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何俄罗斯人当年会把中国叫做契丹?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俄罗斯人为什么把中国叫做契丹

俄罗斯人当年会把中国叫做契丹,这是因为在俄语发音中,“中国”的发音是“契丹”的谐音,因此俄罗斯人也就把中国称为契丹了。据史料记载,公元916年,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全盛时期,与南宋合并,并且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影响力已扩大到中亚和西亚。到了1115年,在首领的带领下起兵攻打辽国,并在10年后消灭了辽国。辽国一名大将跑到辽国西部,重建辽国,称之为“西辽”。西辽在西域发展,现在逐步控制新疆、中亚的广大地区,西域各国的部族大部分服从西辽,辽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辽国作为西域的强大存在,阻碍了宋朝、欧洲、西亚的合作交流,其在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宋朝。所以中亚和西亚的很多民族都把中国称为契丹。但是当时契丹仍然指中国北部一带,是辽国的统治地区。
到了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向四面扩展,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人民都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中。俄罗斯人所处的东欧也处于蒙古族的统治之中。因此当时蒙古人称中国为契丹,俄罗斯人受蒙古的影响,跟着蒙古人把中国称为契丹。到了15世纪,俄罗斯逐渐摆脱了东欧,取代了蒙古人的统治,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向四面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巨国俄罗斯。
但是几千年来,中国通常是指中原王朝,或是东晋和南朝等完全不统一的政权。由此形成了中原汉族的华夏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北方政权两种不同的政权形式。到了清朝,蒙古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尽管发音不同,俄罗斯人还是把中国称为契丹。但是在角度定位中,俄罗斯扮演了当年的契丹角色,看起来也更像契丹。

因为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了整个西域地区,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的人将辽朝也就是契丹国视为中国,契丹即是中国,中国即是契丹,当时辽朝在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北宋,导致这一地区的人们只知有契丹,而不知有宋。
契丹人的影响力更由于西辽的建立而声名远播。辽朝灭亡之际,一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远征西域,建立了西辽。

扩展资料契丹族部落及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不是世袭而是民主选举,即民主议会制。契丹旧制,部落联盟首领可汗及八部酋长夷离堇(也称大人,后称大王),每三年推选一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契丹社会逐渐进入奴隶制社会,这种三年一代的旧制也逐渐遭到破坏。
耶律阿保机担任契丹可汗后,继续扩展势力,逐渐建立与完善契丹的政治制度,以契丹制(国制)统治契丹及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并吸收汉族文化制度,发展农垦,建立州县,以汉制统治汉人,迅速向封建制过渡。
进入辽朝后,民族成分复杂。为了有效地治理被征服地区和被统治民族,契丹统治者逐渐形成了适应本国基本情况的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经穆、景、圣三朝,统治制度逐渐完备,机构逐渐完善。
辽朝统治的基本方针是“因俗而治”,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而它的统治体制也就同时具有“行国”和“城国”的基本属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辽朝

俄罗斯人当年会把中国叫做契丹,这是因为在俄语发音中,“中国”的发音是“契丹”的谐音,因此俄罗斯人也就把中国称为契丹了。
据史料记载,公元916年,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全盛时期,与南宋合并,并且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影响力已扩大到中亚和西亚。到了1115年,在首领的带领下起兵攻打辽国,并在10年后消灭了辽国。辽国一名大将跑到辽国西部,重建辽国,称之为“西辽”。西辽在西域发展,现在逐步控制新疆、中亚的广大地区,西域各国的部族大部分服从西辽,辽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辽国作为西域的强大存在,阻碍了宋朝、欧洲、西亚的合作交流,其在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宋朝。所以中亚和西亚的很多民族都把中国称为契丹。但是当时契丹仍然指中国北部一带,是辽国的统治地区。

到了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向四面扩展,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人民都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中。俄罗斯人所处的东欧也处于蒙古族的统治之中。因此当时蒙古人称中国为契丹,俄罗斯人受蒙古的影响,跟着蒙古人把中国称为契丹。到了15世纪,俄罗斯逐渐摆脱了东欧,取代了蒙古人的统治,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向四面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巨国俄罗斯。

但是几千年来,中国通常是指中原王朝,或是东晋和南朝等完全不统一的政权。由此形成了中原汉族的华夏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北方政权两种不同的政权形式。到了清朝,蒙古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尽管发音不同,俄罗斯人还是把中国称为契丹。但是在角度定位中,俄罗斯扮演了当年的契丹角色,看起来也更像契丹。



因为俄罗斯还只是一个公国的时候,被当时被打败的契丹人所击败,第一次意识到东方有个大国,所以称中国为契丹。



俄罗斯人当年把中国叫作契丹是由于俄罗斯人和契丹人打交道比较多,他们把契丹人当成中国人。

其一是古代欧洲曾管中国叫契丹。契丹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民族。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中国历史上长达200余年,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广泛的历史影响。12世纪,耶律大石率领辽国残部西进中亚,建立的西辽武力强盛,成为中亚霸主,与中亚、西亚国家以及欧洲各国均保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以至于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俄罗斯直到16世纪才越过乌拉尔山,经过若干年后,才逐步扩张到中亚,与中国正式面对面接触要到清康熙年间。此前俄罗斯知道的中国信息都是二手货。我们知道俄国人一

其实“契丹”这个词是蒙古人带过去的
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的霸主是钦察汗国,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来称整个中国为契丹,在钦察汗国统治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中原的代名词。
现在仍有十几个国家将中国称为“契丹”,像是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还有中亚各国等等


19678037508俄罗斯人为何都称中国人为契丹人?
房婉径答:因为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了整个西域地区,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的人将辽朝也就是契丹国视为中国,契丹即是中国,中国即是契丹,当时辽朝在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北宋,导致这一地区的人们只知有契丹,而不知有宋。契丹人的影响力更由于西辽的建立而声名远播。辽朝灭亡之...

19678037508和其他国家不同 为什么俄国人称中国为契丹
房婉径答: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契丹),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

19678037508为什么俄语中称中国为 Китай(契丹)
房婉径答:因为俄罗斯人最早所说的中国其实是指契丹,契丹在我国北方曾建立辽朝,后来,契丹一部分西迁中亚地区,又建立西辽。契丹一名因而从中亚传到俄罗斯及东欧一带,于是“契丹”一名扩大而指整个中国。中国陆上的边界主要在西方与北方,古代西方与北方的邻国对中国的了解,往往最初通过当时活动在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的...

19678037508俄罗斯为什么总是称我们为契丹人
房婉径答:因为在我们的北宋时代,因为当时的辽国特别强大,所以西方国家当时称中国为契丹。

19678037508苏联时期为什么管中国叫做契丹?
房婉径答:苏联管中国叫契丹。这个契丹就是中国古代的那个契丹,因为在俄语的发音中,契丹与中国是同音的!这要提到元朝时期了,当时俄罗斯的这片土地是被金帐汗国统治的,推翻了金帐汗国以后才有了莫斯科公国,也就是俄罗斯的前身。而金帐汗国与元朝的忽必烈祖先同为蒙古契丹人,所以俄罗斯人就把中国叫成了“契丹...

19678037508俄罗斯人为何都称中国人为契丹人
房婉径答:1,都 没有证据表明1.46亿俄罗斯人统一称呼中国人为契丹人,否则俄文词典里就不会有中国人这一条了——如果大家根本不使用这一词条的话。2,曾经契丹族也强大过两百年,东征西讨。因为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夹在俄罗斯和中原之间,因此俄罗斯人是从契丹人身上了解到东方国度的,因此他们误以为契丹人等同于...

19678037508俄罗斯人叫中国人什么
房婉径答:俄罗斯人叫中国人为“契丹”。这个称呼由来已久,我国历史上的契丹民族曾经建立了大辽,所处的位置就在北方,而当时的中原地区是宋朝统治。契丹人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中东亚地区,俄罗斯地区没有接触到中原地区,所以只知道有强大的契丹,就以为中国就是契丹,所以将这个强大的国家称为“契丹”。当然...

19678037508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叫我们“契丹”?
房婉径答:在俄语中,“中国”的称呼为:“Китай”,其发音很像“契丹”,“Китай”是俄罗斯人根据“契丹”这个词直译过来的。在中世纪从中亚到东欧,“契丹”一直是对古代中国的一个通称。俄语的词通常是由一个或几个词素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意义。词根:即词的核心部分,表示此的最...

19678037508称呼俄罗斯人为战斗民族的我们,为何会被称呼为契丹?
房婉径答:不过国家与国家之间起的外号可就非常的少了,当然也会互相善意的居多,就像我们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但是很多人想要知道俄罗斯人称呼我国什么呢?其实,俄罗斯给我国起的特别称呼就是“契丹”,之所以这样说,可能就要追溯到古代了。中世纪的时候我国的北方与俄罗斯向接近,两者经常...

19678037508为什么俄国在13世纪末称中国人为契丹?
房婉径答:契丹”。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或许俄罗斯人将中国命名为契丹,这也是中世纪欧洲对中国的称呼。《剑桥辽宋夏金史》也有相关记载:契丹在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的代称。至于蒙古帝国统治过俄罗斯,而俄罗斯为何不将中国命名为蒙古,原因在于俄罗斯人眼里,蒙古人的真实名称叫鞑靼。


(编辑:阮红旭)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