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信在韩信报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韩信报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韩信报恩的主要内容
韩信是一位破落贵族,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苦,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常常寄食友家,因不堪友妻的刁难,遂拂袖而去。为求生计,只好到城下淮水垂钓,有几位老妇人在河边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老妇看见韩信面有菜色,就时常拿出饭菜给韩信吃。
韩信很感激,对她说:“以后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 漂母却生气地说:“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够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是落魄王孙才给你饭吃,难道我还图你的报答吗。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把当年救济他的老大娘找来,赏赐给她千金,以示知恩图报。

扩展资料: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药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知恩图报。从老太太的侧面考虑,老太太的一句话“等你长大了,我就入土了”弦外之意就是老太太帮助他并没有要他回报的意思,于是从侧面又折射出一个道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说明韩信是一个有诚信、知恩图报的人。

历史的名人韩信,在少年没有什么成就时,穷得没有饭吃,只能靠钓鱼来充饥。

有一次,他在河边钓不到鱼,正饿得受不了的时候,眼看已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没有地方可去。
河边有一些老婆婆在漂洗棉絮,有位善良的婆婆漂母看见韩信饥饿难耐的样子,非常不忍心。

过来问韩信,为什么不回家吃饭。韩信告诉老人家他没有父母,就一个人生活。

漂母听了很同情他,随后长叹一声,并将食篮递给韩信,说:“孩子,吃吧。”

她把自己的饭菜拿出来分给韩信吃。韩信接过食篮,眼睛湿润了。

他觉得眼前的漂母就像他的母亲一样,很慈祥很亲切。 

这些婆婆每年都要来河边漂洗棉絮,一洗就是几十天,早饭便在河边吃。就这样一连数十天,漂母每天都拎着食物到河边给韩信吃。

多少年来韩信第一次吃饱了饭。他感激地对漂母说:“您真像我去世的母亲,我将来一定报答您。”

漂母听了很生气,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我送这饭给你是希望将来你报答我的吗?不是如此啊!我只是看你现在受苦而伸手救济,不是求报答的。”

漂母明白施恩不求报的道理,她就是这么做的。韩信听了漂母的话后,非常惭愧,也下了决心,自己要发奋图强,将来好报答漂母。 

后来韩信真的当官富贵了,韩信回到家乡,便将漂母接到家里,扶她坐到上座,向她行跪礼,然后奉送上一千两黄金。

韩信谦恭地说:“在我最饥饿的时候,您给我吃的;在我最彷徨的时候,您教诲了我。是您使我有了今天啊!您不要我的报答,可我说出了口就要做到。

您要我做一个好男儿,好男儿就要信守诺言,这也是您的教诲啊!”漂母听了非常感动,高兴的收了韩信的礼品。

扩展资料:

风筝的起源与韩信。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相传,风筝的发明人是大军事家韩信。

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风筝,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风吹着笛子发出凄凉的声音,汉军和着笛声唱起楚国的民歌来。

楚军听到了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斗志涣散了。

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唐朝赵昕也在《熄灯鹞文》中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让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军心。

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说明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大娘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

韩信报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守信乃为人知根本,立足天下应以诚心为本!所以我们要为人守信。

扩展资料

对韩信的评价:

韩信是唯一一个被时人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出将、入相、封侯、称王,中国历史上只有韩信一个人全部做到过。韩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汉朝的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

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这是他留下来的成绩,彪炳史册。

后世都称颂韩信的功劳,但其实刘邦和韩信是互相成就的,刘邦为韩信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韩信在刘邦提供的基础上完成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心愿。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足以封王,但不足以得天下,而如果没有刘邦,韩信的才华会被埋没,可能一直过着漂母求食的日子。最后,韩信有兴汉之功,而无过。



说明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韩信报恩!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大娘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
韩信报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守信乃为人知根本,立足天下应以诚心为本!所以我们要为人守信!

早年贫寒,寄食于漂母。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荐,担任大将军



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7520899893高邮求解!! 谁帮我总结出《韩信报恩》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含义和...
韶琬饰答:信报恩!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大娘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韩信报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守信乃为人知根本,立足天下应以诚心为本!所以我们要为人守信!欢声笑语...

17520899893韩信韩信守信的故事
韶琬饰答:韩信落魄时,曾经有一个老妇给他饭吃,当时韩信说,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必千金相报,后来韩信封王拜将,又找到这个老妇,真的赠给她千金报恩 二 韩信的诚信故事 韩信小时候家境特别贫苦,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

17520899893讲诚信的事例
韶琬饰答:韩信报恩是个诚信小故事。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幼时家里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却被刻薄的嫂嫂赶出了家门。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

17520899893韩信报恩文言文翻译
韶琬饰答: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2. 文言文《韩信忍辱》翻译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 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

17520899893有关诚信的著名历史故事
韶琬饰答: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振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在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告诉...

17520899893历史上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韶琬饰答: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出身呢?史记为韩信做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说明韩信曾经是布衣,最贫穷的时候,他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还曾受过胯下之辱。司马迁告诉我们,韩信这个人...

17520899893关于诚信的故事
韶琬饰答: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5、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

17520899893历史上的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韶琬饰答:韩信介绍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17520899893韩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良给出什么评价,道尽韩信一生悲剧?
韶琬饰答:韩信戎马一生,但是韩信这个人一开始并不是达官显贵,身在乡野的他遭遇过胯下之辱。而且他这个人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心存感恩。由此可以看出,韩信这个人是非常的隐忍的,而且非常的善良。但实际上张良并不是这样评价韩信的,张良给了他四个字的评价,他认为韩信只不过是锋芒过盛。其实仔细想想,发现张良...

17520899893诚信小故事50字
韶琬饰答: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


(编辑:胥成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