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端午节为什么要祭奠屈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屈原的联系: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
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因此,端午节乃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扩展资料:
端午节来历及影响介绍: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祭奠屈原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简介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19522194215为什么端午节要祭屈原?
童炉闹答:因为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而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忧国忧民,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

19522194215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对昏君奸臣的鞭挞。正是由于我国历代人民对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千百年来,端午节才得以在民间相沿不衰。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

19522194215为什么每年的端午节都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

19522194215端午节为啥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为啥要...

19522194215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5. 屈原的死,使得端午节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民众纪念他的重要节日。端午节最初是人们为了驱病防疫而设立的节日,吴越地区在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6. 关于屈原与端午节的联系,最早见于南朝的文献。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最早主要在荆楚地区流传。7. ...

19522194215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
童炉闹答:相传屈原投江,居民为了保护其身体把食物投入汨罗江,后来则以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在楚国京都郢城被秦军攻破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当地人在听到消息之后,为了不让江里面的鱼虫虾蟹咬屈原的身体,把树叶子包的饭团、鸡蛋以及雄黄酒倒入江中,后来就有...

19522194215端午节为什么来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因为战国时期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屈原不忍目睹祖国被侵略,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楚国人们遂开始在端午节纪念屈原,这一纪念逐渐延至全国其他部分地区。我们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所有的爱国先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单就纪念历史...

19522194215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01 因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我们纪念屈原,也是在纪念所有的爱国先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果说,端午节这个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节日,与其...

19522194215端午节为啥要纪念屈原?
童炉闹答:5. 屈原的投江自尽,彰显了他对真理和祖国的忠诚。他的爱国情怀和精神,被后人永远铭记和怀念。6. 为了纪念屈原,中国人民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投入汨罗江,划龙船,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和敬意。7. 屈原的诗歌作品,如《离骚》、《九歌》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史...

19522194215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童炉闹答:原因:纪念屈原为了纪念他的民族气节,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屈原投江自杀,而是他那种精神——“爱国。”一个人因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不惜以死抗争,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志士,当然值得这个国家的人民怀念。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


(编辑:封旺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