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学生古诗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小学生如何赏析古诗词

一、反复诵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情景意象,但是要达到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与作者心灵相通需要一个过程。 “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由读正确、读通顺到读流利,由读得有节奏、有韵味到读得情意浓浓、浮想联翩。意象的感知与体悟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学生的自读自悟,不光要让学生边看词语的注释边轻声读读,还要边想想诗词的基本意思,自己能读懂多少,难点在哪里。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

二、感受作者写作的背景
在要求学生对古诗词反复诵读的同时,老师要适时讲讲作者写作的心情或时代背景,如《江雪》这首诗写于作者柳宗元被流放期间,意境苍凉,语气冷峻,表现自己的孤高和不屈。《登高》要让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思想感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令人回味无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七绝,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只当一般描写三峡风景的诗来理解,就不易领会诗中舟轻水急,轻捷欢快的节奏和由此传达出的诗人无限喜悦、急切的心情。

三、抓“诗眼”
古诗词中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的场景,里面充盈着多少说不清道不完的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的最佳途径,就是把想象画面与体味含义统一起来。一首词值得欣赏的词语很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选择,不可字字求解。如何选择重点欣赏的词语呢?宜在学生想象全诗的画面以后,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的词语,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抓住“忆”字,让学生说出诗人“忆”什么,本诗主要写什么,并请学生从诗句中找出与“忆”有关的字来。这样还可以联系到诗中的“思”字和“知”字,从而感悟诗人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绿”字使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上。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可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和诗中所蕴含的意境。

总之,古诗词教学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培养目标,培养小学生初步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既不能单纯直译背诵诗意,也不能人为的拔高对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要求。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3H1Cylki-oPlDpq_Okvxw
提取码: d73w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如今中华文化被很好继承了下来,在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任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能够跟的阿红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为我们人类传播一些优秀的思想文化内涵,其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就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了解的,所以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如何学好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五步鉴赏法”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唐诗评选》)

  古诗词赏析----李白: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评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等官。由于他反对苛政,以诗歌指斥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知苏、杭,以刑部尚书致仕。他最工于诗,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在民间词的影响下,倚声填词,通俗平易,清新隽丽,流传较广。

  读后感:
  生活所迫飘在外,身在曹营心在汉。
  谁人不知相思苦,男儿有泪不轻弹

  长相思八首·白居易等作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依楼。 唐·白居易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 林逋
  山无情,水无情,杨柳飞花春雨晴,征衫长短亭。 拟行行,重行行,吟到江南第几程,江南山渐青。 宋· 张辑
  烟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宋·吴淑姬
  雨如丝,柳如丝,织出春来一段奇,莺梭来往飞。 酒如池,醉如泥,遮莫教人有醒时,雨晴都不知。 宋·无名氏
  燕成双,蝶成双,飞来飞去杨柳旁,问伊因底忙? 绿纱窗,篆炉香,午梦惊回书满床,棋声春昼长。 宋·无名氏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 ,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明·俞彦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江南敕勒歌咏鹅风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凉州词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别董大绝句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游子吟江雪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泊渔歌子塞下曲
  望洞庭浪淘沙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悯农悯农山行清明江南春乐游原蜂小儿垂钓江上渔者
  元日泊船瓜洲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明)


15838957340值得鉴赏的大学生古诗
松常战答:《长歌行》两汉 ·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这首诗借物言理,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

15838957340如何对古诗词赏析
松常战答: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

15838957340初三古诗赏析技巧
松常战答:古诗词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

15838957340初中古诗词鉴赏60首
松常战答:1、月夜 今夜鄜州月儿明,(如同长安的一样,被叛军拘囚的我独自在望月思家,家中)妻子也在独自望着天上的月(妻子的身边不是有孩子们吗?怎么也会是“独看”呢?)。只因孩子们还小还未谙世事,他们是不会懂得母亲望月是在“忆长安”啊!(月光下,妻子望月一定望了很久了,想来)雾湿云鬓,月...

15838957340小学生古诗词赏析
松常战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简析]这是...

15838957340竹里馆古诗词鉴赏
松常战答:竹里馆古诗词鉴赏1 竹里馆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⑶啸(xi...

15838957340如何赏析古诗
松常战答: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一)、诗歌内容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

15838957340古诗词赏析的方法
松常战答: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正确地判定。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

15838957340古诗词赏析用典
松常战答:1.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15838957340如何鉴赏古诗词
松常战答:问题一:如何赏析古诗? (1)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


(编辑:羿使皇)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