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始玉器中 六瑞 , 六器 指的是哪几种玉器,他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什么是中国古代的玉制“六瑞”和“六器”

“六瑞”
在《周礼·大宗伯》中,对不同爵位的诸侯所执象征身份的信物有详细的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其中镇圭长一尺二寸(周尺,下同。每周尺约合19.91厘米),桓圭长九寸,信圭长七寸,躬圭长七寸或五寸。由此可知王、公、侯、伯所持的这四种圭加上子、男所持的谷纹璧和蒲纹璧共六种瑞器,合称为“六瑞”。

“六器”
按《周礼》中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可见“六器”是指古人在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所使用的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这六种玉器,并且这六种玉器的颜色还有专门的规定。有人说“六器”就是“璧琮圭璋琥璜”,这只能是一种简略的说法而已, 确切地说,“六器”应该是“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

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璧、琮、圭、璋、璜、琥,称”六瑞“。
玉璧


“苍璧礼天”的璧就是玉璧。苍是青色的意思,而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相信大家都很熟。
当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上面镶嵌着日月星辰,因此玉璧也做成圆的,中央的圆孔代表着日月,正好用作祭天。
玉璧是“六瑞”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玉。这也反映出古人最早的对天的一种敬意。毕竟农耕时期,要靠天吃饭、求天保佑。
玉琮


“黄琮礼地”就是说用黄色的玉琮祭祀大地,因为土地是黄色。
《说文》中解释:“琮,瑞玉,大八寸,似车”。璧圆像天,琮方像地,玉琮一般是外方内圆,多为四角,符合“地方”的说法。
玉琮大方庄重,不论在古时还是现代,它都是权利、身份、财富的象征。
玉圭


圭是顶部呈尖角的长条形玉片,下端平直,末端有一孔。《说文》说:“剡上为圭,半圭为璋。”
圭是由玉斧演变而来的,因为石斧带给人们许多好处,让人耕地种田填饱了肚子,所以渐渐地人们由珍爱变为纪念,再成崇拜,于是石斧就慢慢蜕变而成为礼器。
玉圭在古代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表明身份用,上朝的时候捧着,日常相见时还能当信物。
玉璋


西周·龙凤纹玉璋
“半圭为璋”。就是说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玉璋底部扁平,下方穿孔,手持底部。
玉璋分为大、中、边。传说天子出去巡守时,每过一座大山、一条大河,都要祀祭一番,祭完之后,如果祭的是山,就把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河,就把玉璋投到水里去。
璋的大小,要看山川的大小而定,最大的山或川,就用大璋;次一点的用中璋,比较小的用边璋。
玉璜


战国·龙首璜
所谓“半璧为璜”,即一半的玉璧形状,其实常见的璜可能只有璧的三分之一。
玉璜是一端或是两端各有一小孔,方便佩戴装饰。商代的玉璜大多数是由玉璧、环之类改制而成的。
璜的最初用途就是佩饰,是到了周代,才它成了祭祀北方的礼器的。
玉琥


玉琥,古代的一种形似老虎的礼器。据文献记载琥是以白虎的身份,用以礼祭西方的,不是现在可以发兵的虎符。
虎形玉佩,应也属于装饰品类,最后才变成仪礼中使用的瑞玉。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玉是山川赋予的精华,玉与礼,在古代迸发出的光芒,今人也从未遗忘。
这玉中“六瑞”,你见过几个?

“六器”即“圭、璧、琮、璜、璋、琥”六类,是中国古代礼制玉器的核心,《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是为“六器”。此外又有“六瑞”之名,与“六器”含义并不一致。

也是上引《周礼》一书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是为“六瑞”,其实只涉及圭、璧两种礼玉。“六器”即“圭、璧、琮、璜、璋、琥”六类,是中国古代礼制玉器的核心,同时也是古玉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

1、圭

一种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上端是平头的,与石斧之形相近,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与戈的顶端相似,叫“尖首圭”。平首圭形状源于石斧,这是显而易见的;尖首圭源于戈,也是从兵器演变来的。它们作为礼器,一方面是天子和大臣身分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朝会典礼时的必带之物。

2、璧

一种有孔的圆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形而呈扁圆形的。与璧同一类型的还有“瑗”与“环”,三者形状相同,区别仅在中间孔的大小,孔大的叫“瑗”,孔小的是“璧”,孔介于两者之间的为“环”。

作为礼器的玉,在《周礼》中只列有苍璧、谷壁与蒲璧。苍璧为青色的素璧。谷璧即为谷纹璧,蒲璧则为蒲纹璧。谷纹形如“の”,到战国时期发展为“,”,其形状更像发芽的种子,所以它应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形成近乎六角形的纹样。蒲纹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也是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璧虽是古代的主要礼器之一,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能作装饰之用,或佩饰在身,或悬挂在墙。在古代,因为璧是圆的,有和平的含义,所以它还是一种和平的象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里,沛公刘邦逃走,张良以璧送之,就是报平安的意思。

3、琮

这是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器,有的器形高大,有的比较矮小。《周礼》注云:“琮之言宗也,八寸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其来源考古界说法不一,有说是从车钍头而来,有说从烟筒而来,也有说源于手镯,或用作仪仗。

琮除了作为礼地的礼器,还有象征地母女阴的涵义。从《周礼》中可知,璧、圭等礼器为王、公、伯、侯、子、男所有,他们都为男性,而琮则为宗后、诸侯夫人等女性的瑞玉。同时,璧礼天,天属阳;琮礼地,地属阴;可知凡是男性、阳性的,用璧、圭,女性、阴性的,用琮。据此可以推断琮是象征女阴性器的一种器形。

4、璜

一种弧形的玉器。一般都认为“半璧曰璜”,其实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璜虽为弧形,也呈现多种风貌,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璜,就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等。

璜的用途,一是前引《周礼》中所说的,“以玄璜礼北方”,即用来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玄武是一种龟蛇相缠之形的神,璜的形状似也是将其高度抽象化后的结果。璜的更广泛的用途是作佩饰之用,这从古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明,而这种用途的璜已从礼仪玉演变成装饰玉了。一般说来,大型璜作礼仪玉,中小型璜为佩饰玉。

5、璋

把圭的上端斜着削去一道斜边,剩下的便是璋的形状,所以《说文解字》称:“半圭为璋”,郑玄说:“半圭曰璋”。

璋的用途有以下几种:一、祭祀南方之神(赤璋——;二、天子巡守,祭祀山川(大璋、九寸中璋、边璋);三、诸侯聘女(大璋);四、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牙璋、七寸中璋);也许中璋的形制本就有二:九寸的“天子以巡守”,七寸的“以起军旅”。

也许璋的形制本就不那么严格,因为根据《周礼》记载,“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大璋起码应是九寸,九寸大璋用以诸侯聘女,七寸谷圭用以天子聘女,可知九寸大璋还不如七寸谷圭等级高。

6、琥

一种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中国古代视虎为百兽之王,对它的印象最深,因而用玉石雕琢成虎形,或在器物上雕琢虎纹,是极常见的现象。

琥除祭西方之神外,还有发兵之用。《说文解字》:“琥,发兵瑞玉,为虎文。”那志良先生认为“这是不对的,‘琥’不能做发兵之用,发兵之用的是‘虎符”’。

其实“虎符”的使用到汉代才开始普遍,而它正是从“琥”演进而来的:“琥”只是单个的,“虎符”则一分为二,需验证是否相合无间,才能有效,后者显然更周密合理。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在“虎符”之前“琥”作为发兵瑞玉的作用。白虎在古代作为西方七宿之总称,本就有“主兵”之说。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六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分别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



(编辑:古维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