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臭氧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臭氧层中的臭氧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的地球是由大气层包裹着,保护我们不受来自外层空间的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说白点它就是地球各种大气的集合。其中,里面最丰富的是氮,它占大气总量的78%,其次含量较高的是确保地球上有生命的气体氧气

臭氧层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_腾讯视频

产生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紫外照射法、电解法、放射化学法和介质阻挡放电法。

1、紫外照射法紫外照射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紫外照射法产生臭氧的特点是臭氧浓度低,优点是不易产生氧化物,不需要复杂转换设备。

2、电解法电解法制备臭氧技术创立于1840年,主要通过采用低压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使水在阳极-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臭氧。该臭氧制备装置由电解质溶液和阴阳两极构成。

3、放射化学法放射化学法是利用各种放射源核辐射离解氧分子生成臭氧。该法已有两种工艺用于工业型臭氧生产,一是氧同裂变产物接触,由辐射、氧同裂变产物及二次辐射的热碰撞产生臭氧。

4、介质阻挡放电法也称无声放电法(简称DBD法)。通过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经碰撞聚合为臭氧分子。

臭氧消毒优点

1)消毒无死角,杀菌效率高,除异味。消毒进行时臭氧发生装置产生一定量的臭氧,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扩散均匀,通透性好,克服了紫外线杀菌存在的消毒死角的问题,达到全方位、快速、高效的消毒杀菌目的。

另外,由于它的杀菌谱广,既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和原虫孢体等多种微生物,还可以破坏肉毒杆菌和毒素及立克次氏体等,同时还具有很强的除霉、腥、臭等异味的功能。

2)无残留、无污染。臭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消毒氧化过程中,多余的氧原子在30min后又结合成为分子氧,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质,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时残留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省去了消毒结束后的再次清洁。



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就可以转化为臭氧

臭氧产生方法:
产生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紫外照射法、电解法、放射化学法和介质阻挡放电法。
1、紫外照射法
紫外照射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紫外照射法产生臭氧的特点是臭氧浓度低,优点是不易产生氧化物,不需要复杂转换设备。
2、电解法
电解法制备臭氧技术创立于1840年,主要通过采用低压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使水在阳极-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臭氧。该臭氧制备装置由电解质溶液和阴阳两极构成。
3、放射化学法
放射化学法是利用各种放射源核辐射离解氧分子生成臭氧。该法已有两种工艺用于工业型臭氧生产,一是氧同裂变产物接触,由辐射、氧同裂变产物及二次辐射的热碰撞产生臭氧。
4、介质阻挡放电法
也称无声放电法(简称DBD法)。通过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经碰撞聚合为臭氧分子。
扩展资料:
臭氧,化学式为O3,又称三原子氧、超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比重比氧大,易溶于水,易分解。由于臭氧是由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构成,决定了它只是一种暂存状态,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的又组合为氧气进入稳定状态,所以臭氧没有二次污染。
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比其在气相中的分解速度快。臭氧在水中分解半衰期与温度及pH值有关。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温度超过100℃时,分解剧烈;温度达到270℃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pH值越高,分解就越快。在常温常态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约为15~30min。


13163478383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容泥俭答: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生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上99%以上的氧气是由海洋藻类和陆地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到了6亿年前,氧气的含量才逐步接近目前的水平。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反应:1、水的光解:2H2O→4[H]+O2...

13163478383氧气产生的主要途径
容泥俭答:氧气产生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详细介绍如下: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它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二、光反应: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在光反应过程...

13163478383氧气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容泥俭答:双氧水中混入少量杂质,即便在室温下,同样要引起急剧的分解,产生氧气。双氧水是过氧化物中最基本的物质,也是各国科学家最早认识的化学产氧剂。双氧水具有产氧量较大(30%的稀释液中,有效氧含量为14.1%)和成本较低的好处。但是,双氧水是强腐蚀剂,稍稍不慎便会造成人身伤害,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可...

13163478383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说出原因让我听懂
容泥俭答:自然界中.动物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植物呼出的是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叶绿素把吸收掉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我们生存.我们因当爱惜一草一木.爱护我们的家园

13163478383地球上的氧气是如何产生的?
容泥俭答:岩石圈-生物圈循环:生命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而在地球内部,火山会释放气体和熔岩,将二氧化碳从地球内部释放到大气层中。这种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循环过程也有利于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加。因此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岩石圈-生物圈循环这两种方式产生的。这种氧气...

13163478383怎样制氧
容泥俭答: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5、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3163478383氧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容泥俭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源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绿叶在阳光照射下,利用叶绿素,将空气中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和从根部运来的水转化为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产生相应体积的氧气。第二,源自于非生物参与...

13163478383地球上的氧气从哪来
容泥俭答:1、一部分氧气是植物产生 地球上的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原成氧气以及将植物根部所汲取的水分解释放出氧气。2、一部分来源于蓝藻细菌 这种微生物彻底的改变了地球大气层。它们将氧气以废物的形式排放,使得地球大气层里充满了氧气。据岩石证据表明,在约26亿年前,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

13163478383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容泥俭答:地球中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了藻类。他们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之后服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到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于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气中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堵封剂)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