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印光法师答:念佛怎样回向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印光法师三三四念佛如何换气,请念佛师兄指教

  一、印光法师三三四的念佛方法没有讲到如何换气,其原文中“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中的“作三气念”,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吸一口气念三声佛号,再吸一口气念三声佛号,再吸一口气念四声佛号。而是指心里计数的时候,因为不能一下子记清楚十个数字,而将其分成“三次”来记,当然中间也是连续的,并不是说念了三声佛号后,停下来,再念三声。
  换气的频率和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根据各人的念佛速度和肺活量的大小合理选择。比如按照佟爱国老师的念佛速度,念一句阿弥陀佛,大约五秒钟,则应该念一句佛号就换一口气。如念一句佛号大约一秒钟,则可以念五句、六句佛号换一口气。总的原则是要自然而然,舒服顺畅,不要勉强。如果感觉到肋骨难受或者缓不过气等,就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应该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附印光大师十念法原文:“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印光法师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印光法师答: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九)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盘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盘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馀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文钞三编卷二复愚僧居士书)


18538842789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臧栋荷答:大安法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你不回向,一切善事都会以它自然的因果法则得人天福报。如果你有回向,你就把有为、有漏的福德,通过这一个「回」——回是回转,「向」是指向,指向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目标,就把有为转为无为的功德。一定要作回向。...

18538842789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回向与不回向的区别
臧栋荷答: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回”字,是旋转的意思。“向”字,是归向的意思。就是把这个念经念佛的功德,都旋转回来,一齐归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不但是念经念佛要回向,就是做了一些些无论什么善事,也都要回向在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

18538842789经文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臧栋荷答:一、大回向(三遍):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二、小回向(三遍):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你这里应该改成“抄写”)___经书___遍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某某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

18538842789请问,各位师父师兄在平时念佛的时候,回向还需要拜吗,因我学佛不久什么也...
臧栋荷答:没有要求,看个人方便。佛法从来都是讲求恳切至诚,心越诚恳真切,得到的利益越大,越能消罪增福。不仅发愿回向时如此,念佛得感应也是如此。印光大师说过: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

18538842789师兄,您好,请问每次放生完如何回向最圆满,需要每次回向给累生累世的...
臧栋荷答:最后,法师拈香念佛,将众生灵轻轻放去。大众即同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仪规与要求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生仪规》。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净诵偈、说三皈依...

18538842789念佛如何具足信愿行?
臧栋荷答:信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有诸乐,信娑婆世界苦难众多;信佛法能让你脱离苦海,往生极乐。愿,诚心切愿脱离娑婆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中。行,行人所不能行,行净业三幅。深入经藏,一心念佛。以无所求心,大般若智慧念佛,真诚切原。如能如此,西方就在眼前,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8538842789修净土的回向问题
臧栋荷答:印光祖师所说回向极乐世界,是指这个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这个愿,并不是指回向给极乐世界的众生.而回向法界众生,是指发菩提心,就是不但我愿我要往生极乐,还要愿众生都见闻净土法门,同生极乐国.不是这么说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

18538842789功德回向祖先的回向偈语是什么
臧栋荷答:回答: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三遍) 〖 回向偈 〗 诵经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

18538842789请问佛门弟子,为什么回向时都不回向福德?只回向功德?
臧栋荷答:看来你不懂回向的真正意思,回向就是把你今天做的所有比如说念经、念佛、拜佛、做的善事,作一个总的回向发愿,举例说,我的回向是:弟子某某某愿以今天持诵无量寿经一部、念佛一小时、以及今天所有善心善行的功德,回向给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师长,回向给我生生世世所杀误杀教杀所伤所害所食的一切善...

18538842789关于佛教皈依和回向的问题!
臧栋荷答:这样的回向,前面在《三殊胜》讲过一些,“七支供”也略有提及,那么在本品当中,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此回向文非常殊胜。对藏传佛教来讲,各大教派的寺院中,包括超度亡人的时候,往往将此作为回向文;很多教派的念诵集中,也有此《回向品》。我讲《现观庄严论》时提过,积累的念佛、磕头、转经、坐禅等善根,基本上没...


(编辑:章竖秀)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