调中,它们是大三和弦;在自然小调中,它们又都是小三和弦,其它各级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关于音级,罗马字母I、II、III、IV、VI、VII、VII级,分别对应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对于自然大调即对应dol、re、mi、fa、sol、la、si。
正三和弦包括主和弦(Tonic),属和弦(Dominant)和下属和弦(Subdominant)。先以C自然大调为例,主和弦T是音符C、E、G的叠加,也就是包含dol(主音)、mi(中音)、sol(属音)三个音,一次称为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三音和根音的音程关系是个大三度,主和弦是大三和弦。
(和弦中可以有重复,根据一些和声教程所述,可以重复根音和五音,省略五音,但是三音不可重复省略。比如重复主音,四部和声中上图为密集排列,下图开放排列
重复主音,省略五音
不过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不讨论和声学中重复应用是否正确,四部和声排列等等详细的专业问题)
属和弦则是根音建立在属音上构成的三和弦,包含属音,导音和上主音。C大调中便是G、B、D或sol(V)、si(VII)、re(II),也是个大三和弦。
类似的,下属和弦指的是由IV、VI、I级音构成的三和弦。大调中便是fa、la、dol,是大三和弦。
如上所示的三和弦,都是根音作为低音的,这样的和弦称为原位和弦。
如果将根音调高八度,比如,主和弦中dol、mi、sol变为了mi、sol、dol
即是三音(mi)作为低音,这便是和弦的第一转位,称为六和弦。上图中的mi和dol是(小)六度关系。在这基础上,将三音也提高八度,变为sol、dol、mi,这时五音(sol)是低音,则是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称为四六和弦。下图中,sol和dol是(纯)四度关系,而sol和mi是(大)六度关系。
区分和弦的原位和转为主要看和弦的低音,低音是主音则是原位;若是三音,则是六和弦(第一转位);若是五音,则是四六和弦。比如一个四六和弦,低音为五音sol。
类似的,属和弦的六和弦以VII级音(si)作为低音,四六和弦以II级音作为低音。下属和弦第一转位以VI级音作为低音,第二转位以主音作为低音。对于大调,简单来说
主和弦
dol
mi
sol
属和弦
sol
si
re
下属
fa
la
do
对于自然小调
主和弦
la
dol
mi
(以a自然小调为例)
属和弦
mi
sol
si
和弦的三音和根音都是小三度关系,自然小调的正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
对于和声小调,其属和弦由于导音提升了半音,是个大三和弦。a和声小调中的属和弦mi、#sol、si。
参考资料

中下音和弦
百度百科

主音、下属音、下中音等是一个音乐术语。

一、主音是调式中的核心音。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它是指在音乐作品中最稳定的那个音。音乐作品往往都会结束在主音上,只有极少数音乐作品不是结束在主音音高上。

二、下属音是在大小调中主音往下方数纯五度的音。按照调性内级数来看正好是Ⅳ级音。

三、下中音按照五度相生理论,音阶的产生是:1(do)生5(sol),也就是说:第一级音生出了第五级音,所以第五级音从属于第一级,因此第五级也叫属音。

例如:

C调中,主音为C(do),上主音为D(re),中音为E(mi),下属音为F(fa),属音为G(sol),下中音为A(la),导音为B(si)。

其他调中,一级是主音,二级是上主音,三级是中音,四级是下属音,五级是属音,六级是下中音,七级是导音。

扩展资料:

实际运用中的主音

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 主音是一个调式的核心,音阶里面的任何一个音符都可以成为主音,只不过他与其他音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主音发生了变化,整个作品的基调也就发生了变化,会产生不同感觉得音乐。

一旦主音确定了,那么其他音符到主音的倾向性也就确定了,拿C自然大调来说,主音为C,那么,上主音就是D,中音是E,下属音是F,属音G,下中音A,导音B。

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最强,所以B这个音可以解决到主音C。但是这样的排列只局限于自然大调和一些现在主流的调式,如果变成多利亚安调式也就是以D为主音,那么他们的倾向性就不同了,不可以把自然大调的倾向规律生搬硬套到多利亚安调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属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中音



主音是一个音乐术语。

调式中的核心音。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它是指在音乐作品中最稳定的那个音。音乐作品往往都会结束在主音上,只有极少数音乐作品不是结束在主音音高上。

下属音是在大小调中主音往下方数纯五度的音。按照调性内级数来看正好是Ⅳ级音。

下中音按照五度相生理论,音阶的产生是:1(do)生5(sol),也就是说:第一级音生出了第五级音,所以第五级音从属于第一级,因此第五级也叫属音。

例如:

C调中,主音为C(do),上主音为D(re),中音为E(mi),下属音为F(fa),属音为G(sol),下中音为A(la),导音为B(si)。

其他调中,一级是主音,二级是上主音,三级是中音,四级是下属音,五级是属音,六级是下中音,七级是导音。


扩展资料:

实际运用中的主音

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 主音是一个调式的核心,音阶里面的任何一个音符都可以成为主音,只不过他与其他音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主音发生了变化,整个作品的基调也就发生了变化,会产生不同感觉得音乐。

一旦主音确定了,那么其他音符到主音的倾向性也就确定了,拿C自然大调来说,主音为C,那么,上主音就是D,中音是E,下属音是F,属音G,下中音A,导音B。

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最强,所以B这个音可以解决到主音C。但是这样的排列只局限于自然大调和一些现在主流的调式,如果变成多利亚安调式也就是以D为主音,那么他们的倾向性就不同了,不可以把自然大调的倾向规律生搬硬套到多利亚安调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属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中音



  主音是一个音乐术语。
  调式中的核心音。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
  它是指在音乐作品中最稳定的那个音。音乐作品往往都会结束在主音上,只有极少数音乐作品不是结束在主音音高上。
  主音在音乐作品中的确立往往通过以下手段:
  1.主音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或者主音在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主音常常出现在重拍上或者主音时值在小节中被可以演唱。
  2.通过属音或者下属音的反复出现,从而巩固主音的地位。因为这两个音对主音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以上两种手段,在音乐作品中经常结合使用,从而使音乐作品得以完美呈现。
  音乐术语。
  属音:大小调中主音上方的纯五度音。
  属音对调性所引起的稳定作用仅次于主音。
  下属音:大小调中主音往下方数纯五度的音。按照调性内级数来看正好是Ⅳ级音。如C大调的下属音是F。
  在音阶中,C是最稳定的音,称为主音,其它音相对它来说都是不稳定的。对主音最有支持力的是上方五度音G和下方音F,它们分别代表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称为属音和下属音。D与下属音关系较近,称为上主音,E和B分别称为中音和导音,A与主音关系最近,称为下中音。再下中音上建立的和弦就是下中音和弦。
  在音阶中与我们人一样,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子,这个名子不用字母来表示,也不是用Do、Re、mi、Fa、So、La来表示,而是专有名称,它是用来说明这个音在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谱例:

  音级: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名称: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在这七个音级里面,第四级(下属音)和第五级(属音)非常重要。他们加强了主音的地位,使得调性更为明确、固定,他们两位是调性的明显特征。

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自然大调中的和弦~





(编辑:霍向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