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浓积云 积雨云 如何区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急!在线等!谁能根据图帮我解释一下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是怎么形成的?

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是积状云发展的不同阶段。
夏半年,地面受到太阳强烈辐射,地温很高,进一步加热了近地面气层。由于地表的不均一性,有的地方空气加热得厉害些,有的地方空气湿一些,因而贴地气层中就生成了大大小小与周围温度、湿度及密度稍有不同的气块(热泡)。这些气块内部温度较高,受周围空气的浮力作用而随风飘浮,不断生消。较大的气块上升的高度较大,当到达凝结高度以上,就形成了对流单体,再逐步发展,就形成孤立、分散、底部平坦、顶部凸起的淡积云。
淡积云不断发展壮大就是浓积云,浓积云到了一定阶段,云无法承载水珠的重量,就会形成降水,此时就是积雨云

区分是人工降雨还是自然降雨:
1、看下雨前有没有积雨云,积雨云分为浓积云和淡积云,淡积云是单个云朵,底部水平,上部隆起且宽度大于高度的云朵,随着发展,可以形成浓积云,浓积云的形状类似于前者,然后成倒三角状就开始下雨。
2、收集一定量的雨水,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碘化银就是人工降雨的,否则非人工降雨。
3、如果刮大风肯定不会是人工降雨。

扩展资料:
人工降雨的条件
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由于降水的自然变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小,如何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就显得十分困难。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是催化后的实际降水量和不经催化的自然可能降水量之差。
实际降水量可以测定,但能否正确估价自然可能降水量,就成了效果检验的关键。在对降水的物理规律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主要依靠统计学的方法对自然可能降水量作出估价。
把人工降水试验期间对比区的降水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出目标区的自然可能降水量,再与目标区实测降水量对比,就可估价人工降水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同一次试验,选用不同的对比区或者不同年限的历史资料作对比,得出的结果,可能出入很大,所以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不高。
判断催化效果,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当判断催化有效而实际无效时,常以显著度水平来表示这种可能性。显著度水平越小,判断催化有效的可信度越高。在人工降水试验中,一般要求显著度水平小于5%,即可信度大于95%。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人工降水

1、形成时期不同,积雨云是在浓积云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流云一般根据对流强度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形成的为“淡积云”。这种云的特点是云体较松散,云顶向上凸起,有一个相对平坦的底部,这时对流相对较弱。中期是浓积云,再发展旺盛就是积雨云了。(下图为积雨云)

2、形成的形状不同,浓积云与积雨云有差别。

随着对流的加强,云顶继续向高空发展,云体明显变高变大,从远处望去就像人们常吃的菜花—“花椰菜”,这时的云就成为“浓积云”,对流进入中期。积雨云会如山似塔一样,高耸在天空中,此时云底部铅黑,并伴有降雨,云中还会有雷电形成。(下图为浓积云)

扩展资料:

因热力条件形成的积雨云,多出现在午后或傍晚,并且当天的天空晴朗,日照条件好,气温较高。如果我们能够识别积雨云,并能结合当时的一些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云的移动等,就可以简单的判断在短时间内能否会受到积雨云的影响。

热对流天气除了生消极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局地性强。一块积雨云影响的范围极小,夏天我们常见的“东边日出西边雨”,“夏雨隔牛背”,就是这个原因。对流天气的这些特点给天气预报带来很大难度,但人们如果能够识别积雨云,就会对天气预报做一点科学的实用性的订正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积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积雨云





区分方法是:浓积云是很鲜明的,有的如大花椰菜状,有的呈倒三角状(漏斗),棱角分明,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很漂亮的云,如果继续发展,如楼下所说会变成积雨云。积雨云的形状从地面上看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最容易区分的是,跑的很快的云,离地面较近,是碎雨云,也是积雨云的一种,积雨云大部分是黑色的,也就是乌云。

浓积云继续发展就成为积雨云,即在浓积云的基础上,当中的水汽继续积聚,空气继续上升,云层继续增厚,就发展成为积雨云。浓积云体绝大部分在露点高度之下,积雨云则在露点高度以上,所以后者容易形成大量降水。





(编辑:华逸丹)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