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传统习俗的古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有哪些传统习俗的古诗?

春 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3、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
4、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
5、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孟浩然)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
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
5、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唐寅)
清明节:时间:春分后十五日,冬至后的106天(公历4月4-6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
3、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
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
端午节:时 间:农历五月初五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
2、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张建封)
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李静山)
4、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老舍)
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
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重阳节:时 间:农历九月初九
1、: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卢照邻)
2、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 )
3、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杨衡)
4、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
5、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纸鸢
纸鸢起源于春秋时代,发明者为墨翟,当时是用木头制成,被称为“ 木鸢” 或“风鸢”,主要被用于战争,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而风筝作为人们喜爱的娱乐玩具,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由于这一时期造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纸张来糊制。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饮菊花酒
关于菊花酒的由来众说纷纭,汉代无论宫廷中还是民间都有重阳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节饮菊花酒的起源与汉代崇尚仙术、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其最初目的是求阳通神和辟谷成仙。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放灯
元宵节放灯始于汉代,当时名叫“上元燃灯”。东汉明帝刘庄因提倡佛法,曾敕令正月十五“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蔚然成风。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关于其起源,一说是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认为山神能消灾避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折柳
折柳送别在汉代本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地方性习俗,最初只是一种民间行为。隋唐以来,“折柳”一词才开始为诗人们在别离意义上有意识的加以运用。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春社
春社是祭祀土神的日子,宋代以来,确定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故名“春社”。每逢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消灾避祸、祈求年丰,其中有饮酒、分肉、赛会、踏青、踩桥、妇女停针的习俗。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斗草
斗草在周代已行,《诗经•周南》中便有记载,最初以采集草药为主。人们在单调生活之余,在田地郊野采集百草以自娱,以娱乐为目的的斗草游戏随之流行开来。南北朝时期斗百草于南方已演变为节俗,广为流传。
《破阵子•春景》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供参考。

传统习俗古诗:
春节的诗歌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陆游的《游山西村》,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林杰的《乞巧》,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都是有表达传统节日习俗的

和端午(和第四声) 宋 张耒
竞度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7186645179有关传统习俗的古诗有什么?
吴俩雅答:关于传统习俗的古诗有:1、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除夕 《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清明节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17186645179写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有哪些?
吴俩雅答:1、《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

17186645179传统习俗的古诗有哪些?
吴俩雅答:传统习俗的古诗有:1、(元)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2、(清)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3、(清)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4、(明)走百...

17186645179描写民俗的古诗有哪些
吴俩雅答:3.描写中国传统习俗的诗句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17186645179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是什么?
吴俩雅答:一、元日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二、小寒食舟中作...

17186645179描写传统民俗的诗句
吴俩雅答:诗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清明 风俗: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植树 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端午 风俗: 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菖蒲 诗句: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

17186645179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和风俗的诗有哪些?
吴俩雅答:1.12个传统节日的风俗及诗句春节 风俗: 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给压岁钱、守岁 诗句: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元宵 风俗: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 诗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清明 风俗:...

17186645179传统习俗的古诗?
吴俩雅答:1.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

17186645179关于传统的古诗句
吴俩雅答:1. 中国传统习俗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

17186645179哪些古诗写到了传统节日风俗?
吴俩雅答: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编辑:梁冒彼)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