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区别?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到底是一样的吗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区别:
一、定义不一致: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两者的意义目的不一致:
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错中复杂的,为了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按类设置账户并记录账簿。划分会计要素正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没有这种分类,就没法登记账簿,也就不能实现会计的反映职能了。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必须确定分类标志,而这些标志本身就是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不将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就无法设置账户,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
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手段,会计报表应该提供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框架的基本构成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要素为设计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

会计对象的意义:
1、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由于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它只能核算和监督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计量表现的那些内容。
2、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作为统一整体的再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社会产品,即一切财产物资都可以用货币表现,而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和货币本身就称之为资金。因此,概括地说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研究会计对象,必须研究资金运动规律。

不同点: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是对所确定的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2.会计对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
共同点: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先确定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再对其会计对象进行分类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区别:

1、在含义上不同: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在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而会计对象仅仅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3、在本质上不同: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要素其实是对会计对象的一种具体化和分类,确定分类的标志。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它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会计并不能反映和监督再生产过程的所有方面,而只能反映和监督用货币表现的那些方面。

参考资料:会计要素-百度百科

会计对象-百度百科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对象应区别于会计学的对象。
二、会计对象的不同观点:
1、在我国有两种观点:
(1)“财产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财产。(中国人民大学学派)
(2)“资金运动论”——企业的资金运动。(南方学派:葛家澍、易庭源等)
2、在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以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作为会计对象:
(1)会计对象为“交易和事项”(transactions
and
events)。
(2)会计要素是对“交易和事项”的归类划分。
(3)会计要素通常是按财务报表划分的,因此又称为“财务报表的要素”。
(4)财务报表的要素主要分为收益表要素和资产负债表要素。
三、两者的关系:
1、在我国,主流的说法是:会计对象一般是指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具体化,也就是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性所作的分类。
2、在西方国家,通常来说,会计对象即是会计要素,他们之间的桥梁是:“交易和事项”,也可以理解为:会计对象就是会计主体<例如:公司、企业、政府组织等>的“交易和事项”,而会计要素是对“交易和事项”的具体归类划分。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
  研究会计对象的目的,是要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活动范围,从而确定会计的任务,建立和发展会计的方法体系。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通俗理解: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见基础会计)。比如说妈妈给了小明零花钱5元钱,他用了3元钱买了一只铅笔,还剩下来2元钱。这个就发生了一项经济业务,当然小明是不会这么想的。但是作为会计,我们要知道会计主体是小明,我们要按会计的方式帮他记账,这个记账就是指的核算。(承上例)再比如妈妈给小明的这5元钱的用途已经定好了,为了防止小明挪做他用,作为会计我们要想措施避免小明乱花钱。这个就是会计监督。所以本人的理解是:凡是能让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经济业务就是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动态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区别:
一、定义不一致: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两者的意义目的不一致:
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错中复杂的,为了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按类设置账户并记录账簿。划分会计要素正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没有这种分类,就没法登记账簿,也就不能实现会计的反映职能了。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必须确定分类标志,而这些标志本身就是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不将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就无法设置账户,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
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手段,会计报表应该提供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框架的基本构成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要素为设计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

会计对象的意义:
1、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由于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它只能核算和监督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计量表现的那些内容。
2、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作为统一整体的再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社会产品,即一切财产物资都可以用货币表现,而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和货币本身就称之为资金。因此,概括地说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研究会计对象,必须研究资金运动规律。


13539036661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有什么区别
乔哄凡答: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

13539036661如何区分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
乔哄凡答: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五大类。会计对象是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3539036661如何了解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乔哄凡答: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13539036661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
乔哄凡答: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

13539036661干货:工商管理专科《基础会计学》基础重点知识点(一)
乔哄凡答:第二节:经纪业务与会计等式经纪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影响:1.涉及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影响资产总量,不影响平衡)2.涉及等式一边,等量增减(不影响资产总量,不影响平衡)第三节: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第二层次的划分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1.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

13539036661请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之间的联系。
乔哄凡答: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按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样的,会计科目也是分这六大类。资产类、负债类等等。会计科目的名字是不变的,含义也是一样的,具体到每个企业经济活动不一样,要用的会计科目也不一样,具体情况...

13539036661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乔哄凡答: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

13539036661会计对象是会计主体吗?有什么区别?
乔哄凡答:会计对象不是会计主体,会计对象是指的索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业务,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区别:1、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下网成的,它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

1353903666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乔哄凡答: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以将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侧重于反映财务状况;后三类侧重于反映经营成果。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

13539036661会计对象是会计主体吗?有什么区别?
乔哄凡答:区别:1、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下网成的,它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


(编辑:关贩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