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政治 怎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第一, 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思想要符合具体事物的状况。 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各自的实际特点。一般的认识是抽象的,只有认真分析面对的实际事物的特点,把一般的认识具体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那才算真正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例如,我们了解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等于了解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只有把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具体分析我国的社会条件,才能得出我国社会进程的具体的科学的知识。

  所谓坚持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思想要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状况。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有的实际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一般的认识是抽象的,只有认真分析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把一般的认识同变化着的历史相结合,同当前的实际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客观情况,达到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那才算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 要提高反对从主观出发的自觉性。

  从实际出发同反对从主观出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能自觉的注意克服从主观出发的毛病,就会有利于做到从实际出发。从主观出发有许多表现,其共同点就是主观同客观的背离,就是主观与客观没有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他表现为:一是教条主义,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一是经验主义,把狭隘的局部经验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以个人愿望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等等。这些做法都有损于从实际出发,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第三, 要坚持从联系的、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包含多发面的因素。我们如果只是从个别的或少数的事实出发去想问题、办事情,那就脱离了事物整体的实际,还不能算是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从事实的总和、各发面的因素出发,坚持全面的观察问题,反对各种形式的片面性。

1、“虚怀观是”:“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
毛泽东认为“遇事”就是对所有时候、所有场合的所有事,都要实事求是。一时、一定场合、个别事情的实事求是是容易的,一辈子、所有场合、所有事情上的实事求是是不容易的。
“遇事”就是排除任何选择性的实事求是。“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中心在“虚怀”,即本来无一物的自然状态的胸怀。

2、“和气察是”:和气,就是民主,就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在毛泽东心目中第二条就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即“和气察是”。和气,就是民主,就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如果不民主,对人不尊重、不平等,骄气待人,盛气凌人,人家就不能交心、讲真话,你就听不到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就求不到那个“是”。所以,民主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认识论上的问题。
3、“去偏归是”:“事情确需多交换意见,多谈多吹,才能周通,否则极易偏于一面”
去偏归是,是毛泽东1941年夏秋为解决边区财政经济困难提出来的。当时朱德、任弼时以及西北局的一些负责人主张采取整理税收和发展生产的办法解决困难。
林伯渠、谢觉哉等主张把基点放在节约和拖欠党政军的经费上。毛泽东下大力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同林伯渠、谢觉哉多次书信来往交换意见。
4、“去伪存真”:“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十六字法。在《实践论》中,他又提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5、“眼睛向下”: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毛泽东一生重视到群众中、到社会基层去调查研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作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作过永新、宁冈、寻乌、兴国四个地方的社会调查,并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
但是在抗战之前,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还难以在全局上发挥作用。在抗战时期,他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始为全党所接受、所珍视,在全局上发挥指导作用,这在抗战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1、一切从实际来出发,实事求是,要求自我们从客观的事物出发,遵循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反对唯意志主义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错误倾向。

扩展资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对决策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1、要从决策对象的实际出发,决策对象的规律是制约决策的最根本的实际。这就要求把决策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如性质、要素、结构、层次、发展规律及趋势等弄清楚。

2、要从决策环境的客观实际出发。决策环境从范围上分,有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所在组织单位的环境;从性质上分,有自然环境(如地理环境、资源、气候等);

社会环境(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意识环境(如群众的心理、观念等)。决策者一方面要认识到环境对决策行为的影响,要适应环境,另一方面,要认识决策影响和改造环境的责任。

3、要从决策主体的实际出发。即决策者对决策组织内部的诸种情况心中有数、量力而行。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客观的事物出发,遵循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
3.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反对唯意志主义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错误倾向
再结合题目论述一下就好了

1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尊重物质运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要倾听民声,要了解百姓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领导要有一颗造福百姓的心!



(编辑:宦元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