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用了拟人和夸张。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1、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表达作用?
“庭树不知”是拟人;“庭树春来发花”反衬“人去尽”,属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作用:用拟人手法加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作者借对今日梁园萧条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

手法:反衬手法。

表达效果:以庭园繁花满枝,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唐代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原文为: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虽然都与春事有关,但内容与情调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不能算作组诗,只是编辑者的凑合。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岑参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园,第二首诗即作于游梁园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主旨赏析:

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

诗人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房春事二首



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借景抒情,表现诗人沉吟痛楚,悲伤萧条的思想感情

这样写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树的无知反衬有感觉之人观园后的沉痛,用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依旧的乐景反衬了梁园颓败、人事已非的悲情。

运用拟人和反衬的手法,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来反衬哀伤,形象生动的表达了诗人的伤痛之情。
希望给你带来帮助吖(>▽<)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其二)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张诸菊答: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译文: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13240505839三房春事二首【其2】中的3.,4句应用了什么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张诸菊答:反衬的手法,用树的无知反衬有感觉之人观园后的沉痛,用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依旧的乐景反衬了梁园颓败、人事已非的悲情

13240505839鉴赏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张诸菊答:用了拟人和夸张。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张诸菊答: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用了拟人和夸张。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

13240505839山房春事 其二3.4句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张诸菊答:《山房春事》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译文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张诸菊答:(1)a(2)三、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意对即可)(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意对即可)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鉴赏 1.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表达作用? 2.这首诗...
张诸菊答: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1、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表达作用?“庭树不知”是拟人;“庭树春来发花”反衬“人去尽”,属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作用:用拟人手法加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

13240505839岺参《梁园》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张诸菊答: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1 分)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3)本诗...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三四句用什么手法
张诸菊答:“庭树不知”是拟人;“庭树春来发花”反衬“人去尽”,属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作用:用拟人手法加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13240505839山房春事二首赏析
张诸菊答:第三、四句转入写静景,柳树的枝条在春风中飘舞,低过了晾衣的横木,在风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笔床上。虽是静景,但作者却是动静结合的描绘——两句都与风有关,而并没有直接写风,可见作者观察细微而笔力不凡。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


(编辑:花元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