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柳树的象征意义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柳树象征什么?

柳树”的象征意义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薛顺雄认为,柳树在晋代的文学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它是被认为是天地精灵之气所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珍奇的树,所谓“含精灵而寄生”、“是精灵之所钟”。

2.它能刚柔相济,以应中和,而保休(美)体,不随便做任何无意义的牺牲,以尊重生命的庄严,以及保持生命的丰盛与价值,所谓:“应中和而屈伸”、“保休体之丰衍”。

3.它能结根建本,有原则,能坚守,绝不任意动摇根本,是值得人敬重的,所谓:“结根建本,则固于泰山”、“信永贞而可羡”。

4.它虽是被尺断(从原树上被切断,而成为一尺的片段下来移植,在先天上受了很大的伤害),却依然能够活得更坚强,更为滋长,生命的强韧完全突破了一切生长环境的困境,所谓:“惟尺断而能植”、“虽尺断而逾滋”。

5.在它突破困境生长之后,它能不分彼此兼覆广施,而普荫众生,造福群类,所谓:“兼覆广施,则均于昊天”。

6.它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而广泛地生长。也不在乎外在环境的变动,而正常地发展,所谓:“无邦壤而不植”、“干道之屡迁”。

7.它能不扭曲自己,而皂然地生长,所谓:“配生生于自然”。

薛顺雄先生进一步说明“柳”的象征意义。他说:“自汉至晋代一些文人所写的《杨柳赋》中,我们可以了解“柳树”在陶氏的当时,是有其如同上述的一些特殊意义的。而这个特殊意义,也正是陶氏想藉以用来暗示其思想、处境、个性、行为等的特色,所以他才会特别偏爱于柳树,才会特意撰写出《五柳先生传》这样的一篇文章,来做为自况,以示知于世人。(《论陶潜「五柳」的象征意义》,见于东海中文学报第八期)

归园田居 ①

少无适俗韵 ②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③ ,一去三十年 ④ 。

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⑤ ,依依墟里烟 ⑥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徐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 作者在乙巳岁(405)十一月辞彭泽令归田,《归田园居五首》可能作于次一年。这是第一首,自述离开仕途,归居田园,是适合本性的。在那简朴的乡村生活中,感到摆脱拘束返于自然的乐趣。

② “适俗”,适合世俗。“韵”,风度。

③ “尘网”,尘俗人事的束缚,这里主要指仕途。

④ “三十年”,有人疑当作十三年,因为从作者初仕为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经历的年数是十三而不是三十。又有人疑“三”当作“已”。

⑤ “暧暧”,昏昧貌。

⑥ “依依”,轻柔貌。“墟里”,村落。

其二 ①

野外罕人事 ② ,穷巷寡轮鞅 ③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 ④ ,披草共来往 ⑤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

① 这篇原列第二首,写隐居之后交游稀少,一切尘俗杂虑都已屏绝,所关心的只是桑麻。

② “人事”,指与人交给往来。

③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④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此句一作“时复墟里人”。

⑤ “披”,拨开。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陶渊明远离无法施展自己抱负的污浊官场,而归隐于他热爱的田园生活,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乡间的乐趣,自有一番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田园居》第一首),好一幅淳朴、宁谧的田园风光,生活其中,能不悠闲?“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第二首),悠闲生活也在其中。更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第五首),悠然自得的生活跃然纸上。还有“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天伦之乐亦表言里,好不惬意。

但是,不管陶渊明是如何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如何用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壮志未遂的苦闷却永远也使他不能真正解脱。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使他无法不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归田园居》第四首),对劳动人民惨遭不幸的痛苦生活给予了强烈关注,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第三首),又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令人心酸。同时,壮志未遂的苦闷还不时不让他痛苦。诗人十分不满类似“羁鸟樊笼”的那污浊官场,盼望着人们“但恨多谬误”而“君当恕醉人”(《饮酒》最后一首),对当时社会现实以强烈的抨击。诗人不甘心抱负难施,在后期《杂诗》中,还念念不忘“少壮时,猛志逸四海”的大志。“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愤,终晓不能静”(《杂诗》第二首),将归隐生活时不甘于政治失意的极度不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抱负难施的愤慨、痛苦。并将自己勇于反抗和复仇于士族社会,对封建统治及官场嫉恶如仇的刚强,展现在《读山经》和《咏荆轲》中。

鲁迅先生曾说:“(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道出了陶渊明归隐生活悠然自得的另一面:“济苍生”大志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这也正是他“所以伟大”的一面。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谭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知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雷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先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暖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举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提示:徐文长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幼有文名,但只考上一个秀才,以后屡试不就。他好谈兵法,积极参与当时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曾入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幕中,参预机宜,写过两篇对倭作战的方案,自称:“尝身匿兵中,环舟贼垒,度地形为方略。”后胡宗宪被捕下狱,他也受到牵连,忧愤成狂,抑郁而终。他怀才不遇,在仕途上备受倾踬,在文学上亦不得志。他与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同时,然却是李、王的反对派。他曾批判复古派效古人某篇某体是人而“学为鸟言者”(《叶子肃诗序》)当时复古派盛行。王、李之作遍天下,他自然受到冷落。徐文长生前虽有文集刊行,但鲜为人知。在他死后四年,袁宏道始偶然地在陶望龄的家中发现其诗集《阙编》,大惊异,叹为平生仅见,于是写了这篇传记。

徐文长一生侘傺潦倒,其磊落不平之气,一 一发之于诗文,“愤激无聊,放言高论,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实力公安一派的先鞭,尤其是他批判理学之伪,提倡一己之适,蔑弃礼法,作狂傲世,更与公安三袁的处世精神相通。因此袁宏道的这一篇传记便不同于一般记述人物的行状。全文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表达了作者自己强烈的傲世疾俗的精神。

赞五柳先生

宏成

曾于青史见雄文,

今日会心千载魂。

怅望百代一洒泪,

寂寞铜驼对黄昏。

精卫衔石心不死,

刑天舞戚志长存。

谁道风流无人解,

我歌采薇泪纷纷。

柳树在古代有多种说法:
1、柳树有惜别之意。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引发旅人的思乡之情,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2、柳树有对女子阴柔赞美之说。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表现了一个多情又婀娜多姿的倩影。

2、柳树为古代四大鬼树之一,有聚集阴魂之说。民间有俗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古人认为柳树在风水寓意上不吉利。柳树易栽前院而不适合栽后院。柳树是阴性树,坐北朝南的宅子对应五行,宅基中为土、前朱雀(南)为阳火(以水池中和)、后玄武(北)为阴水(以山石为镇)、左青龙(东)为木(以山脉和溪流养之)、右白虎(西)为金(以道路为活),所以柳树栽前院阴阳调和最好,栽后院阴上加阴为煞。还有一种说法,柳树不结籽,子与籽也是谐音,很不吉利。
柳树扩展资料:
形态:乔木,树枝圆柱形,叶互生,狭长披针形羽状脉。

分布:全球约520种,多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约有257种。旱柳主产中国北部,垂柳遍及全国,白柳则产自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名称来源:传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虞世基提议在河边种植垂柳。隋炀帝认为很不错,又是亲自栽种,并赐姓"杨",于是柳树也被称为杨柳。

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在湿润的土地上插入一根柳树的枝条,它就会生根发芽。

赞美柳树更是因为它象征着朴素勤劳的中国人民----那些普通人,他们既平凡又伟大,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对世界的文明发展有过令人自豪的贡献,也有过令人痛心的屈辱历央。今天,我们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

拓展资料:

杨柳,一种植物,指柳树,出自中国古诗词。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杨柳最早就是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柳树就会飞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 韩翃)“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清·费轩《梦香词》)等等。

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

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

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其后明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获在《隋唐演义》四十回中又分别演绎了以上传说,使得该说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考诸典籍,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开通济渠和邗沟,命人在渠沟旁修筑御道(即后人所说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树,这是史籍有载、确有其事的。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诗中亦有句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但隋炀帝赐“杨”姓于柳之说在《隋书·炀帝纪》和《北史·隋本纪》等史籍中均无记载,纯属于民间小说家之言。

其实,“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该书《小雅·采薇》篇中便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



柳树的叶片青绿、枝条柔软且花朵奇特,寓意为情意绵绵和挽留。柳树代表着难舍难分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象征着美好纯洁的爱情。柳树外型美观,枝叶青绿,在古诗词中也常被提到,有着思念、留恋和忧愁的意义。





代表爱情和离别

象征离别!


17747258871树的象征意义
冷元柔答:1、橄榄树象征和平。 2、木棉树象征是英雄 3、桃树象征是福寿 4、垂柳象征是少女 5、丝棉象征是美人。6、红豆树象征是爱情 7、香樟树象征是友情 8、苹果树象征是爱情 9、橡树象征是勇敢型与坚贞 10、女贞、合欢象征是爱情与贞洁 11、胡杨树象征是顽强 ...

17747258871关于树的象征意义
冷元柔答:松树象征永恒 长久存于宇宙之间 观世事之无常变迁.桃树象征失望 黛玉葬花 忧苦自怜.苹果树象征毁灭 欲望红苹果 毁灭到来...

17747258871最有象征意义的树
冷元柔答:1、苹果树(象征幸福)。象征意义:富感染力,吸引力强,无忧无虑,想象力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喜爱冒险,敏感,时常陷入爱情,是忠实温柔的情人,喜欢爱人和被爱的感觉。2、柳树(象征依恋)。象征意义:品位佳,喜欢旅游,爱梦想,但很诚实,容易受人影响和左右,但不易相处,要求高,直觉灵敏,...

17747258871关于树的象征意义
冷元柔答:1、橄榄树象征和平。2、木棉树象征是英雄。3、桃树象征是福寿。4、垂柳象征是少女。5、丝棉象征是美人。6、红豆树象征是爱情。7、香樟树象征是友情。8、苹果树象征是爱情。9、橡树象征是勇敢型与坚贞 。10、胡杨树象征是顽强 。11、柠檬树象征是幸运。

17747258871树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冷元柔答:1、橄榄树象征和平。2、柠檬树象征是幸运。3、木棉树象征是英雄。4、桃树象征是福寿。5、橡树象征是勇敢型与坚贞 。6、胡杨树象征是顽强 。在中国树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树寓意不同。 大树枝繁叶茂象征繁荣鼎盛,树根粗壮扎根于土壤象征踏实稳重。 整棵树象征正直,顶天立地,坚强无畏。树的重要性...

17747258871树的象征意义有哪些呢?
冷元柔答:树代表老人文化和哲学,是东方文化的真实体现和象征。树的象征意义可多了,比如旷野里的一棵大树,让长途跋涉的你有了希望和依靠。树代表了不懈的坚持和等待,代表了奉献,把自己的果实无私的献给人类。树的精神是一种巨大的、忘我的谦卑精神。构造:树的主要四部分是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是在...

17747258871大树的寓意和象征
冷元柔答:1、大树枝繁叶茂,象征繁荣鼎盛。2、大树傲然挺立,且四季常青,历严冬而不衰。象征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3、大树遮风挡雨,象征着安全和可靠。4、大树象征时间,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

17747258871大树象征着什么
冷元柔答:它们所象征的品质和精神,正直,顶天立地,坚强无畏,默默无闻,坚韧不拔,给我们人类启迪。“一棵大树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化身。”树释义:形声,木,尌声。本义栽树。树,木本植物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花、果组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

17747258871树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冷元柔答:树在不同文化和传统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象征:生命力和成长:树木可以生长茁壮,代表着生命力和成长的力量。稳定和坚固:树木深深扎根于地,代表着稳定和坚固的品质。与自然相连:树木与自然息息相关,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相连的环境意识。繁荣和繁殖:树木在春季开花结果,代表繁荣和繁殖...

17747258871各种树的象征意义?有没有什么树语之类的。。。嘿
冷元柔答:1. 枫树象征着凄美而深情的爱情,它的火红枝叶映照出热烈的情感和真挚的心意。2. 桃树被视为爱情幸福和美满的象征,寓意着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3. 松树代表着刚直不阿的品格和高尚的风节,它的挺拔和坚韧象征着正直和坚强。4. 李树象征着热情好客和崇高的道德地位,它传递着尊重和声望,四海皆知...


(编辑:白桑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