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要守到几点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守岁从古代相传至今,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过年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2、过年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由来是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
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春节守岁习俗。

扩展资料:
守岁注意:
1、娱乐适度。春节电影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大年三十,亲友欢聚守岁,玩牌打麻将其乐融融,这往往打破平时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对身体健康不利,若通宵达旦地娱乐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造成失眠,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建议还是以不打破生物钟规律,按时睡眠休息为好。
2、情绪稳定。春节喜事多,久别亲友相聚守岁,电视节目的逗笑,极易使人兴奋激动,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导致脑溢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饮酒适量。亲友相聚,饮酒守岁时,适当饮点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兴,增加节日气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老年人是有益的。但过多则对胃、肝脏、心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都没有好处,对原来患有血压、心脏、肝脏、肾脏病的人来说危害更大。
4、饮食要少。有些地方大年三十守岁,零点以后就开始煮水饺,吃完水饺后睡觉。这样对身体不好,因白天大多已食用了丰富的晚餐,一些油腻食物已不易消化,如果再多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水饺,对胃、胰腺都没有好处。
参考资料:为什么要守岁-凤凰网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全国各地区欢度新年都有自己固定的风俗习惯,但有一个风俗习惯在所有地区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团年饭”之后的“守岁”。守岁的传统做法是在除夕这一天晚上整晚都不睡觉,有很多人称守岁为“熬年”。但至于为什么要守岁,估计过了这么多个春节年轻人们至今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过年为什么要“守岁”的几种说法。


1.守岁为了对付怪兽“年”
传说古代有一种怪兽叫做“年”,它是一种无比凶猛喜食活人和飞禽走兽的怪物,年三十的晚上就是“年”兴风作浪的时间。聪明的人们通过摸索早已知悉了两年的生活规律:每隔365天它就会趁夜色在人群聚集最多地方出现残害生灵,鸡鸣破晓之际“年”又会迅速隐藏于深山之中,所以年三十这一天晚上也被人们视为最恐怖的“年关”。

为了防止被“年打扰,这天晚上人们会用各种方法来吓跑“年”,比如燃放鞭炮、给孩子包压祟钱等。每到这一天,人们会装作提前吃完晚饭,把家禽赶到圈里栓牢,能封住的门全部封上,然后再悄悄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守岁,一直熬到黎明的到来,慢慢的守岁就成了人们春节的一个习俗。

2.守岁驱除瘟病,带来吉祥如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据说守岁的习俗是从南北朝时开始兴盛的,古代的人们在除夕之夜的一整晚都不会睡觉,人们会点起蜡烛进行通宵的守夜,希望这虔诚的守候可以驱除邪瘟病疫,来年全家人都可以吉祥如意,这种带着美好寓意和愿望的风俗就被流传了下来。

3.守岁祭奠逝去光阴,迎来安康
古代年长的人守岁,也是为了祭奠自己已经逝去的光阴,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珍爱未来的时光,表现了年长之人对逝去岁月的怜惜之情,又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更加美好;而年轻人守岁,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父母的寿命,是一种孝的表现。所以说守岁有着辞旧岁,迎安康的寓意。

4.守岁的“隔年饭”寓意余粮多多
守岁的这天晚上一定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放满瓜果茶点的桌子上,还要在供桌上摆上一盘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北方则要加一盆“隔年饭”,这盆隔年饭要在年前烧好,用来供过年,隔年饭的寓意是希望以后年年都有剩饭,饭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希望往年余粮多多,今年还可以继续吃往年年余下的粮食。隔年饭里有大米和小米,寓意为“有金有银,金银满盆”。

其余的瓜果茶点每一种都带着吉利的寓意,比如说吃大枣是希温暖的望春天可以早点来,吃柿饼则是希望事事如意,吃杏仁是希望做一个幸福的人,吃长生果则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守岁时,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打打牌,或许是人们一年当中最圆满幸福的时刻。


当然,传说必竟是传说,现代的人们守岁,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和家人共享三十这天的欢乐,辛苦了一年,希望在这一年能够放肆的“疯”一下,所以很多年轻人会用各种娱乐方式“守岁”,而长辈们则更多的是坐在一起聊天打牌,聊聊去年都发生过哪些事,谈谈对来年生活的向往。如果实在熬不了一整晚,很多人也会选择睡觉,因为“年”已经被擒住了,不用再担心它会来了!

“守岁”,就是除夕不睡觉的习俗。“守岁”又叫“熬年”。春节为什么要守岁?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为了对付“年”,人们逐渐摸索出其生活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便会趁着夜色,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肆虐一次。

等到鸡鸣破晓之时即返回山林中。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

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火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守岁,渐渐成为人们过年的习俗。

关于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蜀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伙儿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可见,守岁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



守岁熬年
相传,远古洪荒时代,有一种叫“年” 的凶恶怪兽, 它生性凶残,喜食肉类,从飞禽走兽,到鳞介虫豸,以至于人类,一天换一种口味。
“年”的口味活动规律,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后来人间,鸡鸣破晓时分离开。人们就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这也就是“年关”的来历。
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就把家门关好,鸡鸭鹅圈好,牛羊猪拴牢,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人们喝酒、吃饭,这就是“年夜饭”。
因这顿饭凶吉未卜,故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表示和睦团圆;吃饭前还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传统文化习俗知识科普





(编辑:徐厘叔)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