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当风物之谜 】金蛤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在武当山紫霄宫大殿的大院中心通道上, 有一块石板,人们站在上面用脚跺一跺,就会发出“咯咽咯咽”类似蛤蟆的叫声,惟妙惟肖 。游人到此,知晓者无不要尽兴玩赏一番,自是妙趣横生、倍增游兴。因这个玩赏物有一个关于“金蛤蟆”的动听故事,这就使它的趣味更浓了。

1、金蛤蟆传说

传说从前,武当山有个穷小伙子叫张三,人心肠好。有天,他上山打柴,从蟒蛇口中救下个金色的蛤蟆,就把它揣回家,并给医好了伤。谁知,这是只宝蛤蟆。

它卧在衣箱里,张三就有新衣穿;它卧在粮罐里,张三就有吃不尽的米面 。张三就把衣服粮食周济给乡亲们。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让贪财的县官知道了。县官就派人抢了金蛤蟆,锁在自己的空银柜里,想发大财。谁知过了几天,县官去揭柜子,不但柜子还是空的,金蛤蟆也趁机蹦跑,又回到张三那里了。

县官发了火,又派人从张三那里抢来金蛤蟆。为防止金蛤蟆再跑掉,他就用麻绳拴住金蛤蟆的两条前腿,但金蛤蟆挣断了前腿还是逃掉了。县官坏心不死,再次领人从张三怀里抢来金蛤蟆,还把张三的房子也烧了。

金蛤蟆生了气,趁县官弯腰抓它的时候,溅了一泡尿在县官脖子里,趁县官抹脖子的功夫,它又蹦跑了。县官就在后面追。金蛤蟆一气蹦到紫霄宫大院,见个石缝,就钻了进去。县官抓不到、就站在石板上跺脚。 他跺一下脚,金蛤蟆就在石板下叫一“你哈”。

“哈”是均州方言,意思是坏得很 。县官听了大霆,就派人撬石板,要抓住金蛤蟆摔死。谁知撬开石板,里面也没有。等石板合上再跺脚,金蛤蟆又照样叫。这样跺了叫,叫了躁,反反复复,就是抓不到金蛤蟆。县官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县衙了。

县官回去后,脖子上就长了“砍头疗”,硬是长死了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张三盖了新房,又娶了媳妇,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是金蛤蟆却从此钻在石板下再不出来了。谁要无意在石板上跺下脚,它还以为又是那贪财的坏县官哩!所以就会继续叫着:“你哈!你哈!

动人的故事表达着劳动人民朴实的爱憎情感,但它毕竟是虚构的故事。“金蛤蟆”的现象,却真实地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2、蛤蟆声成因

“金蛤蟆”现象,是古代建筑工匠们根据自然原理巧妙设计的,利用的是一种 特殊音响效应 。原来,紫霄宫坐落在一片盆地上,四周有群山环绕,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回音效果。而紫霄宫的大院,四周又是高大建筑物,当然也就形成了回音的场。但是,这不过属于外部客观因素。

据说,因为紫霄宫处于洼地,在修建时为考虑排水,不但在宫墙周围修砌了排水道,而且在建筑群的中心线地下,也同样修有排水道。 因排水道是空洞也具有回音效果 ,这就使建筑工匠们利用了 双重回音场,设计出一个供人玩赏的“金蛤蟆”效应 。

他们经过精确的音测,当发现大院排水道上面某块石板处在最佳回音点时,就在此处加以精心设计,使其最终形成了这惟妙惟肖的“金蛤蟆”叫声。

更多内容请移步同名公众号查看~



(编辑:苏宰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