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哲学三大问题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哲学三大问题是什么

最原始的哲学要解决人生三大问题是:
1、人是从哪里来的?
2、 人在世界上生活,有什么目的?
3、人过了今世后,要到哪里去?

扩展资料
哲学上唯物的三个问题
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一般来说,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是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的,只有当他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成为一个"人"。而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人生似乎就总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我们会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大终极哲学问题。

我的名字、社会身份、拥有的物质生活甚至是我的身体,这些并不是我,而只是我的属性,把它们从“我”中去掉后,“我”还是我。
而另一方面神经科学也显示,我们的大脑中没有什么让所有东西都集合在一起的中心区域,那么当你观察大脑,观察大脑如何形成自我意识,你会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中心控制点,不存在所有事件集中发生的区域。大脑中有大量不同的进程,各自以相当独立的方式运行着。但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使得我们有了自我意识。
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在他的书里把这称之为自我迷局,就像机械迷局一样,这不是说我们不存在,而是这个迷局使得我们感觉在我们内部有一种更为统一的存在。如果这种想法是真的,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持久的核心自我,没有永恒的实质,这是否意味着自我是一种假象呢?是否意味着我们并不存在,没有什么真正的你?
那么“我”又到底是谁?我又从宗教里寻找答案。
南北朝时期,五祖弘忍法师因渐渐老去让弟子们每人做首偈子,谁做的好就把衣钵传给谁。于是便有了如下两个经典的偈子:大弟子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时还无名的慧能将其改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后来继承衣钵成为六祖,创立南宗。
慧能的偈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心经》中也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如此说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世上有我也无我,无我也有我。我是我,又不是我。

而关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起的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经常说出的那句“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上西天拜佛求经而去。”每一次都双手合十,十分虔诚。
从生物学上说,自打父亲精子与母亲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那一刻起,“我”就诞生了,而当停止心跳停止呼吸的时候“我”也就离开了人世。如此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大多数人所说的那样——从娘胎里来,到坟墓中去。
广义上讲,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追溯到宇宙的形成——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地球,地球又由于适宜的环境而孕育出了生命,生命一步步发展至今直到“我”的父母的结合这个世上才有了我。但是假设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没有结婚,那么这个世上还会有你的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又到底来自哪里呢?我觉得是来自于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合。因缘具足,宇宙大爆炸了;因缘具足,地球产生了:因缘具足,生命出现了;因缘具足,你的父母结合了;因缘具足,你诞生了。
但这里所说的“我”的概念似乎变狭隘了,诞生的只是“我”的肉体,而肉体只是一副躯壳而已,并不是第一个问题中所说的真正的“我”——当肉体最初诞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的,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自我意识,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生存的本能。随着对周围环境认知能力的加深,自我意识慢慢的出现了,他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如此,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我也才是一个合格的“我”。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那他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存在,更不会知道自己是谁,他活着纯粹是为了满足生物本能而已,与行尸走肉无异。
所以,我是来自于自我意识的产生,肉体只不过是自我意识的载体罢了。那再进一步想想,自我意识的产生又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来自于万事万物。因此“我”归根结底是来自于虚无,来自于空,来自于道家所说的一。
那么当我们来到这个人世以后,又该往哪里去呢?真的是要向死亡进军吗?也许答案并非如此。要不然明知坟墓是生命的最后一站,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在认真而努力的活着,直接等死不就完了吗?难道是因为觉得离死的时间还挺长找点事做打发时光?嫌时间长直接拿刀脖子一抹或者吃点毒药岂不干净利索?又或者是迷恋人间恐惧死亡,得过且过混吃等死?这倒还真有可能。
其实从哪里来就必然要回哪里去,你怎么来的就怎么回,你来自于虚无,来自于空,来自于一,最终也一定是回归于虚无,回归于空和回归于一。

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坐在一辆名叫时光的列车上,每个人都只有起始站和终点站,中途不可下车。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是两站之间的路线你却可以自由选择,我们谓之为人生。那么人的一生又该怎样度过?我觉得人生应是一场修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难免会沾染多多少少尘世的恶俗,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心见性,以期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能够让我们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可以和我们初到人世时一样天真无邪。

从唯物三大问题
1.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从唯心三大问题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18496561380学生学习中的三大问题
暨鸣广答:近年来,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分别探讨学习动力、专注力和自信心三个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境。缺乏学习动力近年来,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经常迟到早退,拖延解决作业。他们会在课堂中驻足不前,受到父母、老师和校方的指责和责骂,但仍不改变自身。樂没有专注...

18496561380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各是什么,内容
暨鸣广答: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四色定理,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地图四色定理最先是由一位叫古德里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四色问题的内容: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一张地图只需四种颜色来标记就行。用数学语言表示:将平面任意地...

18496561380大学生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什么?
暨鸣广答:二是学习环节上的不完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传统与被动的状态之中,没有真正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三是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利用图书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学习要有规划性,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二是在学习环节上要有完整性,重视预习,复习和小结。三是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

18496561380如何克服学习中的三大障碍问题?
暨鸣广答:2、学习习惯不好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习惯不好的人,比如我就很喜欢在学习的时候玩会手机、喝口水、看会视频、吃东西,就是说怎么有这么多的事情?而习惯需要培养,需要时间。二、领悟能力不足问题 1、悟性差和基础问题 基础差,打的地基不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疑惑,...

18496561380数学三大难题是什么?
暨鸣广答: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四色定理,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地图四色定理最先是由一位毕业于伦敦大学叫格里斯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简述:任何一张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

18496561380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暨鸣广答: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概括来说就是:一、生产什么;二、如何生产;三、为谁生产。生产什么,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专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属何分配的问题 怎么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问题1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18496561380学习的三大问题
暨鸣广答:最好是干什么就多学点儿什么,再有精力,可以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总结不够不少人应该有这样的感觉,读了不少书,也有不少感悟,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很是苦闷。这是因为缺乏经常性的归纳总结,把学到的知识没有转化自己的理解认识,就容易左耳进,右耳出。对学习中的问题不能及时总结反思,就做不...

18496561380世界三大难题指的是什么?
暨鸣广答:世界三大数学难题即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1、费马猜想:当整数n > 2时,关于x,y,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无正整数解。2、四色问题 任何一张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叠的区域,每一个区域...

18496561380中国古代语文课程教学的三大问题,三大经验,四大弊端是什么
暨鸣广答:(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8496561380学习中的三大问题
暨鸣广答:学习中的三大问题,你中招了吗学习拖延布置的作业往往需要督促才能认真去做。孩子经常性的通过各种借口拖延学习的时间,导致在节假日布置的作业,总是拖延到最后几天才能硬逼着完成,不能很好的利用时间,对于家长的劝阻也极力反抗。露‍♀️学习中好动往往写作业过程中喜欢抖腿、数指头、唱歌、穿插语气词等等方式...


(编辑:桂航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