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会念佛的念法与解释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五会念佛的念法: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的佛学词典相关解释:

1、《佛学大词典》

为唐代法照依无量寿经所创之念佛法门。又作五会真声。法照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佳美之道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之音调而念佛。其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亦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阿弥陀佛四字转为急念。此五会念佛具有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疾成就五分法身等利益。

2、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会念佛是净土宗念佛的一种方法。其法主要在于念佛音声的缓急,以此表达念佛的心情安静和急切的意义。第一会是‘平声缓念’,即平声静意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第二会是‘平上声缓念’,就是念佛号时声音略高一些。第三会是‘非缓非急念’,前两会都是缓念,此言非缓,就是不再太慢,稍快一些,故言非缓;但也不要太快,这叫‘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就是逐渐快念,并带有急切之感。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前四会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此第五会只念‘阿弥陀佛’四字,并且要更快、更急的念。这叫‘四字转急念’。这种‘转急念’是要表达出急切求佛救脱,急切求佛接引的心情,从而达到意志纯诚,一心不乱的念佛境地。五会念佛的方法,是唐代净土宗法照根据《无量寿经》而建立的。该经说:‘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这就是五会念佛的出处。法照并有偈赞云:

第一会时除乱意,第二高声遍有缘,第三响扬能哀雅,第四和鸣真可怜,第五震动天魔散,能令念者入深禅。




17085082600五会念佛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高杜昨答:故分念佛之调音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 徧 ,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

17085082600如何念佛叫会念佛
高杜昨答: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这个小册子裡面告诉我们,念佛要怎麽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菩萨所说的,跟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完全相同,大势至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教,观音、势至是助教,西方世界菩萨众的首领,我们现在讲班长。他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淨念相继」...

17085082600念佛怎么个念法
高杜昨答:念佛的念法有:实相念佛、观相念佛。一、实相念佛 所谓的实相念佛,事实上并不是念有相佛,更不是念无相佛,而是努力的对照自己当下的心来念佛,制心一处,不让心被外境所转,即不跟着色尘境界跑,否则,就着相了。这种念佛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时时看得住这个妄心,让心不为色尘境界所转。二...

17085082600净土祖师们提倡的念佛方法
高杜昨答:五会念佛:唐法照大师提倡五会念佛。依据是《无量寿经》中五会音声的描写和《阿弥陀经》中微妙音声的描写。但经中的五音声指古乐谱曲用的宫商角征羽,而法照的五会指五个阶段的音声汇集。以五音谱曲,抑扬顿挫缓急有致,使念佛人不昏沈散乱,通过专精持续念佛,达到念佛三昧的境界。十念记数法:...

17085082600关于念佛念法念僧
高杜昨答:        十念法,是学佛人的基本。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天、念安那般那、念休息、念身、念死。        念佛:大藏经有一本《观佛三昧海经》,等于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由出家成道,乃自于弘法,各种事情都有记载。是...

17085082600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高杜昨答: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昭示如能不间断、不夹杂地直尔念去,心力势能便会呈几何级增大。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由此念佛三昧,成为得大势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的名号内涵,惠予我们的启迪良深。 念佛贵在专精。净业祖师大德对此多有开示。觉明妙行菩萨云:「大凡修净土人最忌...

17085082600净空老法师开示:念佛是怎么个念法
高杜昨答: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他教导我们念佛。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作为我们的指导者,他们的教导我们应该认真遵循。我们应该真正地回头,放下对外界的执着和干扰。在境界中,如果我们能够不起心动念,这就是定;如果我们不进行分别和执着,这就是戒;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一切,这就是慧。戒定慧三学都在...

17085082600怎样正确的念佛?
高杜昨答: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於佛名号,即摄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於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则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

17085082600念佛的全过程
高杜昨答:十念法是慈云忏主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趣,为事务忙碌者所立。实为无论僧俗闲忙均可奉持之法。楚石禅师晨朝十念,终身不缺;幽溪大师奉为日课,至老不休。此法能制心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二、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为对治妄波沸涌而立。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

17085082600念佛怎么个念法
高杜昨答: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又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 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念佛用功妙法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继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


(编辑:耿之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