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以<沁园春>为词牌名的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求一首沁园春为词牌名的诗,一首关于远大志向的诗

沁园春.中国梦
华夏泱泱,祖起炎黄,德智立邦。感始皇挥戟,初平祸乱,玄宗经略,先就荣康。
再起狼烟,山川浴血,抗战艰程铭四方。风云动,话王朝封建,落莫添殇。
当年两弹光芒,耀玉宇,红东方太阳。又蛟龙探海,神州揽月;入空间站,我欲逍翔。
亮剑扬威,冲拳治弊,固本强基书盛昌。坚冰破,看春潮滚滚,岂惧寒霜

当年语文考试的时候写作文没时间了 就写了这首词 得了43分 虽然写的不好 但是绝对原创

沁园春 中秋夜有感
中秋之夜
窗外悄声
静观心中
无声胜有声
东望月圆
树隙空亮
星光点点
皆自天空
心随景动
不该有寂寞忧愁
在心中
知月虽无主
我心有主

悲欢离合总有
让人生事事多忧愁
心中少些愁
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
该走就走
心中少留
功名利禄
身外之物莫强求
到头来
一切难长久
只有心主

《沁园春•长沙》(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宋-苏轼(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
野店鸣号,
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樆锦,
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樽前。

沁园春 辛弃疾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沁园春.有感 陆游
〔题考〕 【后汉书 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后沿以“沁圜”为公主第宅之代词,多见于唐人诗文。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本调〔沁园春〕。当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可知也。万氏亦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又本调亦名〔寿星明〕。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本调无涉。
〔作法〕 本谓一百十四字。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而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
孤鹤归来,
再过辽天,
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
茫茫梦境,
王侯蝼蚁,
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
寻花巷陌,
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
叹围腰带剩,
点鬓霜新。

交亲,
散落如云。
又岂料而今余此身。
幸眼明身健,
茶甘饭软,
非惟我老,
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
消残壮志,
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
有渔翁共醉,
溪友为邻。

沁园春
〔清〕纳兰性德
瞬 息 浮 生,
薄 命 如 斯,
低 徊 怎 忘?
记 绣 榻 闲 时,
并 吹 红 雨;
雕 阑 曲 处,
同 倚 斜 阳。
梦 好 难 留,
诗 残 莫 续,
赢 得 更 深 哭 一 场。
遗 容 在,
只 灵 飙 一 转,
未 许 端 详。

重 寻 碧 落 茫 茫,
料 短 发 朝 来 定 有 霜。
便 人 间 天 上,
尘 缘 未 断,
春 花 秋 叶,
触 绪 还 伤。
欲 结 绸 缪,
翻 惊 摇 落,
减 尽 荀 衣 昨 日 香。
真 无 耐!
倚 声 声 邻 笛,
谱 出 回 肠。

说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以下资料对你可能也有用:有辛弃疾多首

[沁园春.青春誓语]

如花岁年,
日月荏苒,
转瞬逝然。
人一生无憾,
岂能圆满?
经事连连,
惟留悔怨;
好事多转,
八九失愿,
时光不再心难全。
不磋砣,
回首终生事,
才觉心安。

少小立下誓言,
勤奋好学快马如箭。
有天转脸看,
立志俨炎;
事业无厌,
前程无边;
再加策鞭,
干劲冲天,
艰苦卓绝流血汗。
展远眼,
愿永生顺便,
涩尽甜添!

--寂寞大山人

沁园春.雨

江南水乡

雨丝垂空

薄雾轻罩

观村内郭外

烟雨蒙蒙

小溪奔流

鱼儿追闹

花草含笑

杨柳弄腰

试看谁人来比娇

待雨住

听云雀百灵

放歌树梢

水村依然娇俏

叹我心无奈苦煎熬

思远方爱郎

劳苦奔忙

不得相见

满腹懊恼

陈年旧信

字字含情

不闻音讯空哀号

盼相聚

携心中爱侣

共迎明朝

沁园春`雨

花落清秋,几番凋零,几度惆怅。
忆年少往昔,无限思量;
细雨点点,打湿过往。
夜半抚琴,曲为谁谱,化作哀怨随风散。
那时节,牵手定此生,只为君伴。

细雨打湿归途,我欲住而已无回头路。
秋千依旧在,不见伊人;
曾经承诺,风吹云散。
无限惆怅,泪眼问天,今生谁与共相伴?
天无语,泪落清秋节,能与谁诉?

刚作的,仓促的很,不知道你满不满意。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原注】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注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

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19531852928以的拼音
须朱舍答:以的拼音:拼音yǐ 以读音:yǐ 释义: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19531852928“以”都有哪些意思?
须朱舍答: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12、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13、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14、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15、此,这。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 ...

19531852928以的拼音是
须朱舍答:以的拼音是:yǐ 简体部首人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4画。繁体部首人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5画。五笔NYWY,仓颉VIO,郑码ZSOD,四角28700。结构左右,电码0110,区位5052,统一码4EE5。笔顺:フ丶ノ丶 基本字义: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

19531852928“以”可以组什么词语?
须朱舍答:3.以前[yǐ qián]指时间上某点、某个转折或某个事件之前今三世以前。--《战国策.赵策》。4.以往[yǐ wǎng]某点以前的时间。5.给以[gěi yǐ]给;给予 6.以还[yǐ huán]以来海禁以还明清以还三古以还年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7.以免[yǐ miǎn]用于提起下半句...

19531852928在古代汉语中"以"字的用法
须朱舍答:【“以”字的用法】"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仅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就有18处之多,表意复杂、现对其辨析如下。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等。例如:①不用.则以纸帖之...

19531852928以 在文言文中的几种解释
须朱舍答: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

19531852928以可以组什么词
须朱舍答:“以”字可以组的词:1、以为:[ yǐ wéi]指作为,用作。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造句]:别以为中国人好欺负,再来捣乱,就给你点颜色看。2、以往:[ yǐ wǎng ]某点以前的时间。[造句]:根据以往的经验,老师估计这次考试难度不会太大。3、以免:[ yǐ miǎn ]用于提起...

19531852928文言文中"以"的意思有哪几种?
须朱舍答: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

19531852928古代的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须朱舍答:在古语中“以”有以下解释:1、<动>用;使用。2、<动>做。3、<动>认为。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7、<介>表示...

19531852928文言文中的“以”字的所有意思
须朱舍答: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⑼不赂者以赂者丧。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编辑:奚卖娇)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