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月初七称为人日有何典故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为什么正月初七称为人日?

年俗丨正月初七“人日”从何而来?这天又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呢?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所以有了“人日”这么一个说法,又名“人庆节”。
1.古人对于人类繁衍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古人对“人日”特别的重视,在这一天,人们将七种菜合煮为羹。体现出了古人祛病避邪,求吉纳祥的美好愿望。
2.在古代,“人日节”的时候有戴“人胜”的习俗。所谓的“人胜”就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3.人日节,人们除了吃菜羹、戴人胜之外,还有一些风俗,例如登山、捞鱼生、求子、吃面条、饮酒、吃煎饼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初七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典故
据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根据西汉时期东方朔的《占书》记载,农暦新年的首八天为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扩展资料

日的来历与传统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正月初七有很多习俗:

1、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2、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3、戴人胜

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4、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5、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6、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参考资料来源:正月初七-百度百科



日的来历与传统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 日(刚才被屏蔽了……),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典故
据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根据西汉时期东方朔的《占书》记载,农暦新年的首八天为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为鸡的生日,初二为狗的生日,初三为猪的生日,初四为羊的生日,初五为牛的生日,初六为马的生日,初七为人的生日,最后初八为縠的生日。


15812463372正月初七称为人日有何典故
宫功怪答: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典故据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

15812463372正月初七称为人日有何典故
宫功怪答: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据民俗专家介绍,这一天被视作人类的生日,古时候的人们在这一天会戴上名为“人胜”的头饰,食用由七种蔬菜组成的“七宝羹”,以及面条,还会登高吟诗,以表达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关于“人日”的...

15812463372为什么年初七是【人日】?怎计算出来的??
宫功怪答:传说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当天亦有放花炮、烟花等习俗,故人日亦是火的生日。 中国农历正月初七(2月24日)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所罗澍伟...

15812463372正月大年初七为什么叫人日 有什么典故来历
宫功怪答:按传统的习俗,从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因为据说是纪念人类诞生的日子,所以大年初七又叫人日。人日还有许多叫法,比如人胜节、人庆节等等。有什么典故来历据民俗专家说,人类的节日在中国至少史长两千年。其来历与女娲创世神话有关,相传女娲创世造人的时候,捏出的小...

15812463372正月大年初七为什么叫人日 有什么典故来历
宫功怪答:而大年初七,则是纪念人类诞生的日子,因此被称为人日。人日还有其他称呼,如人胜节、人庆节等。2. 有什么典故来历?据民俗专家介绍,人日这一节日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其起源与女娲创世神话有关。相传女娲在创造人类时,最初捏出的小泥人无法动弹。神仙告诉女娲,人必须有七窍才能赋予生命。因此,...

15812463372人日游草堂的由来
宫功怪答: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於“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以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成都市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

15812463372请问:"人日"是什么?
宫功怪答:1. 人日节是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根据东亚传统习俗,当日为人类被创造的日子。也称作「七元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及「人七日」,越南则称之为开贺节。2. 关于人日的典故,根据汉代东方朔的《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类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一鸡,二狗,...

15812463372李商隐《人日即事》的翻译?
宫功怪答:人日正值一年的开始,以此祓禳一年的不祥。有的地方在人日时还有称重之俗,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典故】:1、文王喻复 相关人物周文王 《周易注疏》卷三〈复〉~64~《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三国魏•王弼注:「阳气始剥尽,...

15812463372元旦在___人日是正月初七,上元节又叫__
宫功怪答:传统节日之人日正月初七,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 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5812463372关于七夕节的资料大全
宫功怪答:因此被称为乞巧。在古代之时,七夕节与牛郎织女 传说 故事 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奇巧与牛郎织女的 爱情故事 融合为一,因此每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之时,女人就会祈求上天,能够让自己变得像织女一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于是七夕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七夕节的风俗传统 在七夕节到来之时,每家每户都...


(编辑:骆真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