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庐山仙人洞诗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庐山仙人洞照诗词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解
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此诗为毛泽东于一九六一年所作,虽然所描写的场面较小,但却体现出了伟人从容不迫的心态。六十年代我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交迫,使国内局势出现恶化,国家困难重重,这是考验国人的关键时期,而作为国家领袖的毛泽东依旧表现出在大革命最艰难时的宏伟气魄,泰然处之,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迎挑战而上。伟人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浓缩于此七绝之中,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悠闲自得的超然风度。
松树一向就是被国人视作坚强不屈、不怕压迫、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象征,在暮色余辉中,更能激起人们对它的敬佩。即使是乱云飞渡而来,它仍然从从容容,若无其事,显示了“劲松”不怕被包围的坚强风格。作者将当时的形势比作“暮色”,“劲松”比作自己以及敢于坚持真理、不惧外来压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中国,涵盖深远,蕴魅无穷,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甚至于激起读者汹涌澎湃之激情、临危不惧之遐想。
“苍茫”为“无边无际、模糊不清”之意,“暮色苍茫”表当时的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但“劲松”依然刚劲挺拔,从容不迫。当时毛泽东面临具大压力,国内由于天灾人祸带来的空前经济困难,使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在国际环境中,美国第七舰队不断在台湾海峡游弋,核潜艇经常出没于日本冲绳海域,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而苏联方面又因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而背信弃义地扩大对我的经济制裁,使得我国的发展难上加难,雪上加霜。如何这对待一复杂局势?这的确是个极大的考验,决不亚于情势严峻的大革命时期。
一个人精神上究竟能承载多大的极限负荷呢?又该怎么承受来自各方压力呢?而毛泽东仍然镇定“从容”,似乎是渴望地等待那激烈场面的到来,甚至很感兴趣地主动迎击而上,好“其乐无穷”地与之奋斗,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斗争哲学,“梅花喜欢漫天雪”正合此意。
“天生一个仙人洞”亦实亦虚,虚实结合,从写意中取寓。“无限风光在险峰”可以说是对诗人一生的人生哲学的概写,在“暮色苍茫”的环境中,他独能登临“险峰”,看“劲松”,观“乱云”,寄托着深遂而丰富的哲理的思考。将所描写之实物注入自己的意志,使人领会奇异于平淡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资本论”法文本的序和跋》)使我们不难联想到在帝国主义反华的重压下,中国共产党人纵观五洲风云的“从容”人英姿和伟大气魄。
诗人能将复杂的社会局面同自己的意志寄寓于短短的28个字,足见其卓越的文学造诣。“劲松”、“乱云”、“从容”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神用相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刘勰语),此诗典型的艺术风格构造出不凡的意境,可以让人思维在此意境中任意驰骋,给人以刚键奇特之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
另,至于文学界对是“劲松”“从容”还是“乱云”“从容”之争,其实大无必要,诗人既以“劲松”自比,“乱云”意为国内外形势,很明显“从容”固理当为“劲松”之“从容”,就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说是“乱云”“从容”于情于景皆不妥,胡乔木先生之观点仅为“个人的一点看法”,可作参考。但对于这样一首有严谨组合的诗来说,应当谨慎对之,深刻理会诗人之意,当为“劲松”于“乱云”之中“从容”。
就是诗人有“从容”之心态,才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也不难想像,当时全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岖小路上攀登,在艰难险阻中寻求治国自强的真理,并表现出浩浩傲然之骨气,正是有这样的领导集团,才得以顶住了强大的外来压力,战胜了来自国外的挑战,使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得以在困难中继续向前推进,“不畏劳苦的人”正在“劳苦”中苦苦寻觅。
毛泽东正是有着这超然的气魄和智慧,才能将前苏联与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玩弄于手掌之间,巧妙利用通过博弈所赢得的空间化解了许多危机和国内纷争,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自信。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13945099595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是哪一首诗里的诗词名这首七句诗词的...
闵亚竹答:出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是毛泽东1961年9月9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里。全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翻译: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

13945099595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谁的诗句
闵亚竹答: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3945099595...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其中...
闵亚竹答: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出自《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整首诗表达了对坚韧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的高度赞美,以及对艰苦环境中奋斗出的人生美景的赞美。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描述了在暮色苍茫中,注视着傲立在山崖上的青松,任凭...

13945099595...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闵亚竹答:形象而真切地寄寓在这首题照诗中。原文: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译文: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13945099595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是哪座山
闵亚竹答:江西庐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出自毛泽东诗词: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09.09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注释】李进:即江青。

13945099595形容岩洞的诗句
闵亚竹答:3.描写“溶洞”的诗句有哪些 1. 《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五代:孙光宪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2. 《武夷山》 唐代: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3. 《桃花溪...

13945099595可曰九天揽月,可曰五洋捉鳖,是两句古人写的诗词
闵亚竹答:东临碣石有遗篇,。。。换了人间(东临碣石,曹操原句)卜算子咏梅,整首对照陆游的咏梅 为女民兵李进同志。。。庐山仙人洞题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后两句从明清小说中诗句化来)古人如李杜的诗中也有此现象,但并无如此明显,时代不同,表达方式不...

13945099595有关庐山如琴湖的诗句
闵亚竹答:每每会想起仙人洞 飞来石 忆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庐山美 千百年美景依旧 千万首诗句传颂 庐山秀 无数人记忆永存 多少回梦中再临 庐山美呀庐山秀 魂牵梦绕看不够 为什么难舍难分 放不下 那种种渴望 时时都觉得游不够 看不够 都愿融入庐山那博大的怀抱 庐山美 千百年美景依旧 千万首诗句传颂 庐山秀 无数...

13945099595关于黄药师的诗句
闵亚竹答: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

13945099595描写黄药师的诗词有哪些?
闵亚竹答: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


(编辑:朱喻冠)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