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轮回是万恶之源,是佛教创造轮回的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轮回是不是佛教创造的?

轮回概念不是佛教最早提出的,佛祖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观点重新解释旧有的概念而已。
也要更正下前面不少朋友的误会,在佛教开创之时没有印度教,只有婆罗门教,印度教是4世纪后结合一些佛教思想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后的产物。公元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8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叫 六道轮回
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 鬼 道和地 狱 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 生 死。

轮回从事相上说,是生命不同形式的生存环境,以及互相的转化,所以有天道、人道、地狱、畜生、恶鬼、修罗,由于各自前世今生的业行而投或再投一道;从理上说,一切世界的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所以,轮回只是我们用以描述生命变化过程的一种定义,不是谁来制定、谁来创造,只是一种客观描述。而且,其来源是印度古代的吠陀神学思想,并不是佛教所创造的理论。
当然,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他们对生命变化活动的过程是有不同的描述,比如说天堂人间和地狱、或者神界人间和地狱等,并不代表是谁对谁错。

根据佛法,六道轮回是众生死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结生的力量则是来源于爱和欲的造作。而在古代印度的吠陀神学中,则认为决定某个生命死后如何轮回,是天神在对这个生命进行审判以后,依据其前生的行为而去投入。佛教与印度婆罗门吠陀神教的区别就在于决定轮回方向的是自我力量还是神力。
无论是古印度神教,还是佛教,都认为轮回只是一种规律的描述,而不是什么“万恶之源”。

什么是唯物主义?任何哲学在说明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后,还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是什么。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和反映。所以,精神和肉体永远消失是肯定的,但不可能出现比真空还真空的情况,也就是物质永远会以不同形式无限存在着,而精神能否永恒,是宗教与科学的区分。佛法也认为,世界的表现永远是“名与色”的结合,色界事物都是四大特性的不同形式结合。
在这里也需要指出,宗教的灵魂、意识,并不存在永恒的概念,而是说迁变流转。可以理解为数据在不同情况下的转存,其实这就是轮回所要说的事情。

首先我想问问你,是不是显微镜的发明者发明了细菌?是不是人类发明了地球?轮回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如果你一定要问轮回是谁创造的,那么你就先搞清楚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母鸡。佛陀只是看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打滚,不断受苦,不忍我们继续受苦下去,于是把事实的真相告诉我们,并且教我们脱离六道轮回的方法。如果想要没有轮回,除非所有的众生都没有业障,那么我们死后就不会受到业力的牵引而投胎轮回,这也是为什么佛陀苦口婆心劝我们消业障的原因。 你如果有时间去寺庙里玩玩的话,就会发现一幅图,那幅图的最中间有个大大的“心”字,然后心的四周画了很多像,有佛菩萨像,有神像,有帝王像,有普通人像,有饿鬼像,有地狱像,这幅画的意思是说,我们所受的一切果报都是我们自身所造,不管是好报坏报,主要就是看你这颗心,如果你时常能够行善事,心里没有一丝恶念,那么你死后要嘛就往生成佛,要嘛就投胎成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如果你一辈子都做坏事,心地很坏,那么你死后就要为你所做的一切负责,要么就做饿鬼,要么就做畜生任人宰割,要么就下地狱,所以归根结底地说,是我们的这颗心创造出了六道轮回,因为我们一直不停地造业障,所以死后会受业力牵引进入六道轮回。

六道不是佛教创造的,也并非是创造出来的。

这个最早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发现的,那时候在世界上印度是禅定学术最发达的地方,最早的四禅八定就是源自古印度婆罗门教,这不是佛教的专利。婆罗门教从入定当中看到六道,禅定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空间维次的限制,他们也能够像我们平常朋友之间相处一样,与六道的众生相处,但他们只知道有六道,而不知道六道是从何而来的。

当时印度一个国家的太子,不满足于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便离开家庭,出走悟道,终于突破了这种学术,知道了六道的来由,也知道了如何避免堕入六道和如何解脱生死,这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发现。

轮回是宇宙自然现象,只是被人发现了而已。

其实也不是佛教首先发现了,古印度很多宗教都发现了。

至于唯物,就首先要知道“物”,万事万物究竟本质是怎么样的。

这个可以看个前沿的量子物理电影,叫《我们懂个X》(又译作:我们究竟知道多少),第一部在美国播出是2004年,第二部是2006年,里面有很多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发表意见,电影最末会介绍他们的身份。

http://www.tudou.com/home/item_u30420s0p1.html

佛陀宣说轮回是世界的真相,而不是佛陀创造的。 世界上根本没有主宰者,也没有创造者。 就好比万物会生灭的自然定律,而不是谁创造或者赋予这个‘轮回’。

轮回是万恶之源? 不。轮回之中的六道包括善趣以及恶趣。 因此不能以单一的善,恶去了解轮回。


13962714233轮回是万恶之源,是佛教创造轮回的么?
东帝伊答:无论是古印度神教,还是佛教,都认为轮回只是一种规律的描述,而不是什么“万恶之源”。什么是唯物主义?任何哲学在说明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后,还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是什么。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和反映。所以,精神和肉体永远消失是肯定的,但不可能出现比真空...

13962714233轮回是不是佛教创造的?
东帝伊答:轮回概念不是佛教最早提出的,佛祖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观点重新解释旧有的概念而已。也要更正下前面不少朋友的误会,在佛教开创之时没有印度教,只有婆罗门教,印度教是4世纪后结合一些佛教思想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后的产物。公元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

13962714233人死后讲伦回,是佛还是道教
东帝伊答:亲,不是这样理解的。轮回不是讲究的,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佛教发明的专利,而是以佛教、道教、婆罗门教等诸多宗教的修行者发现的生命循环的客观规律,并非宗教自己创造的东西。很多人不相信轮回,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生命完整的流逝的轨迹。但是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我打一个比方,我们就对生命的轮...

13962714233轮回转世学说是佛家特有的吗?道教有没有
东帝伊答:轮回转世不是学说,而是事实,当然不是佛教特有的。轮回的现象最早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现在称印度教)修行人在禅定中发现的,因为禅定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维次的障碍,进入过去和未来,而婆罗门教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印度称为宗教王国,所有的宗教和学术都修禅定,对三界六道的情况非...

13962714233佛教所谓的轮回,是从佛教创立开始,还是从人类开始形成开始的呢?
东帝伊答:无始的意思是根本没有开始,本来就是这样。没有开始当然也没有结束,所谓不生不灭。因此,六道轮回也是本来就存在,并不是佛出世以后才有的。轮回的学术也不是佛首先提出的!佛没有成道前,印度的高级宗教,如婆罗门教等就提出来了。他们修禅定,定中对六道轮回看的清清楚楚,但是没有办法出离。

13962714233“轮回”究竟是什么意思?佛教的“六道轮回”指的是什么?
东帝伊答:简而言之就是世间万物死了之后又会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得以转化成新的生命,这样反复循环,生死不休。比如:人过量饮酒,饮酒后打人骂人,违法犯罪,过后受苦受罪,重病恶果,其人虽然后悔,但却控制不住,屡犯屡喝,这就是轮回关于轮回的起源,轮回并非释迦摩尼佛所创,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

13962714233轮回真的是佛教说的吗?
东帝伊答:轮回的思想源出于佛教教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释加牟尼对于人生意义的一种解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由人所创立的宗教,其信仰教义的思想与创立者本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连耶稣宣讲所使用的一些比喻也反映出其生活经验的某些特色。这意味着释迦牟尼所宣讲的信仰理论,来源于他...

13962714233佛教轮回是真的吗?
东帝伊答:儒家说轮回:【正史中的轮回事件】在世界上以重史著称的中华民族,对此类现象的记述最多。尽管正史的编撰者们多属“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夫子的徒裔,不惜冒杀头危险也不只为皇帝歌功颂德,甚至反对排挤佛教,但对神鬼幽冥之事持严肃客观的态度,在官方敕修的二十四史中,也还是有不少关于此类事件的记载。(古代写...

13962714233前世今生的轮回是什么意思人真的有轮回吗
东帝伊答:释迦牟尼佛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佛教的轮回思想。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如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以佛教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对世间无常的真相无所了知、或因为对生命的实相不明了的无明,而产生种种导致不断生死的烦恼未能断尽,便辗转...

13962714233...是中国自古就存在的还是伴随佛教而来的?道教有轮回吗
东帝伊答:道教是讲轮回的,因为道教自汉张天师开始形成系统的宗教组织时佛教也传人中国。所以轮回一说应是受到佛教影响。但是道家是不讲轮回的,庄子里说的“视生死如昼夜”大概是道家的生死观。但是任何宗教都是有死后世界一说的,所以中国本土的宗教和传说中也有关于死后世界的事情。只是佛家的轮回之说的理论体系...


(编辑:屠贫采)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