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50文言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1. 文言文50字以内

『原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译文』 从前有一个到邯郸学习走路姿势的人,没有学会他们走路的姿势,又忘记丢失了自己原来的步法,于是只能爬行回去了。 陆绩怀桔 『原文』 陆绩六岁时,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以遗母。”

术大奇之。 『译文』 陆绩六岁的时候,便会到九江地方去拜见袁术。

袁术就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就向着袁术拜谢了一回。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跌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呀,你来做了小客人,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不防他人笑你来偷橘子么。”

陆绩双膝跪在地上,回答道:“我母亲的性子,很喜欢吃这些东西。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想起带几只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大大的稀奇。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孙叔敖杀两头蛇 『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弃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就哭。母亲问他原因。

他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

母亲说:“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你不会死的。”

王戎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折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这样。 利令智昏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

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 『译文』 齐国有个人想要得到金子。一天清晨,他穿好衣戴好帽,往卖金子地方走去。

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那金子的时候,只看见金子,没有看见人。

" [原文]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高兴极了。用公粮供给三百人。

齐宣王死后,闵王继位。闵王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处士逃走了。

[原文] 鲁人执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开始竖着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着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

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是见到听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原文]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

所以灵王的大臣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

[原文] 岳柱八岁指瑕 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义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译文] 岳柱字止所。在八岁的时候,观看著名画家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看到陶母手腕上有金镯子,问画家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为什么要剪下头发去换酒呢?”何澄对岳柱说的话感到非常惊讶, 这样观看就可以知道作画的道理。

2. 急需5篇50字的文言文

1. 《陋室铭》

2. 作者:刘禹锡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谈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2.《大道之行也》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杨氏之子》

5.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伯牙绝弦》

6.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两小儿辩日》

7.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望采纳!!!!!!!!!!!!~

3. 有没有一篇50字的文言文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4. 谁有50字以内的古文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 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 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 故,父子相保。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尝不是想这么说。)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沁园春 雪 ***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à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出门看火(伙)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jì)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ì)向牛头充炭直(值)。

劝学 《荀子》(战国)名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以。

5. 求50字左右的文言文

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如下,仅供参考: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

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

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

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技巧了。”

6. 中考必背的五十篇文言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陶渊明)

8.杂说(四) 韩愈

9.三峡 郦道元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为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我是河南考生,不知道必备一样不一样,但是全国课程标准是一样的,也就是这五十篇的大部分在全国各地都是要背的,这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楼主给分啊!!!!!

7. 求50字文言文一篇,加翻译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8. 自创文言文五十字

公历壹玖玖玖年春分,凯闻生于蜀地,彼时亦有雨,雷鸣电闪。

凯闻小时养于祖父母身边,虽性急躁易冲动,然头脑聪明,记忆超凡,酷爱史学类,常名列前茅,故常受邻人赞也。幼时就读京都幼学院,成绩斐然,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常作范文诵读于师者之口。

闻为师者之所爱,然同窗亦有羡慕嫉妒也。同窗偶以言语挑闻之,闻怒斥,故日逐恼骂,偶以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

后勤奋好学,不顾他人诋詈,六年寒窗闻苦读。终入理想之学院—清华。

清华书院乃蜀地之名院,集蜀之才士。闻初入发现人才济济,无立足之地,遂闻倍加努力,不敢稍有忘却。

吾与之年相若也,道亦相似也,故成好友也。然吾稍逊闻之伶俐常感羞煞也。

闻常以其沙哑之声引吭高歌,周围同窗闻之,或以手掩耳,做无奈状,或泣泪不已做难受状,或仰天大笑,吾惊讶不已,叹曰::“闻之歌声,惊天动地,非人类能比也。 郭凯闻,何许人也?噫,吾有此友乃吾之幸哉。




159784659320长篇文言文巅峰之作
茅桑帜答:1. 李氏之友文言文巅峰第38篇李氏夫妇热情好客的句子 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原文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3)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4)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1)许(5),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

15978465932文言文《三峡》课文和翻译
茅桑帜答: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15978465932文言文散文名篇
茅桑帜答: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5978465932文言文(著名的诗、词也0K
茅桑帜答:【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

15978465932一篇文言文及译文
茅桑帜答:翻译 一篇文言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2 天 15 小时 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荐表,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

15978465932文言文:凿壁借光(译文、原文)
茅桑帜答:原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

15978465932文言文白话
茅桑帜答:建议先读一读上面两次提到的张中行先生的著作《白话和文言》。 ?from=like&retcode=0 5. 这篇文言文的白话文翻译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

15978465932文言文翻译《揠苗助长》
茅桑帜答: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

15978465932谁能帮忙用英文翻译一下0《马说》这篇文言文
茅桑帜答:The world has Bole then to have the splendid steed. The splendid steed is common, but Bole is not common. Although therefore the famous horse, the shame hand in the slave, is only joined dies between the stable, does not call by the great distance. Great distance of the ...

15978465932文言文《雁冢》 译文
茅桑帜答: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两雁相顾,引吭奋翮,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两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而此雁垂翅既久,不能奋飞,屡飞屡堕,竟不得去。屋檐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视之,则俱毙矣。书生...

到火湖里去的是魔鬼和牠的使者,并罪人。现在我们不是论及鬼类,而是说及人类。什么人要到火湖里去呢?是犯罪的人吗?本来是:“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疾恨拿里。”(太5:29)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书都是说到人犯罪,若不把罪除去,就要被扔在疾恨拿里。但耶稣在十字架上流出宝血,叫罪人因信祂就可以免了疾恨拿的火,反得永生。雅各书3:6没有说明谁要到火湖里。约翰福音至犹大书没有提及火湖或疾恨拿,只有启示录提了5次,19:20是指兽和假先知说的;20:15才说到“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没有名字记在生命册上的是谁呢?21:8告诉我们,是那些因惧怕而不相信耶稣的人:“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世人因为惧怕,怕人欺骗,怕人讥笑,以致成为“不信的”。既然不信,就很自然地犯了以上的各种罪恶。如果犯了罪,又不肯悔改相信,结果就要永远灭亡——在火湖里受永远的痛苦了!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决心相信耶稣吗?下面给你一些祷告的提示: “亲爱的父神,我从心里承认祢是独一的真神。祢曾差耶稣基督降世为人,为罪人作成救赎之功。我承认自己是个罪人,需要祢的救恩。我坚心信靠耶稣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现在我恳求神将耶稣复活的生命赐给我,使我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愿一生跟从与顺服三一真神!


(编辑:杜哄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