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问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未出茅庐时就有了三分天下的思想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真有这件事吗?

历史上 是真的有三分天下的,但是诸葛亮绝对是不是为出茅庐便知三三分天下,其一 他在为出山以前,很多人都了解诸葛亮,知道他胸有大略,况且诸葛亮的哥哥也在外为官,难免会有些消息。
其二,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目标,但是当初制定的时候不是,曹魏、蜀、屋三家,而是 袁绍、东吴、和蜀。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后面会杀出个曹操来。而且汉书中写到,“先帝凡三往乃见”,在古语中三并不一定是代表三次,而是代表多次的意思,这句话应该理解成 先帝去了很多次才见了诸葛亮,而且见了多少次也不详细。
回答完毕 兄弟来分儿

古代没有发达的传媒,为何诸葛亮囿居一隅能预知天下三分?其实,诸葛亮未出山之前早已建立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些社会关系对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极为有利。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分别嫁给了襄阳最有势力的庞家和蒯家。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关系。蔡瑁是诸葛亮妻子黄氏的亲舅舅,刘表则是黄氏的亲姨父,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娶的又是蔡氏侄女。诸葛亮本人与襄阳庞、蔡、黄、蒯、习、杨等名门望族子弟多是朋友关系。诸葛亮的家族在魏、吴政权均有政治要员,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做官,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在曹营,诸葛亮与这些家族成员常有书信往来。而诸葛亮所居之地在刘表治下远离中原战乱,各地名士汇集。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诸葛亮熟知天下大事,再加上诸葛亮本身才具不凡,分析出天下三分又有何难?

是的,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帮刘备策划,分析形势: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有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荆州,一个是益州。
诸葛亮说荆州是“天所以资将军,其主不能守,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也是“天所以资将军,”不过是要自己动手。
然后拿了荆州益州,再“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最后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后来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预料是对的。
所以后世人说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
更有人说“未出隆中,已定三分。”

错的厉害,诸葛亮在见刘备之前从来没有三分天下的思想,而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精准把握!
如果曹操找到他,他就有一统天下的思想,如果是孙权找到他,他就有划江而治的思想,不过最终找到他的是刘备,没办法,统一不可能,划江没希望,只好三分天下了

诸葛亮是在北方出生,因曹操东征徐州并屠杀百姓而移到隆中,所以他决不会投奔曹操。诸葛瑾已在江东,兄弟同为一殿臣,一荣俱荣就好,一损俱损就惨了。而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因此诸葛亮一直在找能与孙曹对抗的第三人,后来知道了是刘备。

当然!
史料里有诸葛亮樊城自荐的记载 可见他是一心投靠刘备而非曹操 孙权。楼上再楼上说的绝对是错的

有他在隆中的时候就自己规划了隆中对


15755812940请问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未出茅庐时就有了三分天下的思想吗?
阴幸所答:后来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预料是对的。所以后世人说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更有人说“未出隆中,已定三分。”

15755812940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真有这件事吗?
阴幸所答:历史上 是真的有三分天下的,但是诸葛亮绝对是不是为出茅庐便知三三分天下,其一 他在为出山以前,很多人都了解诸葛亮,知道他胸有大略,况且诸葛亮的哥哥也在外为官,难免会有些消息。其二,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目标,但是当初制定的时候不是,曹魏、蜀、屋三家,而是 袁绍、东吴...

15755812940诸葛亮还没出茅庐时,刘备为什么就已经开始重视了?
阴幸所答: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但当时诸葛亮未出茅庐,没有为官为政经验,只是一介书生,为何刘备如此重视他,不怕诸葛亮是另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刘备与先祖刘邦一样,在识人、用人上的功夫极为精深。但识人用人是一门学问,不是算命打卦,需要慢慢...

15755812940历史真实的诸葛亮能耐有多大
阴幸所答: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边说得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刘备把他挖出来,主要是看上诸葛亮是个战略家。《三国演义》里说他一出山就是军师,拿着令箭调动各路大将——关羽你这儿...

15755812940诸葛亮未出户而知天下三分,怎么做到的呢?
阴幸所答:诸葛亮未出茅庐就料定天下三分之势,这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汉末形势的洞察与分析而得出的结果,与他的出身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出身名门世家。诸葛亮出山前并不是一个只会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农夫。他出生于一个琅琊郡的官宦世家。诸葛氏从西汉开始就在朝为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父...

15755812940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何还要帮助刘备打天下?岂不是逆天而行...
阴幸所答:,曹操平定北方后,已非初起兵时可比,其帐下确是猛将如雨、谋臣如云,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帐下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对此状况,诸葛亮是有足够认识的。当其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时,诸葛亮劝阻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不由感慨道...

15755812940《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出隆中即知天下将有三分,他是怎么做到的?
阴幸所答:一、诸葛亮心怀天下,经常外出搜集信息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时候,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很多人将这种情况,看做是诸葛亮对刘备的考验,认为他在判断刘备,是否真的礼贤下士。在我个人看来,诸葛亮可能真的不在家。他离开茅庐的日子,一定是到外面访友,或者是打听消息去了。想要在天下大乱时候,展现自己...

15755812940隆中对,老江湖刘备是怎么样向未出茅庐的诸葛亮虚心请教的?
阴幸所答:历史真相虽已经杳不可知,但事情不外乎有两种可能:诸葛亮确实不在家中;或者是诸葛亮刻意的保持应有的矜持,自重身价。不管怎样,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美名是流传至今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吊足了刘备胃口的诸葛亮终于现身,薄施粉黛的他含笑凝睇谢君王。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伏龙”先生,刘备迫不及...

15755812940诸葛亮一直隐居隆中,为什么却能知晓天下事呢?
阴幸所答: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人认为通过天象可以知晓天下大事 。诸葛亮在未出茅庐时已知天下三分,他对形势有清晰的判断,诸葛亮从小便熟知各类典籍,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计,调遣关羽和张飞火烧新野,正因他的足智多谋,使这一仗大获全胜,使曹操的...

15755812940诸葛亮事迹
阴幸所答:诸葛亮事迹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


(编辑:田差路)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