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看到父母坟墓破败,毛主席:不要修,就这样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1959年,一辆吉姆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由于事先毛主席并没有让手下通知当地的干部和百姓。

所以田间地头劳作的人民并不知道毛主席回到了韶山,依旧像往常一样劳动,而坐在车里的毛泽东看到如今的韶山与自己离开时相比,早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心潮起伏。

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辞别了自己的爱妻杨开慧,和三个年幼的孩子,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也曾经无数次地怀念自己的故乡,终究是因为忙于革命,再加上当时的革命局势不稳而一直未能成行。

毛泽东在离开韶山时,只是一个34岁的中年人,可是直到32年后,年过花甲的毛泽东,才真正实现了回韶山的愿望。毛泽东一生中很少有这样闲暇的时光,而且他回老家也并不想大张旗鼓,所以在来之前没有让身边人过度的安排。

此时他只是和每一个普通的游子一样,渴望回到故乡的怀抱,再看一眼故乡的一草一木,再看看父老乡亲们如今的生活状况。

毛泽东本来这次回湖南是来视察工作的,但是他在来到湖南长沙后,想到自己离开家乡已经32年了,在这过去的32年里,他为了国家付出了太多,连回一次故乡也变成了一种奢侈。

如今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想到自己的堂弟毛泽普曾经在来北京开会时,和他说的韶山巨变,不由得也很想回到家乡看看,尤其是他这次来到湖南之后,看到长沙的巨变,就更加想要回到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

毛主席在长沙的傍晚,一边吃着家乡口味的饭菜,一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现在自己今非昔比,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学子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领袖,但是自己却再也吃不到自己母亲文七妹所做的饭菜了。

想到此处,他不免黯然神伤了起来,就决心这次一定要回韶山看看,毛主席对身边的秘书说: “明天回韶山!”

秘书听了不免有些吃惊,因为毛主席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提到想要回老家的事,但是他转念一想,毛主席虽然地位特殊,但是在思念故乡的这件事上,他也和所有的游子一样,渴望再一次回到故乡,渴望再一次看到故乡的山水,所以他立马着手安排了毛主席回乡的事宜。

因为毛主席这次回乡是临时决定的,再加上毛主席事先吩咐他:

“不要大张旗鼓,搞得我不自在!”

所以也只是随行的工作人员保护,并未出动军队护卫,以至于他在回到家乡后,乡里的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韶山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回来了。

毛泽东在回韶山的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了家乡的景色,顿时变得兴致勃勃,他看到窗外的韶山早已不再像从前一般,在封建地主的剥削下充斥着乌烟瘴气,而是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毛泽东在下了车以后,徒步走在了乡间的小路上,不由得感慨万千,自己从前曾经在这条小路上思考着中国的革命之路,如今革命成功了,新中国也建立整整十年了,自己才有一次回到了这条小路。毛主席听到远处传来牧人的歌声,就向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的小山说:

“我小的时候,就在那片山上放牛,那时候我都不知道累。”

毛泽东继续向前望去,看到草坪上星星点点的小花,又喜悦地说:

“这块从前还有几块大石头,后来我娘生了我,还让拜石头做干娘哩!”

工作人员看到毛泽东回到故乡后,心情很好,一直跟在他身后,陪他看家乡的每一处景物。在工作人员看来,韶山的山水也都是平平无奇,但是在毛主席的叙述中,这里是让他魂牵梦绕的一片土地,承载了他的童年时光。

毛主席看到山水依旧,却想到很多的亲人在革命的历程中,不幸牺牲,又不禁多了几分感慨,眼神里也露出了一丝忧伤。

毛主席在回到韶山以后,住进了之前自己的堂弟毛泽普为自己回乡修建的“松山一号”住宅,这座房子虽然算不上豪华,但是也非常清静别致,毛主席回到了这里,感到了多年未曾感受到的乡情。毛泽东还吩咐手下人说: “把这里的山神和土地找来?”

工作人员明白,这是毛泽东幽默地表示,想要见一见当地的领导。很快,韶山村的村干部和支书来了。

虽然他们也算是毛主席的远方亲戚,但是一方面由于并不是近亲,再加上毛主席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他们在之前并没有见过毛泽东,如今听说毛泽东回来了,他们都感到非常的惊喜和激动。

他们在见到毛泽东之后,起初还略有一些紧张,毛泽东和他们开玩笑说:

“不管哪路神仙驾到,都得先找山神和土地,你们就是我家乡的山神和土地呀!”

他们听了毛泽东的话,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笑容,气氛也开始活跃了不少。 毛泽东和他们询问当前韶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得知很多村民在解放以后都过上了好日子,他的心里很是高兴。

同时,毛泽东还和他们打听一些乡里的亲人和邻居,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毛泽东已经几十年没有回到故乡,乡里的很多认识的人都不幸故去了,毛泽东听了以后长叹了一口气,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他们当年跟着自己闹革命,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家,都等着革命胜利以后,再回韶山和亲人团聚,可是最终他们还是没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就早早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毛泽东想到此处,不免心里又有一阵抽搐的剧痛。

毛泽东在故乡游览了一圈以后,晚上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及父老乡亲说:

我今晚做东,请你们大家吃饭。” 大家笑着推辞,最后还是同意了。

在吃饭的时候,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和他们讲了好多自己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他们突然发现,毛泽东在谈论家乡的发展和巨变时,心情明显很好,连脸色都格外的红润,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在品尝家乡的菜肴时,毛泽东也讲了一些关于家乡的饭菜的事,讲着讲着,毛泽东明显有一点困了,毕竟他如今也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工作人员见状,赶紧扶着毛泽东去休息。

这一夜工作人员都被毛泽东感染的心情很愉快,因为难得一见毛泽东如此放松和开心的时刻,他平时为了工作总是废寝忘食,甚至是连吃饭都要他们反复催促。

毛泽东睡在故乡的床上,梦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时自己的父母虽然经营米店,可是家里孩子多,并不是很富裕,可是自己的父母还是支持自己读书,让自己最后能够走出韶山,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个梦醒了以后,毛泽东的眼泪不由得盈满了眼眶,自己的父母如今已经仙去40年左右了,自己这么多年在外,都没有去坟头看看他们,想到此处,毛泽东心里一阵难过。

毛泽东披衣起身,见窗外的天空已经泛了鱼肚白,就开始向屋外走去,工作人员不知道毛泽东这是要去哪里,但是出于为了毛泽东的安全考虑,他们也连忙跟在了身后。

毛泽东走上了一座小山,他缓缓踱着步,神情凝重,工作人员并不知道他要去哪,一直紧紧跟着他。 毛泽东在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工作人员看到了一座坟头,就明白了毛泽东是想来看看自己的父母。

毛泽东如今找到的这座坟头,就是自己的父亲毛顺生和母亲文七妹合葬的墓穴。因为很久没有人来扫墓,墓旁长起了很多的野草,如果不是毛泽东一直记着自己父母坟墓的位置,或许就根本找不到了。

毛泽东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忧伤地说: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因为生病才去世的,他们的病本来也不是什么大病,要是生活条件好一点,或者早点能够到医院里看,他们还是能够养好的。”

毛泽东在说这些话时,脑海里浮现出了父母慈祥亲切的面容,眼眶不由得红了,他想要祭奠自己的父母,但是这次来韶山,没有提前准备水果和鲜花之类的供品。

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折了一把松枝递给毛泽东,毛泽东就用这把松枝来祭奠了自己的父母,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忧伤,此刻他不再是叱咤风云的领袖,而只是一个失去父母的游子。

毛泽东在父母的坟前,同时联想到了自己同胞弟弟们的牺牲,心里十分难过,觉得自己的弟弟要不是早早牺牲,此时看到家乡的巨变,又该是多么的高兴啊!毛泽东这样想着,不觉晨光已经洒满了大地,身边同行的还有当地的领导,问他:

“要不要安排把坟墓修一修?

毛泽东听了以后,伤感地说: “不用了,就这样,你们每年代我来培培土就好了。”

毛泽东虽然很怀念父母,但是他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自然是不信鬼神的,也不愿意搞大张旗鼓修建陵墓的那一套封建陋习,认为能够在心里留着对亲人的怀念,并继承他们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才是最为重要的。

毛泽东又和他们忧伤地说: “要是革命早点胜利,我的爸爸妈妈说不定身体还能好起来,也就不会那么早就走了。”

身边的工作人员听了毛泽东的话,都被他的忧伤所感染,不免也有点难过。毛泽东还在韶山参观了其他的景物,每一个地方都发生了巨变,不变的只有山和水,依旧等待着家乡的游子。

毛泽东发现,山上的树很少,没有自己记忆里的郁郁葱葱,就和村干部说:

“怎么这里的树这么少?”

村干部回答说: “这都是让大炼钢铁闹得,好多的树都砍了!”

毛泽东听了这话,不由得眉头一皱,他并不赞同这种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的发展方式,只是这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

毛泽东又转到了自己家的门前,那里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毛泽东旧居”,毛泽东走到了屋中,发现屋内的好多陈设都做了复原的处理,有一些是毛泽东家里的旧物,有一些则是仿制的,毛泽东看到屋中的陈设,竟不由得感到一阵的亲切。

他问这里值班的同志: “这些都是你们从哪弄来的?”

他们和毛泽东说: “这些都是我们在您外婆家找来的,我们有些东西实在是找不到,就另外仿制了。”

毛泽东听了以后点了点头,他看着桌上摆着的泥菩萨,半开玩笑地说: “我小时候还挺信这个,后来不信了!”

毛泽东在屋子里转了转,这里的每一处,都曾经在他离乡的32年里,不知在他的梦里转了多少遍,可惜如今自己终于回来了,但是却有很多位亲人不能和自己一起回来。他们为了祖国的革命成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看到,旧居的墙上挂着自己母亲的照片,他看着照片上的母亲,想到母亲操劳一生,最后却因为疾病早逝,心里不禁一阵的酸楚,眼泪快要淌出来了。

毛泽东想到母亲一生虽然平凡,但是一直都在用她的爱和善意来教育他们兄弟,从来不像有些妇人一般,心里只懂得自私自利,相反自己的母亲还经常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都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毛泽东从旧居出来,又看到了门前的韶山水库,想到自己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游泳,如今虽然自己年纪已经六旬,但是看到了家乡的水,还是坚持要下水游泳,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心里担心毛泽东游泳的体力不够,就想要劝阻他。

但他还是坚持下水了,他们只好陪着他下水,一起在水中游了一会,毛泽东愉快地说:

“没关系,这里的水比长江的缓多了,长江的水才叫急,我不也游过了吗?”

此时毛泽东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在家乡的水中,游的格外畅快,工作人员怕他游得太累,就在游了一会以后,劝他上岸,毛泽东才恋恋不舍地上了岸,他还兴奋地说:

“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这些年我游了那么多的湖和水,还是觉得在这里游最畅快。”

毛泽东的这次韶山之行,虽然没有事先详细的准备,但是他依然感到很开心,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回乡。虽然在老家的生活待得很舒心,但是他知道自己身上还有很重的担子,不能在老家多待,就在老家住了4天后,开始准备返回北京。

在他回京之前,特意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

“把我母亲的照片带上,带回北京我想她老人家了就能看一看!”

工作人员听了毛泽东的要求,都被毛泽东的孝心所感动,觉得毛泽东在对待母亲的态度上,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孝子。

毛泽东接过母亲的照片,想起母亲在自己求学时,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不禁一阵的心潮起伏。毛泽东坐上了返程的 汽车 ,群众们在身后一直目送着,直到再也看不见之后,他们才回去。对于毛泽东而言,这次回韶山的经历,也是他人生中愉快的一段时光。

后来,毛泽东在1966年又一次回到了故乡,住进了当地政府为他修建的滴水洞,整整隐居了11天。

在那11天里,他没有再像上次一样接见干部和群众,因为他当时真的老了,回乡的目的也仅仅只是想在回到故土好好安静几天。

毛泽东在滴水洞里沉思着,想了很多事,遗憾他当时并没有写下日记之类的手稿,我们也无从揣测他到底在那11天里思考了一些什么,只是在这一次回北京前,又留下了一句话:

“我下次回来了,还住滴水洞。”

遗憾的是,滴水洞最终没能等来他的主人。毛泽东在回到北京之后,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当时政治形势复杂,毛泽东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在对于国内的治理上,所要操的心实在是太多了,也就无暇再回到滴水洞。

直到1976年,处于病重中的毛泽东,身体非常虚弱,才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看一看,手下人为了满足他的要求,立马为他着手安排了滴水洞之行。

让人感到心碎的是,毛泽东还没有来得及回到滴水洞,就在9月9日与世长辞,滴水洞的门前终究没能响起毛泽东爽朗的笑声,留下了难以化解的萧瑟。





(编辑:戎爽河)
相关热点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