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看待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投汩罗江事件?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如何看待屈原投江这件事?

他放不下自己的感情
那个时代,其实是无所谓忠君的

在本心与现实的激烈矛盾中
他选择对自己的心做绝对的坚守

探讨屈原时代的楚国风物以及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屈原的投江动机

如今在认识了美国民俗后,很多人不禁惊叹童年被当成动画的猫和老鼠很多地方其实更像一部纪录片,反过来想,站在今天的视角我们其实也很难理解两千多年前的行吟诗人屈原所描绘的景象。

三千年前河南的气候还非常温暖,不仅有大象存在,犀牛、虎豹也众多。战国时期洞庭湖周边的湿地还到处都是自由生活的麋鹿。
屈原时代的楚国是什么样子,目前我们所见得环境中长满了从外界带来的入侵植物,原本平缓柔软的草地可能被半人高的野蒿草占据,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景象现在可能变成浮满水葫芦的河面。同时因为人类大规模地开垦农田和开发建筑用地也很大程度改变了地表面貌,远远不是屈原时代楚国那个香草美人的时代。
湘西有很多原始森林,沈从文曾深有感触地说道:“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两千年前中国会产生一个屈原,写出那么一些美丽神奇的诗歌,原来他不过是一个来到这地方的风景记录人罢了。屈原虽死了两千年,《九歌》的故事还依旧如故。日本的青木正儿这样论述中国南方气候环境对作家的影响:“南方气候温暖,土地低湿,草木繁茂,山明水秀,富有自然资源。所以,南方人生活比较安乐,有耽于南国幻想与冥思的悠闲。因而,民风较为浮华,富于幻想,热情,诗意。而其文艺思想,则趋于唯美的浪漫主义,有流于逸乐的华丽游荡的倾向。”
       
         但是楚国的自然环境远不止影响了屈原的文风,在地理上它当时是不同民族的分界线,从资源环境上更是深刻的影响了楚国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在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又产生出了楚人独特的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

   从民族上讲,先引用一段资料,2020年4月30日,瑞金医院内分泌科领衔的ChinaMAP(中国代谢解析计划)联盟携全国29家研究机构和医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Cell Research》杂志首次报道了对覆盖全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8个民族,超过1万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和表型的系统性分析。
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汉族人群可显著分成7个亚群:北方汉族(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西北汉族(甘肃、陕西),东部汉族(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中部汉族(湖北),南方汉族(贵州、四川、重庆、湖南、云南、江西),东南汉族(福建)和岭南汉族(广东、广西)。
屈原在橘颂中早就写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借以表达自己的坚定志向和对楚国国土的热爱,同样楚人也是受命不迁的橘树,当时的战争不仅是诸侯争夺霸权的战争更是民族之间的战斗。

从自然资源上讲,《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也就是说楚国凭借相对优渥稳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种广种薄收的混合型农业,彼时更加接近西欧形成的农牧业而不是当时中国北方精耕细作的农业
        当时的战争更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对抗。北方有限的平原支持不了众多的人口,导致井田制瓦解演变为一种以种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对种粮来说,投入劳动力数量增多,单产会缓慢增加,从而刺激人口增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就是战斗力,稳定的粮食供给也是战斗力,所以当时的楚国在生产力上难以赶超。
如果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根据陈平老师《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的观点,当时北方发展的小农经济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开发自然的土地资源来发展生产的办法。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光是造成自然生态破坏,黄土高原从森林变成了荒漠,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递减。也造成了周期性的土地危机和社会动乱,直接造成周期性的改朝换代,人口死亡三分之1到2分之一的破坏在中国2000年间至少发生了十次,战国末年,人口总共2000万,秦末农民战争后仅余1/10,西汉人口高达6000万,三国时仅剩1%,此后到盛唐的1000年间都不能恢复到西汉的数目。西欧仅发生了两次,一次是蛮族入侵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导致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另一次就是黑死病。其次就是小农经济具有的超稳定经济结构阻碍分工,抑制交流。存在了几千年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是长期阻碍中国发展分工协作的大生产方式和阻碍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根本原因。
         从楚国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也发展出了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
屈原不光在自己的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写了《山鬼》写了《招魂》,丰富瑰丽的想象让他可以筑室兮水中,也可以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他也可以写下《天问》中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表现他的实证主义和怀疑精神,而这正是现代科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素养。
这种对于科学规律的求证主义和老子的道法自然也是相互贯通的。《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在道德经里写下自己的理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正贴合了货殖列传中对楚国的描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
        当时的屈原正是站在这种民族对抗生产生活方式对抗意识形态对抗的战场上面,离骚开篇就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介绍自己是楚国的贵族。整个一战中,有600万奔赴战场的英国成年男性,死亡率为12.5%。当时入伍的英国贵族及贵族子弟伤亡率,则高达45%。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但是因为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对于他们来说,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斗,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在和平时期接受百姓的优待,在战争时期为国家奉献生命,这在屈原看来,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那一场战争的失败,对屈原来说不光是自己效忠的国家,将要被灭亡,更是自己所喜爱的国土,喜爱的民族,喜爱的自然环境,自己信仰的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也将要一同覆灭
正如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写下的诗句一样,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用自己的死完美的诠释了终刚强兮不可凌。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风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早已经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中,唯独屈子的风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要被世人所传颂!我想这便是毛主席所说的在辩证法上的胜利吧

在楚人的宗教意识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河,皆是神灵,他们崇拜的是自然的神。
屈原信仰的是楚人信仰的众神,而楚王只不过是楚人之中的一个代表。
屈原的死不光是因为他无法在一个失去自由的国家生活下去,想要警示后人保卫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也是他为自己没有保卫好神灵居住的环境从而选择将自己祭奠。
屈原的死实际上是相当于将自己献祭给了自然之神,用来祭奠今后两千多年将要发生的生灵涂炭。
从这个纬度上来说,屈原不光是想要帮楚人维护他们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保卫他们信仰的自然众神,更是为了保卫实证主义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保卫华夏民族从此往后数千年的发展福祉,使之免受周期性的战争和灾荒。
屈原自己在离骚中也有两次披露投江的想法,想要效仿商代因为上谏不成投江的贤大夫彭咸。一次是在文章中段写下,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认为自己虽然不能被现在的人所理解,但像彭咸一样以死明志后人也能像自己读懂从前的彭咸一样读懂他。另一次就是离骚结尾的两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写自己不能实现改善楚国政治的理想,又身受党人的加害,加上国家在战争的失败让他无法再生活在原来那个自由的国家,屈原最终决定到彭咸所生活的地方去与他为伴。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并不奇怪,但是在楚人的宗教意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肉体消散人的魂魄也不会消散。另外当时的水肯定是比现在的水要清澈很多的,屈原或许认为混浊的陆地不能寄存他的躯体,只有洁净的水中世界才可以吧。《湘夫人》里也曾经写下,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早已打算为自己构建起理想的居所,将自己的袂和褋扔到江中顺流而下送给远方的人,我们可以看作他比喻将自己的精神和思考精简为文字使之飘浮与时间长河之上送给后世之人。而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则自己的大厦已经落成,先世的神灵从云天之上纷纷为他的即将到来前来迎接,而自己的灵魂也将在这纯净的江水和神室中得以升华。
让自己的生命灵魂重新回归自然众神,肉体元素重新融入宇宙大地。

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还来看小编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编都在辛勤劳作,只为等您到来!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分享各类穿衣搭配,观看辛苦了,谢谢,祝您阅读愉快,天天有个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欢小编的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关注小编吧

屈原自杀,实际上标志着战国时期本来最强大的楚国由盛转衰,彻底被秦国打垮。也意味着秦国统一天下进入了倒计时。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345d688d43f879401145de6d91b0ef41ad53a0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屈原的命运,与楚怀王绑在一起。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熊商去世,其子熊槐继位,即楚怀王。楚国在威王时达到巅峰,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楚怀王雄心勃勃。屈原担任左尹,辅佐楚怀王进行改革。

然而继位之初,楚怀王即遭遇了秦国、魏国的联合攻击。这对楚国的影响并不大。到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参与了六国合纵,围攻秦国,但并非真心作战,导致这次合纵失败。此时秦国势力不断向楚国朝廷渗透,楚怀王日渐落入秦惠文王的圈套。

伴随着合纵的失败,屈原也遭到失势。改革本来就难免损害权贵利益,屈原坚持合纵反秦,也遭到楚国内部亲秦派的反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屈原有出色才华,性格上又自命清高,很容易遭到攻击了。而从屈原留下来的诗文看,屈原可能确实有那么些居功自傲的味道,还带上了书生的固执之气。再加上部分奸臣和政敌的攻击,屈原黯然停止改革,离开中枢,把满腔委屈和悲愤,写入楚辞之中,流传千古。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af2b2119313b07ef16d45c007d7912396dd8c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对楚国是不幸,对中国文学倒是好事。

此后,秦国继续扩张,于公元前316年攻灭巴蜀,占据楚国上游。公元前313年,张仪入楚,花言巧语说服楚怀王断绝了和齐国的联盟,转头又故意激怒楚怀王。愤怒的楚怀王一头扎入陷阱,遭到秦、齐、韩、魏的围攻,损兵十余万,丢失大片领土。到公元前311年,楚怀王屈服于秦,自此丧失了天下第一强国的地位。秦惠文王和张仪的“连横”战略达到一个高峰。

就在这一年,秦惠文王去世,两年后张仪去世,给了楚国一点喘息机会。齐闵王也伸出手来,和楚国重新建立合纵联盟。但楚怀王此后继续在秦齐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再度落入秦国圈套,在公元前301年遭到秦国、齐国、韩国、魏国四国联军围攻。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入秦国,囚禁不归,并于三年后愤懑而终。其子楚顷襄王继位,另一位儿子子兰成为令尹,亲秦派完全掌握了楚国大权。面对秦军的耀武扬威,楚国唯有连连退缩,不断割地求和。在公元284年的五国伐齐中,楚军更背刺齐国,杀死齐闵王,从而彻底断送了齐楚联盟的可能。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3c3b8b9c084f78f0f636180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失去齐国的增援,秦国先痛打三晋,然后猛攻楚国。公元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从蜀地顺流而下,攻打楚国的黔中(今贵州北部)、巫郡(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又迫使楚国割让上庸之地和汉水以北大片领土。位于江汉之间的楚国核心地带,处于秦国北面、西面的两路威胁之下。

前279年,白起杀入江汉平原中部,攻克了鄢(今湖北宜城)、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区)等地。

前278年,白起率秦军攻克了楚国首都郢城(今湖北荆州),焚烧了夷陵(今宜昌市夷陵区)。楚顷襄王逃到了陈地(今河南淮阳一带)。楚国领土丧失了几乎三分之一。楚王国当初崛起的江汉之间,完全沦为了秦国的疆土。

这让屈原肝肠寸断。屈原一心报效楚国,洗雪楚怀王之仇。可是楚顷襄王昏庸,屈原满腔热血,遭到令尹子兰等人的陷害,始终远离楚国的决策圈。他眼睁睁看着楚国参与了重创齐国的战争,又眼睁睁看着秦国一步一步,把楚国疆土鲸吞蚕食。当得知秦军占领郢都时,屈原终于支持不住。他抱着石头,跳入了汨罗江中,一死殉国,并因此得到后世千年的纪念。

从这一刻起,楚国的悲惨命运,已然难以挽回。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7d12f2eb9389b50162ff59a8e35e5dde6116e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26cffc1e178a826ed76a68fd03738da877e80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重要节日之一,当我们吃着粽子,坐在电视前看着龙舟比赛时,人们都会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屈原怀抱石头,跳入汨罗江自杀而死。屈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他的作品以他的经历及由经历引起的感想为题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怀才不遇,屡献奇策,但并不被采用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后因秦国攻破楚国郢都,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江而死。小时候听长辈讲完屈原的故事后,长辈们会对我们说:“屈原为国投江而死,表现出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和叛逆思想的产生,我对屈原投江这一历史产生了怀疑。

是啊!屈原的故事经过了多少世、多少代的传诵,才流传到了现代,古代人民的想象能力也非常丰富,他们不免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使之神化。

屈原投江自杀是悲剧,这点我认同。但人们却认为这是爱国之举,这一点却让我产生了疑义。

如果说屈原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我首先会反对,想想看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影响了许多人,而且对后代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爱国心,特别是他的《离骚》、《九歌》等作品。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d7acfa4c41ed2e738ad4e60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投江自杀本是屈原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表现和接受不了做亡国奴的选择,虽然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但他的选择我可以理解。“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只有一次,“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屈原投江自杀,与精忠报国的岳飞,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真是天壤之别,相比之下屈原则显得却显得渺小许多,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晚年却选择了自杀,做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之发懈,说明什么?屈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我认为:正是这种浪漫使屈原脱离了现实生活,使之承受不起现实社会的冷落与无助,成为导致他自杀的原因。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去,二者皆可抛”我想,若屈原真的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意识到自己真的要伦为亡国奴的悲剧,失去自由,任人摆布,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可言,还不如为自由放弃生命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09b3de9c82d158b1524c798b0a19d8bd3e42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知识的永恒,需要我去深究,也许这是我对屈原了解的刚刚开始,一点感想,抒发了我对屈原的肤浅见解,至于正确与否,只有向历史询问答案。

1、政治上的失败,屈原是个大政治家、诗人,并且他在楚国还是皇族,所以,在当时的楚国他还是比较受重用的,可以跟楚王同朝议事,并且还掌管着接待“外宾”的权利,可以说,当时楚王还是比较依重屈原的,不过,屈原这个人呢,比较直,遇到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和有错误的朝臣,往往正面与其冲突,这样一来,结怨甚深,屈原还是个替老百姓着想的开明官吏,这也与当时的腐败格格不入,因此,朝中上下都与其意见相左,很多人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结果,他的权力渐渐被楚王削弱了,就是这样,屈原也没有吸取教训,还是写诗嘲讽当时的时政,这更增加了当权者对他的不满。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8ba61ea8d3fd1fc9d9b7f23b4e251f94ca5f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c8a786c9177f3ef6e4e9c57bcf3bc79e3d56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2、楚王的昏庸,楚王(也就是楚怀王)可以说是个大胡涂蛋,好坏不分,是非不辩,当时秦国有个相国叫张仪,去楚国离间楚齐之间的关系,答应以六城相酬谢,大约有六百里土呀,这是很大的地盘了,楚王便答应下来,并满派人到齐国当面唇骂齐君,就这样,楚齐失合,当楚王派人接收这六百里土地时,秦国翻脸了,只给了楚国六里土地,楚王大怒,重新重用屈原去齐国说合,另一方面,发全国之兵与秦国交战,结果大败而归,但楚王还是不算完,非报这一箭之仇不可,可是楚国的大片土地都被秦国给夺了去,这时候,楚王派使臣去秦国讲和,并且愿意割让土地给秦国,目的就是要张仪。张仪自愿到了楚国,被楚王关进了大狱,本来杀张仪是可以平息楚国的民怨的,可是张仪很聪明,他用重金贿赂楚王的爱妃,在女人的枕边风下,楚王放归了张仪,屈原那时正好从齐国赶回,见到楚王便当殿质问楚王为什么不杀张仪?楚王这才明白过来,派人去追,已经追不上了。

秦国当时的国君驾崩后,新君继位,请楚王参加大会商量事情,屈原极力反对楚王去参加,因为屈原知道这是秦国的一计,楚王只要去了,就肯定会被扣下,而这时,楚王的两个儿子,却一至赞成楚王去,其他的大臣也赞成,屈原当时甚至都扯着楚王的衣服不让他走,可是楚王就是听不进去,他认为,秦是大国,不会背信弃义,而他一到约会地,就被秦给扣了,这位楚王,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楚国。  

3、新君继位,楚王的两个儿子继位,一个是新楚王,一个是相国,他们俩是楚国人最恨的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陷自己的父亲于绝境,自己却继位了,而满朝的大臣,也一致拥戴这两个人,唯一一个反对的就是屈原,但他必竟人单势孤,被新君给流放了,这一流放,就二十几年,屈原当时虽然被流放,但身体和精神却一直很好,只不过就是放心不下当时的朝政,可以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75f62e0c10d5ad6edcc4382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4、楚国灭亡,楚国最终被秦国给灭了,知道国亡后的屈原,万念俱灰,什么想法也没有了,他不愿做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节,就这样,最终投江自尽。  

5、屈原之死,可以说是当时腐败朝政的牺牲品,既不逢其时,也不遇其主,可惜一代明士,就这样惨死于江中。

年轻的屈原出自楚国宗室贵族――屈、景、昭三大家族,被楚怀王任命为左徒。那个时候的屈原,尚为楚王所信任,经常与他商谈国事,并让他接待诸侯,可以想象,一个风度翩翩的左徒大人,正一腔热血地,要恢复楚国往日的荣耀,似乎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坦途大道,荆棘不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8ea15ce36d3d53999d71a0b3187e950342ab00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然而,如今的楚国,早已没了当初的羁傲不逊,当年熊通的一声:“我蛮夷也。。。欲以观中国之政”,宣告了数百年楚国,就此崛起,并自立为楚武王,让周天子丢尽了颜面。而到了今天,只剩下屈原,用自己的词赋,诉说着这个老牌诸侯国最后的光荣与哀痛。

现今的楚国朝堂,多的是上官大夫与公子子兰那样的庸臣。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法令未成,上官大夫眼热,欲占为己有,被屈原拒绝。于是上官大夫便向楚王进谗言,成功激怒了楚王,从此疏远了屈原。

这是屈原第一次被贬黜,朝堂不明,君主昏昧,佞臣当道,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愁绪满怀,传世名篇《离骚》便在此时问世,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12c8fcc3cec3fd631ab3bddd88d43f869427d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虽然长声叹息,但很显然此时的屈原,仍然抱有幻想,想着为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惜当时的楚怀王,忠奸不分,在内为美人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瞒,疏远屈原而宠幸上官大夫、公子子兰,屈原的这条报国之路注定走不下去。

楚怀王死,其子顷襄王继承了王位,并将弟弟子兰任命为楚国令尹,令尹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位,大权在握。与屈原政见不同的子兰,多次让上官大夫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最终导致屈原被二次贬谪。

这次,屈原是彻底心冷了,当初的那条“坦途大道”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披发行吟,在江边徘徊,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有渔父在江滨,认出了屈原:

“你莫非是三闾大夫?何故至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放逐到这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3b7d0a20cf431ad8c3856f14036acaf2fdd980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举世混浊,为何不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为何不跟着吃其酒糟喝其酒?

我宁愿投江赴死,葬身鱼腹中,也不愿被这世俗之尘所污染。”

我不知道这段与渔父的对话是不是真的,或许只是司马迁为屈原,刻画的一个写照。但是从这段话来看,我相信司马迁是触及了屈原心境深处的,因为依屈原的性格,就是如此。

最终,屈原作绝命诗《怀沙赋》,然后怀抱大石,纵身投进了滚滚的汨罗江水,一代高洁之士就此殒命。他的死,仿佛敲响了楚国的丧钟,在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被秦国所灭。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01213fb80e7bec00301629242eb9389a506b0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忧国忧民的悲愤故事,一个理想主义者怀才不遇、不甘随波逐流、选择自杀离开了混浊的人世。屈原,楚国贵族高官,憧憬建设一个尧舜理想社会,主张“连横”制约野蛮的秦国,可惜受奸臣攻击为清高孤傲,逐渐不被昏庸的楚怀王赏识;怀王与连横的主要盟友齐国绝交,还被骗去秦国被囚身死;楚倾襄王竟迁怒与他,将他流放到江南。眼看他的祖国江河日下,被秦军攻破郢都(楚国首都,大致在今湖北江陵),他万念俱灰,留下大量郁愤绝望诗,于公元前278年5月初5,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说当地人民出于敬重,为防止他的尸体被鱼啃食,就向江中投放粽子喂鱼,还划船去打捞他尸体,并敲锣驱鱼。由此,从吴越时期开始,就演变为中国的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纪念节日。这个节日,是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的!今天端午节又将至,铭记八个字;“纪念屈原,热爱祖国!”

毫无疑问,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他不仅仅是写出《离骚》这样绝唱的诗人,更是一位政治家,心忧社稷,品行高洁的政治人物,现实中的困顿和政治上的不得志,让他通过笔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让他以爱国诗人的身份享誉后世。

他更是一位胸怀天下,抱负远大,对祖国爱得深沉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志行高洁,因为特立独行,不见容于俗世。为了楚国的未来,他奔走呼号,屡屡犯言直谏,却越发受排挤,冷遇,抑郁不得志。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作为混浊的世界的清醒者,屈原的愤懑痛苦化为诗作留世。当目睹楚国一天天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时,屈子选择投江结束生命。这也是他结束痛苦的选择,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国家殉葬。

端午节到了,缅怀屈子。




13534994442如何看待屈原投江这问题
柴固雪答: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13534994442屈原投江,不赞同,请写出理由。(急用,800字)
柴固雪答:当时正被流放的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投入汨罗江自杀身亡。后世称其忠烈,或云其爱国。然而,我却认为,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当时所谓的强国有七,分别为、燕、韩、赵、魏、秦。到战国末年,七国中的秦已经非常之强大,有并吞宇内之势,其他几国几乎无力抵抗。...

13534994442如何看待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投汩罗江事件?
柴固雪答:1、政治上的失败,屈原是个大政治家、诗人,并且他在楚国还是皇族,所以,在当时的楚国他还是比较受重用的,可以跟楚王同朝议事,并且还掌管着接待“外宾”的权利,可以说,当时楚王还是比较依重屈原的,不过,屈原这个人呢,比较直,遇到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和有错误的朝臣,往往正面与其冲突,这样一来,结怨甚深,屈原还是个替老...

13534994442如果面对屈原投江自尽.以身殉国,你会怎么看待?为什么
柴固雪答:2.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3.屈原的悲剧一半是楚国君王造成的,一半是屈原自己造成的。楚怀王、楚顷襄王的昏庸,亲小人远贤臣,而导致屈原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而屈原自己呢愚忠愚孝。一个英明的政治家,一个治世能臣、乱世...

13534994442你如何看待屈原的抱石投江?
柴固雪答: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

13534994442怎样评价屈原投江?
柴固雪答: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

13534994442对屈原投江的看法是什么???
柴固雪答: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利用楚国方言创立出新体诗歌——楚辞。毫无疑问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其"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更是反应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但是对其投汨罗江自杀却褒贬不一,主要有一下两种观点:1、赞扬屈原投江的大...

13534994442如何看待屈原的以身殉国,自投汨罗江的作法?
柴固雪答:从品格上看,忠君爱国,没有瑕疵,但从功业上看,当时仍然大有可为,不应该让有为之身早早葬送,这是我对屈原殉国的浅见

13534994442屈原为何而死?你如何看待?
柴固雪答:屈原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但最为普遍认可的是他选择了自沉汨罗江。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个人和历史背景。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丹阳秭归人,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曾负责管理内政外交事务,一心期望国家强盛。然而士人视他为异端。为此,屈原遭受诽谤,...

13534994442如何看待作为爱国人士的屈原选择跳汨罗江?
柴固雪答:屈原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十分清楚国家的隐忧,因此,他大力倡导改革,清除旧制涤荡弊习励精图治,为楚国积蓄争雄天下的实力。可经历大难后的楚国依然沉睡,战争却没能使他们警醒。他要用跳江惊醒那些麻木的心灵。


(编辑:糜尚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