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句话概括佛法的精髓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9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讲经49年讲了无数的经典,但都是围绕“四圣谛”、“十二因缘”而说的,而这些的目的就是证果、大彻大悟。其实只要证得阿罗汉果就已经解脱了,至少了却分段生死,不用再轮回了。
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但要想直接从主干入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推荐选择一部经典深入再深入,直达主干您就成就了,建议您看看金刚经、心经、楞伽经,这些经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议您看看楞严经、禅秘要法经,如果不懂可以看看圣严法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南怀瑾老先生、莲池大师等的言论、著作。不要期望捷径,所有的弯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这辈子没走弯路是因为前世已经都走过了。成佛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当然这是对于凡夫而言。
以上言论均是个人观点。

第一句就是:“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是踩在薄霜上的时候,就要知道离结冰的时候不远了。而它的实际含义则是《诗经》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诉我们要有警惕之心、要懂得未雨绸缪。
第二句是“直、方、大”。周武王强调“直、方、大”,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端方、格局要大”,但是要做到这三点一点都不容易,这是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第三句“含章可贞”。出自《易经》 坤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章可贞”指的是我们要具有卓越的内涵,在这个喜欢向外求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争名逐利,最后把自己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扩展资料: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易经

如果你信佛,牢记这四句话,你会离佛越来越近!

这四句话,对于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人学佛,不知从哪里开始,不如先看一看这四句话,因为这四句话,每一句都是佛教当中的精髓,了解这四句话,对自己认识佛教,学习佛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句话:先要了解佛教。

任何人学佛最开始,都需要先去了解佛教,不了解就开始盲目修学,那不是正信,很多人因为对佛教不了解,学佛之后,越学离佛越远。很多人都把佛教当成了神教,其实真正的佛教,并不是求佛拜神,而是要依照佛法,来修行自己。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当时的婆罗门教,就是典型的神教,后来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与婆罗门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佛教告诉我们,修行要靠自己,而婆罗门教告诉我们,要靠神明。

佛教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创世主,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万法皆遵循着因果规律,佛法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规律,就算是佛菩萨也无法改变。


第二句话:相信因果。

所以,如果你信佛,首先要了解佛教,并且要从相信因果开始。什么是佛教?佛经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是劝人向善,相信因果,并且通过修行自己,让每一个众生都能达到佛的境界,能够了脱生死,远离诸苦,断除一切烦恼。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平等,皆有佛性,只要向佛学习修行自己,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佛。

佛教当中的佛是觉悟的智者、圣人。我们学佛一定要从相信因果开始,如果你不信因果,认为做了恶事,烧几柱香就能解决问题,不受果报,这是非常愚痴的想法,学佛一定要正信佛法,相信因果才行。


第三句话:了解苦集灭道。

相信因果后,我们就会知道恶因恶果的道理,知道了恶因会带来恶果,就要知道,世间的种种痛苦到底从何而来?佛陀觉悟后,告诉我们四个字,那就是:苦、集、灭、道。

学佛要从了解苦解灭道开始,首先我们要感受到,世间的痛苦是非常多的,这样才能生起出离之心,想要离苦得乐。有了这种想法后,通过学佛我们就会找到集苦之因。因为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有苦必有造成痛苦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后,灭掉此因,不生苦因后,自然就不会再受苦果。

这个苦因就是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佛说,因为我们有贪嗔痴,所以才会轮回在苦海当中,求出无期,要想离苦得乐,首先要去除贪嗔痴。


第四句话:依教奉行,以戒为师。

佛法告诉我们,修持戒定慧,可以去除贪嗔痴。所以我们学佛初期,要以修持戒定慧为主,而定和慧都是通过持戒才得到的,所以持戒就成了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

佛陀涅槃前,曾嘱咐弟子们,要以戒为师,一定要持戒,学佛不是要我们学习多少佛理,也不是要我们每天都要拜佛供佛,这些都是表面形式上的,而学佛真正的内涵,则是要我们学以致用。

真正能去除贪嗔痴的人,一定是不经常犯戒的人,一定是功夫修到家的人,也只有自己修到了,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真正断除贪嗔痴。我们学佛,最好要从了解佛教、相信因果、深入经典,严格持戒开始,做到这些,你就会离佛越来越近了。感恩阅读与分享。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经中的一句总结。
其精髓是自觉觉他。这是一种真实的境界,不是文字游戏,所以只从字面理解是很难理解的,到底什么是自觉觉醒,这二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无法用语言表达。这就感觉就象你对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梦的人诉说你的梦境一样,他无法理解。

一句话概括佛法的精髓就是,一切万事万物皆源自于心!但是我说的这个心不是肉团的,不是咱们的心脏!而是咱们离垢离欲之后的本体!不是形象,但不离形象!是真空妙有!万事万物的本源!

1.看破,放下。
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法是一门揭示宇宙自然人生规律的学科。或者沿用高僧大德的开示: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至善圆满的教育。


13543554007一句话概括佛法的精髓
訾饺奔答:第四句话:依教奉行,以戒为师。佛法告诉我们,修持戒定慧,可以去除贪嗔痴。所以我们学佛初期,要以修持戒定慧为主,而定和慧都是通过持戒才得到的,所以持戒就成了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佛陀涅槃前,曾嘱咐弟子们,要以戒为师,一定要持戒,学佛不是要我们学习多少佛理,也不是要我们每天都要拜佛供佛...

13543554007总结佛教思想的精髓的8个字是什么?
訾饺奔答:1、观法如化,三昧常寂。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万发缘生,皆系缘分。5、诸行是常,无有是处。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8、生不带来,死不带去。9、制心一处,无事不办。10、厚德载物,有容乃大。11、无色无相,无嗔无狂。12、...

13543554007总结佛教思想的精髓的8个字是什么?
訾饺奔答:1. 观法如化,三昧常寂。2.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3. 色即是大明虚空,空即是色。4.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5. 诸行无常,无有常处。6.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7.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8.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9.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10.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11. 无色无相,无...

13543554007佛教的精髓是什么,各有各的说法
訾饺奔答:佛教的精髓就是智慧,慈悲,空性,解脱烦恼脱离六道轮回。佛法可以概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解脱道的智慧,即无常空及缘起性空;第二类是大乘菩提道的般若智慧--无生忍、无生法忍,也就是真如与佛性的智慧。佛法不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可修可证的.因为佛法不离世间觉,即每个众生都具有的五蕴十八界.能断...

13543554007佛法的精髓是什么?
訾饺奔答:佛法的精髓是整个宇宙人生的核心真相——唯是一心。这个心不是人类用来思考问题的意识心,也不是心脏那个心,而是能生万法的第八识心。三界万法都是这个心所出生的,包括我们的身体、心理、外在的宇宙物理世界。参禅的人就是要找到这个心。众生为什么会成佛也是因为这个心。详细的修行方法,我推荐大家看...

13543554007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訾饺奔答: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

13543554007请问什么是佛教的精髓
訾饺奔答:佛教的精髓是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出离烦恼痛苦,离苦得乐,得大解脱,究竟无上菩提。

13543554007佛教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訾饺奔答:佛教思想的精髓是以有为求无为。儒家的思想精髓是以有为求有为。道家的思想精髓是以无为求有为

13543554007佛学的精髓是什么
訾饺奔答:佛学的精髓是: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

13543554007佛学的精髓是什么?
訾饺奔答:佛学的精髓是:佛教的一心。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通常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考证,梳理式研究...


(编辑:岑咱筠)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