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齐赵两国都有哪些恩怨?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围魏救赵”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对于围魏救赵的故事,语文课本或者历史课本,已经给大家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和阐述了。就该故事来说,不仅体现出齐国军师孙膑的逆向思维能力,也反映出战国七雄之间的复杂关系。
魏国和赵国同样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却在战国时期兵戎相见。就赵国来说,在无法抵挡魏国的进攻背景下,选择向齐国求援。而齐国通过围魏救赵,确实起到了救援赵国的效果。可是,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围魏救赵”后,赵国却对齐国恩将仇报,也即非但不感恩齐国,反而多次进攻齐国。

首先,就围魏救赵来说,是孙膑在桂陵之战中采用的计谋。桂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但是,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并且魏国大军以从赵国境内撤离了。换而言之,在围魏救赵之后,赵国君主赵成侯没有和齐国结盟,反而和魏国君主魏惠王结盟,这显然让很多人不能理解。
当然,更不能理解的还在后面。在五国伐齐时,赵国不仅参与其中,还对燕国进攻齐国的方案全力支持,从而成为重创齐国的重要力量。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被秦国重创,丢失了大片土地。对此,赵国派遣廉颇、李牧等将领多次进攻齐国,也即赵国通过攻占齐国的疆域,以此弥补另一边的损失。

由此,很多人自然对赵国的行为不太理解,打个比方,你和别人打架,你的同桌帮助你赢得了胜利,结果,你却对自己的同桌拳打脚踢。而这,无疑是恩将仇报,是非不分了。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之所以对齐国“恩将仇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齐国看似救援了赵国,实际上却是“一石二鸟”之计。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齐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针对面对赵国的求救,齐威王就和手下商议如何应对。对此,《战国策·卷八·齐策一·邯郸之难》中记载: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

根据《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段干朋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于是,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对于齐国来说,差不多等到魏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才围魏救赵的。进一步来说,这个时间点把握地非常好,就赵国来说,都城被围攻,自然全力防守,就魏国来说,攻城已经在进行中了,自然不会半途而废。
于是,围绕着赵国都城邯郸,魏国和赵国都投入了重兵,并且,无论胜负如何,这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而齐国则借着赵国和魏国两败俱伤的机会,攻打后方空虚的魏国,可以说是非常精明了。至于桂陵之战,或者说围魏救赵的结果,自然是齐国大获全胜,而赵国和魏国,无疑都是输家。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同样是输家的魏国和赵国,自然想起了同样出自晋国的友谊,加上对于受到齐国算计的怨恨,于是魏国和赵国“相逢一笑泯恩仇”,重新建立了联盟。而这一联盟,无疑指向了正在崛起的齐国。并且,赵国之所以对齐国恩将仇报,乃至于不断攻打齐国,也是因为利益使然。进一步来说,战国七雄之间,也即国与国之间,往往是利益使然。
在围魏救赵后,齐国称霸中原,赵国自然要和魏国共同抵抗强大的齐国,如同山东六国携手抗衡秦国一样。所以,不管齐国是否真心救过赵国,在双方各自经历了多位君主之后,这些情谊在国家利益面前,自然是无足轻重的。基于此,在战国中后期,赵国不断进攻齐国,从齐国身上攻占了大片疆域。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50字
萧钟园答:成语故事: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故事是什么
萧钟园答:这时我们可以在半路上拦截魏碑军,这既可以解邯郸之围,又可以痛击魏碑军,一举两得。”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于是他命令人赵国退兵救大梁。由于魏碑军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很快在齐军的埋伏的桂陵地带,将魏军打败,死...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萧钟园答:大约在农历十一月间,庞涓回兵桂陵,遭到齐军截击,败回大梁。围魏救赵的成功经验从此被中国历代兵家所借鉴,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桂陵战后的十三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于是,齐国在韩魏两军久战俱疲的时机,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直取魏国首都大梁。魏国...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故事
萧钟园答:围魏救赵的故事1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指避实就虚、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国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当时魏国国君魏惠王为避强秦的威胁,迁都至大梁。公元前354年,赵国国君赵成侯为了扩张势力范围,派兵攻占卫国的漆和富丘。魏国为了保护附属国卫国,派庞涓率主力...

17551473451围魏救赵是什么故事
萧钟园答: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3、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

17551473451围魏救赵 简介
萧钟园答:”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萧钟园答:围魏救赵是在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

17551473451围魏救赵讲了什么故事,有什么启示
萧钟园答: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46 浏览293 2020-05-06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查一查相关资料 。每人讲两个事例,分别?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瞒天过海、釜底抽薪、草船借箭、足智多谋、李代桃僵、围魏救赵、...

17551473451围魏救赵的故事
萧钟园答:魏赵两军在邯郸相持将近一年,邯郸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于是在公元前353年,赵国又一次向齐国告急求援。这时,围困邯郸的魏军已疲惫不堪,齐威王觉得出师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准备委派才能过人的孙膑为主将去救赵国,孙膑听说后便向齐王辞谢说:“我是个受过酷刑的人,我当主将会被魏国耻笑,还是请田忌大夫为主将吧,我可...

17551473451“围魏救赵”这个典故讲了什么?
萧钟园答: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百伏。当庞涓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杀出,魏军猝不及防,被杀得丢盔弃甲,横尸遍野。齐军大胜。后来,人们从这场战役中引申出成语“围魏救赵”,用来指进攻敌人后语方的据点或利害相关之处,以迫使敌人撤退的战术。


(编辑:明和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