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煜的虞美人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文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地更替,

  回首往昔,有多少往事早已经匆匆而去。

  小楼晚来又春风吹拂,望着明月依旧,

  倾覆的江山却不堪回首,不忍再忆起。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应该依然华丽,

  但亡国的宫女,美丽的容颜不再美丽。

  物是人非啊,我自问该有多少的哀愁,

  正恰似那春来滚滚的长江,东流无语。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江山却早已被灭亡。作者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几多凄楚和无奈! 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江山的深深怀念。 “江山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江山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江山”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究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表现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九字句,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作为国君,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作为词人,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19853982616虞美人 【南唐】李煜
廉具炭答: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19853982616李煜的《虞美人》,求读音,断句,每句话的简单翻译以及含义
廉具炭答: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

19853982616虞美人李煜文言文
廉具炭答: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853982616《虞美人》 是婉约词风吗?
廉具炭答:虞美人 (李 煜)春花秋月①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②应犹在,只是朱颜③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释】①春花秋月:代指岁月的更替。②雕栏玉砌:指南唐豪华的宫殿楼阁等建筑物。③朱颜:红润的脸色。【评解】李煜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

198539826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廉具炭答:1、①一年又过去,还要经受生不如死的的煎熬;②从念念不忘故国,更加痛苦不堪。2、表示提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自己的处境、容颜全变了。3、追怀故国,有亡国之痛;思念往昔,表达出阶下囚无尽的衷愁。

19853982616诗歌鉴赏(共15分)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廉具炭答:小题1:改(2分);过去所拥有的欢乐、尊严、自由等,那一切美好的事物(2分)。小题2:将抽象的愁具体化(比喻/化虚为实)(2分) ,写出了愁之多,愁之深,愁之绵延不绝(2分)意思对即可。 略

1985398261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田蕴章
廉具炭答:〔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

19853982616李煜词作的艺术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作品
廉具炭答:赏析: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

19853982616虞美人的诗
廉具炭答:周邦彦的虞美人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

19853982616李煜的一生有怎样的故事,他的哪一首词最有意境
廉具炭答: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


(编辑:童红牵)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