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包括哪些?急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编写的一部著名的军事书籍,其作者是齐国的孙武,从完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在如此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部书的内容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使用上是否有所不同呢?... ...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   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   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战略运筹、战场机变、作战指挥、特殊战法、军事地理,具体如下

一、战略运筹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2、《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3、《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战场机变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2、《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3、《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孙子兵法》的影响: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战略运筹、战场机变、作战指挥、特殊战法、军事地理,具体如下

一、战略运筹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2、《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3、《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战场机变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2、《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3、《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丰富的战争智慧和军事思想。它的思想精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孙子兵法》强调了以计谋为核心的战争思想。在战场上,孙子主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认为只有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巧妙的谋略,才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这一思想体现了对智慧和谋略的高度重视,强调了在战争中运用智慧削弱敌人实力、赢得优势地位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注重了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孙子提出了“奇正相生”的原则,即通过使用奇袭、伏击等意外手段来打破敌人常规思维,创造出有利于我方的战局。他还提出了“以逸待劳”的战略,即在战争中尽量选择自己熟悉和适应的环境和时机进行作战,借助地理、气候等因素来取得优势。这些思想体现了战争的变化无常性,要求指挥官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孙子兵法》强调了组织指挥的重要性。作为一部兵书,它不仅涉及战术和战略,还强调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指挥控制。孙子提出了“将之以权,行之以礼”的观点,强调了将领应具备正确的权力运用和对士兵的尊重与关怀。他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了对敌我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正确判断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对今天的军事组织管理和指挥决策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孙子兵法》关注了心理战的重要性。孙子认为在战争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观点,强调了通过瓦解敌人士气和激发自己士气来实现战略目标。他还强调了舆论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在战争中需要善于利用宣传、谣言等手段来影响敌我双方的士气和意志。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心理战和舆论斗争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包括以计谋为核心的战争思想、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组织指挥的重要性以及心理战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仅对军事领域有重要启示,也对管理、决策等其他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一、上兵伐谋——要打倒敌人,首先要在策略上打倒他
二、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攻下一座城池,不要强攻,而要在心理上挫败他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交战时,要了解对方的长处短处,自己的长处短处,要做到隐藏自己的短处,攻击对方的短处。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思想精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孙子兵法》强调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即通过智谋和策略来取得优势。这体现了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明白战争并非只有硬实力的较量,而是需要智慧和谋略的支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思想,在处理问题时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孙子兵法》注重了对敌情敌将的分析和研究。它强调要在战争中深入了解敌方情报,找到对手的弱点并加以利用。这种观点告诉我们,在面对竞争或挑战时,我们应该先了解对手的实力和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无论是工作中的竞争还是个人生活中的挑战,对环境和对手的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孙子兵法》还强调了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它提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观点,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作用。这告诉我们,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决于领导者的能力和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团队还是家庭关系,都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来引领大家共同前进。
《孙子兵法》还强调了战争中的谋略和计策。它提出了一系列兵法原则,如“上兵伐谋”、“胜可知,而不可为”等。这些原则强调了对战争全局的把握和整体思考,以及对局部行动的精确掌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计划和谋略来提高效率和成果。
《孙子兵法》还强调了合理运用资源的重要性。它提出了“吾以敌之所虚授之以利”、“兵无常势”等观点。这意味着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对手的弱点,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策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发现机会和资源,并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利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包括智谋和策略取胜、对敌情敌将的深入分析、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战争中的谋略和计策,以及合理运用资源等方面。这些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争领域,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通过学习和应用《孙子兵法》的精华,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竞争。


17328584703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谷官疮答:1.慎战备战思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孙子兵法》在第一篇《计篇》开篇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深知战争的危害,因而在《火攻篇》中告诫统治者:“亡国不可以复生,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17328584703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主要有哪些?
谷官疮答:《孙子兵法》主要的思想内容是:一是在战略上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二是强调要能因地制宜地进行部署,安排战斗;三是强调对内外部信息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四是在具体的战术技巧上,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五是打击敌人时要在整体的战略战术上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六...

17328584703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谷官疮答: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指出,在战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知彼知己,才能去实施避实击虚之计,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终战胜敌人。2、避实击虚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

17328584703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谷官疮答:有备无患:《孙子兵法·九变篇》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兵贵神速:《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6)推崇指导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采取流血和暴力的手段,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

17328584703孙子兵法有哪些思想?
谷官疮答: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第二,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第三,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争境界。第四,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第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17328584703孙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急需!!!~~~
谷官疮答:《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孙子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一)重战慎战——孙子的慎战论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

1732858470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谷官疮答:第一,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1.重战 《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关于战争的精辟概括,是孙武军事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春秋末期,诸侯兼并,战乱频繁。战争不仅是各国维护其政权统治,向外扩张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存亡。2...

17328584703《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谷官疮答:《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以下几点:一、不战而胜思想,反对轻率的战争;二、出奇制胜思想。三、愚兵思想,孙武要求将帅“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这样才能如意地指挥作战;四、上下一心、官兵一致,他还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

17328584703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谷官疮答:分析如下:《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1、战略运筹。2、作战指挥。3、战场机变。4、军事地理。5、特殊战法。《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一共十三篇,共有六千字...

17328584703《孙子兵法》在军事哲理方面有哪些思想?
谷官疮答:《孙子兵法》词约意丰,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在军事哲理方面,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十分强调政治、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贯穿于全书始终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至今仍是科学真理;它重视人事,反对天命,不信鬼神;它含有弱生于强、强生于弱的矛盾转化思想、“在...


(编辑:唐紫腾)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