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地理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自然因素就干旱,人为可能还和地下水开采、修建水利工程截流、水土流失等有关。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间冰期

根据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又分为几个亚冰期和亚间冰期,而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域,出现干旱气候。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大气层透明度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这就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了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最终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可能因素有:季节性降水减少,径流补给减少、下游泥沙沉降堆积变多,堵塞河道、也有可能是蒸发过大的原因。

黄河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少雨。中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夏季上游地区蒸发强烈,且两岸多干旱地区。下游断流可能与此有关。

近些年黄河下游断流与自然因素(除流域水源补给异常偏少外)关系不大,与中上游的人类活动用水量不断增加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蒸发量增大。


13599406760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_百度...
杨贺非答:可能因素有:季节性降水减少,径流补给减少、下游泥沙沉降堆积变多,堵塞河道、也有可能是蒸发过大的原因。

13599406760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
杨贺非答:而在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的第一章,“河流特征”部分写道:“自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黄河上游;自托克托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山东垦利河口为黄河下游。”把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确定为黄河南岸郑州市荥阳的“桃花峪”。对于“旧孟津说”与“桃花峪说”,曾为武陟...

13599406760高中地理怎么治理长江黄河上中下游?
杨贺非答:•修建水利枢纽,发挥其拦洪治沙功能。长江下游:•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逐步淘汰和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环保技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黄河的治理措施:1、上中游进行水能的梯极开发。

13599406760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杨贺非答:3.黄河的下游:黄河的下游区域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也包括江苏和河北的一部分地区。这一区域是黄河流域的最低点,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和城市发展。黄河在这里分成了多条水道,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最终注入渤海。下游标志着黄河的流程终点。分界点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它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黄河...

13599406760黄河中下游流经哪些省市?
杨贺非答: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市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比降为8.4...

13599406760黄河中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杨贺非答:黄河干流自桃花峪到渤海称为黄河下游。下游河道为地上悬河,支流很少。目前黄河下游河床已高出大堤背河地面3-5m,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区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历史上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近40年间,黄河年...

13599406760高中地理:有谁记得黄河的上中下游是怎么划分“几”字的?上中下游分别...
杨贺非答:07倍。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区和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黄河中游地区61%的面积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流众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含沙量大。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上都集中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别是8月上旬出现洪水的机会较多。

13599406760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杨贺非答:一、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

13599406760地理黄河的知识点
杨贺非答: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

13599406760地理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杨贺非答: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


(编辑:臧茗须)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