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傲慢与偏见》是谁的著作?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背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傲慢与偏见》的写作背景(当时的社会背景)?

  1.简介
  简·奥斯(Jane Austen 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也译《艾玛》)(1815)。《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简·奥斯汀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2]。   简·奥斯汀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的“小幅画家”和“家庭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眼里堪与莎士比亚在不朽性方面相提并论的英国作家。
  2.生平
  生于英国汉普郡,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 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奥斯汀兄弟中詹姆斯和亨利后来也从事神职,弗朗西斯和查尔斯则曾供职英国海军。珍与她的姐姐卡桑德拉关系密切,她们之间的信件为后世奥斯汀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卡桑德拉为简·奥斯丁所作的画像目前保存在伦敦的国家肖像馆内。

  简·奥斯丁一生未嫁。1796年,她与后来成为爱尔兰最高法官的汤姆·勒佛伊(Tom Lefroy)有过短暂的罗曼史,据传他就是《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的原型。1802年,一名比奥斯汀小六岁的富有男子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向她求婚。奥斯汀最初接受了,次日又改变主意拒绝了他。

  1801年,奥斯汀的父亲退休后,全家迁居到疗养胜地巴斯。就像笔下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一样,奥斯汀并不喜欢巴斯,这也许与她家庭经济状况日趋拮据有关。

  1805年父亲去世后,奥斯汀跟随母亲和姐姐到南安普敦与兄长弗兰克住了几年。1809年又移居查顿(Chawton)投奔兄长爱德华。那里的小屋现在是奥斯汀纪念馆,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奥斯汀后期的作品就是在那里写作的。

  1816年,奥斯汀的健康状况恶化,她于1817年搬到温彻斯特疗养,并于同年7月病逝。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她那个时代,一桩好的婚姻对一个年轻妇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与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及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分不开的。在19世纪,妇女不像现在这样受尊重。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妇女被认为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男子,妇女生活的中心是家庭,她们的作用是掌管家务。
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妇女应当顺从她们的丈夫,妇女的美德就是忍耐和恭顺,她们必须承认自己天生不如男,必须限制自己所具有的任何能力。虽然妇女的地位如此低下,但却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命运表示不满。那时许多中产阶级的年轻妇女有三条出路:嫁人,留在家里做老处女,以及做家庭女教师。家庭女教师收入很少,社会地位低微,很难有机会改变或摆脱掉这种身份;老处女,即使现在,也没人愿意做。因此,对年轻妇女,尤其是没有多少财产的年轻妇女来说,婚姻是她们获得尊重、安定与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
但什么样的婚姻是幸福的,什么样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呢?简·奥斯汀借助小说表达了她的观点:为钱结婚是错误的,没有钱结婚也是愚蠢的,她坦率地表明恋爱婚姻与财产和家庭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她总是让她喜欢的女主人公嫁给一个财貌双全的理想丈夫,而让行为不端的女子嫁得很不如意或终身做老处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由于男女之间在财产继承上的不平等,没有财产的妇女很难嫁人。而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妇女只要头脑聪明,行为得体,有教养,有耐性,就能够克服社会障碍,得到理想幸福的婚姻。

简·奥斯汀

作品简介:
伊丽莎白是一个没有儿子的老乡绅的女儿,在五姐妹中,她排行老二。大姐简是远近闻名的淑女,伊丽莎白没有简姣好的面容,却在书籍中塑造了一个丰富又有内涵与个性的内心。她伶牙俐齿,看到当时社会上以财产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的风气,没有爱情,没有自己。她感到了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和对现时生活的迷茫。这时,她遇到了貌似傲慢的达西。达西的朋友,宾利和简相爱了,但是达西以财产和地位的理由拆散了他们。伊丽莎白也遇到了一个表哥,他不为了爱情只是为了婚姻而追求伊丽莎白,她拒绝了他可笑的求婚。她的好朋友夏绿蒂却因为自己同样愁嫁二嫁给 了她的表哥。伊丽莎白去拜访新婚的夏绿蒂,在那里遇到了达西,达西对她吐露了爱慕之情。但伊丽莎白却因为他的傲慢拒绝了他。后来,三妹与一个曾追求自己的军官魏肯私奔。魏肯与达西一同长大,在诱拐达西妹妹要挟财产不成后,做了一个军官。伊丽莎白听信了他对达西的诬蔑。而此时达西在受了伊丽莎白无礼拒绝后,依然爱着她,并且花钱让魏肯与伊丽莎白的三妹结婚,挽救了伊丽莎白的家庭。最终,伊丽莎白得知达西的一片深情,终于,他们结为连理,伊丽莎白终于 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爱情。而简和宾利终于也走到了一起。伊丽莎白勇敢的用知识和见识充实了自己的心灵,最终,冲破了财产与地位和世俗眼光,得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一个充满了虚伪和浮华的社会,找到了自我和珍爱。

简.奥斯汀。主人公是伊丽沙白和达西。也就是所谓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主要反映了十八世纪英国所存在的那种金钱婚姻观。

简-奥斯丁 处于保守闭塞状态下的英国城镇里边,低层女人对于婚姻实质的价值取舍。以及女人对于人性自由与男女平等的不解追求。貌似作者终身未嫁。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是谁的作品
白屠临答: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以下是...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主要讲了什么?
白屠临答:《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是谁写的
白屠临答:《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简·奥斯汀”简介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讲的是什么内容?
白屠临答:贝内特和富有的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反应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礼节、成长、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态。《傲慢与偏见》(英语:Pride and Prejudice),出版于1813年,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简·奥斯丁1796年到至1797年间写成此著,写作地点都是在英国的汉普郡的史蒂文顿。

15723306456英国著名作家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简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
白屠临答:《傲慢与偏见》写于1813年,描写了四个青年男女的结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它反对为金钱而结婚和调情,并强调感情对缔结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在排除了傲慢和偏见对正常沟通造成的障碍后,最终推断恋人会结婚,这是一个世界上的好故事。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生活极其坎坷。她出生在一...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它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白屠临答:《傲慢与偏见》克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她在小说中运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严肃批评,探索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心理过程。女主人公和达西的婚姻是作者颂扬的“为天下有情人树立一个榜样”的幸福婚姻。《傲慢与偏见》作品生动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是谁的著作?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背景?
白屠临答:但伊丽莎白却因为他的傲慢拒绝了他。后来,三妹与一个曾追求自己的军官魏肯私奔。魏肯与达西一同长大,在诱拐达西妹妹要挟财产不成后,做了一个军官。伊丽莎白听信了他对达西的诬蔑。而此时达西在受了伊丽莎白无礼拒绝后,依然爱着她,并且花钱让魏肯与伊丽莎白的三妹结婚,挽救了伊丽莎白的家庭。最终,...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的主旨大意
白屠临答: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15723306456傲慢与偏见是想表达什么思想和主题?
白屠临答: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因一方的傲慢与另一方的偏见而导致好事多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观察、描绘了有钱、有闲阶级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以及绅士淑女的爱情与婚姻。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18世纪英国乡镇日常生活情景,给当时小说创作吹进了朴素的现实主义之风,在英国小说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

15723306456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
白屠临答:直到1809年,他的兄弟爱德华在约顿海姆的汉普郡庄园定居下来,简 · 奥斯江才开始重新认真写作。她自费出版了这本理智与情感,卖得很好。所以她改写了“第一印象”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班纳特对五个女儿的不同对待,展现了城镇中资产阶级女孩对婚姻和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


(编辑:伏委初)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