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亦师亦友的诗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文学诗歌

水墨世界
傍晚,夕阳滞留在天际
踏着黄昏的脚步徘徊渐远
树之林群山上的淡淡金辉
渐渐褪却,还原出墨绿色的翠

群鸟归来兮,叽叽喳喳
汇聚于树枝的殿堂
是今日最后一场盛宴后的感慨
还是睡眠前的又一次不休的争论

风的行者,万万千千,自虚空中
踏着叶的波浪而来,一摇一晃,似醉
扯下一张张夜色的幕,覆盖大地
持着一支支墨色的笔,涂抹山林

寂静,是这夜的音符
墨色,是这夜的真彩
下弦月,在天的一角
露出她微泛金色的幸福微笑

树的世界,寂寞无语
烈日炎炎似乎留下了些伤痛
让这夜的墨色抚慰曾经的辛劳
让这风的细语放松劳作的心灵

开一场夜的舞会
孤树对影,零星交错
翩然树叶如掌者,伸向天空
纤纤细叶婆娑者,纱衣灵动

更多的树是观众
他们多是树的巨人,如梧桐树、白桦树
沉稳而健壮,魅影幢幢
是饱经沧桑的顶天立地的长者

这夜的水墨世界中,隐隐地
有桃枝默默婀娜轻舞
有枇杷枝叶暗香浮动
有长袖如风漫卷丝丝清秀

变换了天与地
移幻了色与彩
唯有形影相随、明暗相伴
唯有香影漫漫飘自那叶的衣衫

夜的水墨世界啊
好似一场沉醉的夜会
迷离了明与晰,混沌了清与醒
淡化了时间,遗忘了朝代

乘一叶梦之舟,伴风而走
航行于夜的墨山黛水之间
沉醉于这暗影缠绵的画界
逍遥兮这混沌无极的天地


不想让你流泪
不想让你流泪
  月色滑过你的肩膀
  流走着眷恋的期望
  银色的光芒闪过微凉
  你的脸却是炙热滚烫
  
  透明的泪水啊滚落到地上
  发出刺耳的声响
  染湿了地板
  染湿了我的心
  不想让你流泪
  不想让你伤心
  我只想你快乐
  请记住我永远爱你
  
  挚爱你的心永远不会放弃
  因为我一直
  深深的眷恋着你
  
  星星照亮你的眼眸
  流走着最甜美的笑容
  微弱的光芒闪过温暖
  那是你说要带我去远方
  
  透明的希望啊滴落在地上
  发出柔和的声响
  染湿了地板
  染湿了我的心
  只想让你微笑
  不想让你伤心
  我只想你幸福
  请记住我永远爱你
  
  挚爱的心永远不会放弃
  因为我一直
  深深的眷恋着你
  你知道吗
  当你落泪的那一天
  我就爱上了你


风月笔记


采撷朵朵桃花,抛撒在三月的
路上。一场邂逅,从桃香中缱绻开来
彼此不言不语,只是在清风中
嗅着缘分的气息

笑容开遍江南,烟雨从不干预
一场爱情的开始。于是把三叶草
织成一枚戒指,趁春色未尽
斜阳未落,替你戴上
一生的誓言



几米阳光透过帘隙,点亮一屋子
温馨。细听莺声燕语在梢头发酵
昨天酝酿了一坛子爱情,今天
准备将蜜月,酿上一个礼拜

你的呼吸在酒杯里久久沉埋
醉了一笺诗话,也醉了我的心
逐渐沉溺于你的柔情
我已——
难以自拔

独自在流星划过时
寻找天长地久,但至今
尚未发现蛛丝马迹
于是,在沉默中
饮下一抹星辉



日子轻描淡写,风花雪月从沧海
走到桑田。桃花纷纷扬扬
带着昨日辉煌,撒下
一地
破碎的笑

记忆遁入黑夜,脚步零零星星
或深或浅,并印下一叠
关于桃花的胶卷

笔记从三月开始,在一颦一笑中
层层展开。拈取一缕桃香
和着浅墨,记下了
一番风月

于是
爱情缩进云层
不再——
春暖花开……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潜书·讲学》
出自(明)唐甄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关于亦师亦友的诗句,能体现这一关系的典故,最经典的要数《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徐庶的关系。
刘备与徐庶相遇时,正是刘备败走之时,而徐庶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刘备大喜,对徐庶言听计从。可以说,徐庶既是刘备的军师,也是刘备的朋友。后来,曹操用计策把徐庶骗到许昌,徐庶被迫离开刘备,到许昌后,曹操并不重视他,只给了他一个偏将军的职位。
后来,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说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让他来辅助你。刘备听从了徐庶的建议,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再后来,徐庶听说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就离开了曹操,来到新野投奔刘备。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一个亦师亦友的人物。


18746606434表示同学师生的古诗词
张疮孟答:但看榴花无改色,应知我亦旧心情 2.形容同学老师友情的诗句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

1874660643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张疮孟答:“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见明•唐甄《潜书•讲学》。这两句大意是:学习以得到名师指点为珍贵,也以得到真正的朋友为珍贵。道理:此名句强调为学过程中“师”与“友”的重要性。没有良师指点,将惑于一个又一个迷津r没有益友切磋,也不可能有学业上的精进。因此,“学”既贵得师,又...

18746606434亦师亦友的诗句
张疮孟答: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18746606434亦师亦友忆沧桑,人来人往仁友善是什么意思?
张疮孟答:这是一句表达对师长和朋友的回忆和感慨的诗句。“亦师亦友忆沧桑”意味着作者把自己的老师看做朋友,也把朋友视为老师,共同经历了岁月沧桑的变迁。这种关系中既有教育、学习的因素,也有友情、互助的情感成分。“人来人往仁友善”则是指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以仁爱和友善的态度对待彼此,以建立长久...

18746606434“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这首诗背后有何故事?
张疮孟答: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

18746606434半师半友半知己下一句
张疮孟答: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半虹半露半晴雨, 半皎半弯半月轮。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释义:是半个老师,半个朋友,半个知己,有一半羡慕,一半尊重,还有一半倾心温柔,形容亦师亦友的情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隐居世外山水间,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18746606434遇良师择佳友的下一句是什么
张疮孟答:答:下一句是:学习一世,回首有爱相伴,勇闯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意思是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18746606434亦师亦兄长的诗句
张疮孟答:《祝英台近》作者: 刘辰翁 看师师、成蝶蝶。蹙尽不成叠。欲试搔头,花重怎堪捻。是谁抛过东墙,今无赤凤,梦得似、那人身捷。年时腊。曾笑梅梢和豆,去月忽如荚。便向龙门,无复钏金接。待教开到琼林,阆仙重见,又谁念、昆明前劫。...详情 《偈五首 其四》作者: 释道行 句亦剗,意...

18746606434“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是什么意思?
张疮孟答:“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的意思是:是亲人是善人也是知己,是老师,是朋友也是邻居。是形容与老师的感情。1、“至”的意思是:到;及 2、“亦”的意思是:当做;是 3、“友”的意思是:朋友 4、“比”的意思是:挨着

18746606434亦师亦友下一句是什么?
张疮孟答:至亲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比邻。


(编辑:柳怀茂)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