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师师德的最高境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热点关注]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谭长清: 做个心中有“道”的教师 一个偏僻乡村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到一位特级教师来讲一节课。 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女。特级教师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准备上课。 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台面上有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讲台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讲台上的粉笔灰。 片刻的鸦雀无声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途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过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 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 课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从这位特级教师身上,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面对着讲台上凌乱的摆设,视而不见,只要能腾出放讲义的地方就行了,至于清洁讲台,那是值日生的事情;有时担心厚厚的粉笔灰弄脏讲义,就用书尽力拍,吸一口气用嘴猛吹,顿时,坐在前排的学生就遭了殃,偶尔有几个学生往回吹,我还对他们吹胡子瞪眼的,认为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敬,从没想到过要换个方位;平时,对待那些做错题,或者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岂能让他们只是笑一笑而已?往往是恨不得痛骂一番才解心头之恨! 由此,我也想到钱学森冲破国外的重重阻力,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被称为“水交杂稻之父”的袁隆平,依然与当地农民一样,天天出没在田埂上;拥有亿万身价的姚明,从国外回来的接风宴,竟然是去单位食堂……这些名人之所以令人钦佩,首先,就是他们心中有“道”——追求自身人格的完美、道德情怀的高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不传,惑也难解。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关怀。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吧。 李友焱: 做养马的“伯乐”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人们大多知道“伯乐相马”,却不知道伯乐的本职工作是“养马”。 世人把对伯乐的关注全放在他养的是否是千里马,他能否发现千里马上;对马的优劣评判标准也只有能否日行千里这一个标准上。这一现象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相似了,社会要求教师是“伯乐”,培养出来的都是“千里马”(即学习尖子);而很多教师也以培养“千里马”(学习尖子)为唯一目标。尽管千里马极少,却仍然按照千里马的标准去养马,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马“屈死于‘伯乐’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同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不善拉、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于学生来说,有的善于学习,有的善于创造,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劳动,有的善于体艺,当初那些在学校的所谓“问题生”毕业后却成就一番事业,被邀请回母校做报告的事也不少见。所以教师不能扼杀和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把学生都按照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分类,什么样的马我们都要养,并且要根据不同的马的需要,用不同的饲料和方法喂养,让所有的马将来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它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高的标准就是当好“养马”的伯乐——不管什么样的马都养并能因材施教的伯乐! 当好一名“养马”的伯乐确实不容易。首先,教师要真正摒弃唯成绩至上的评判标准,摆脱学校、社会、家长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以学生成绩衡量学校好坏、教师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摆脱“虚名实利”的诱惑。其次,“养好马”也要“善相马”,知道每匹马的脾气、个性、爱好和特长,用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喂养,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好学生”的“陪读”者。在这里“相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养马”,而不仅仅是挑出“千里马”。再次,“养马”重在“养”,即培养。看到学生有某方面的潜力,引导其向这个方向茁壮成长。 如果不以速度的标准定义千里马——只要在不同领域能做出成绩,我们就把它称为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无处不在。 这样一名“养马”的伯乐才具有师德的最高境界! 赵桂海: 最朴素的,也是最高尚的 师德的最高境界不在那些上纲上线的条条框框里,也不在那些歌功颂德的豪言壮语中。它就存在于我们对待职业的朴素态度上,闪耀在我们平日里朴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有人常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的职业并没有“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悲壮,也没有如太阳般耀眼的光辉。无论人们给教师戴上多么大的光环,它也就是一种职业,是当今社会千行百业中的一种。 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那么这个职业就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基础,我们要靠这一职业养家糊口,要在这一职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更要在这一职业中寻找并体验生活的乐趣。也就是说,选择了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与之相依相存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远离了喧嚣和热闹,促使我们在淡泊名利中积极进取,在清苦宁静中乐观向上。于是教师便有了自己特有的精神面貌,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境界——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于是,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便都带上了教育的符号。走在校园里,不经意地捡起一块垃圾;看到学生进步了,给予一个会心的微笑;说到不正之风的厉色声讨,见到正义之举的由衷赞叹……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构成了教师的生活状态,也构建了一幕幕的教育场景——这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生活,怎样去创造幸福生活,而教师恰恰就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就生活在教师的周围。生活是朴素的,朴素的生活境界亦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胡修富: 我的马老师 上小学时,全班同学都希望成为马老师的学生。她是我们这所农村小学里唯一的公办教师,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个以体罚为主要惩罚手段的农村小学校园里,她以理服人,从不打骂学生。可是,好运总是降临不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上一、二年级时,她教三年级。当我们高高兴兴地成为三年级学生坐在教室里等待她来上课时,她却走进了二年级教室。好像故意与我们捉迷藏似的,不能作她的学生,但我却领略过她的“厉害”。 因与小伙伴一起偷梨,我被她叫到办公室里。她讲道理举例子,三言两语使我惭愧不已。以后我更加佩服她了。 于是,我时常想,如果我将来能当教师,一定要和她一样。 初中时,不知怎么没有了小学时的顽皮,性格变得内向了:见生人话很少,很少与女同学交往,更不用说与教师们主动交流了。一次与同学们一起到班主任鄂老师的办公室,马老师正好也在。要离开办公室时,我被马老师叫住了。她只说了一句话:“你这样可能不适应社会,以后要慢慢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胆子要大些,多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我点了点头,就走了。 她是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唯一除了关心我学习还关心我性格形成的教师。当我走出办公室时,我的心里一直充满着感谢。从那时候起我就想,如果我是教师,我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人格…… 近日,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殷雪梅》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师德高尚的教师应该是这样:他平凡而伟大,他爱学生爱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会付出一切,时间、金钱、甚至是生命…… 徐延芹: 自觉抵御诱惑 讨论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说:用真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宽容之心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因材施教之法去教育、感召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也会这样认为,因为这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但时至今日,我认为在具备师德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经受住了种种诱惑的考验,才能谈得上达到了师德的最高境界!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绝大多数孩子又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家长从知道孩子在哪个班上学开始,就不断地“骚扰”老师,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为自己的孩子选个好座位,即使他的孩子又高又大,他也想让孩子坐在中间,上课挡着别人好像与他无关;设宴请客,想让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但谈话之间却流露出孩子从小没被打骂过,至于这个度,你老师自己去把握;变着法对老师进行“物质奖励”,甚至直接送现金,只为让孩子当个一官半职,至于他的孩子是不是具备这个素质,你老师看着办吧!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真不知现在的家长都怎么了! 不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生家长送上的红包……面对种种诱惑,秉公办事,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老师,我认为就足以达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了,你们认为呢? 郭加强: 做一名追求真理的教师 正直无私,敢于捍卫真理伸张正义,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爱心固然是师德高尚的表现,但是,没有原则没有正义的爱,没有正直作为脊梁的爱,恐怕是经不起考验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时侵入圣洁的校园,我们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遭到身心伤害。所以,爱学生,就要时刻准备保护他们,维护他们的权益,这需要教师具有正直无私的爱心。不跪着教书不跪着做人,这这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当然,一个执着追求真理愿意为正义献身的人,必须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做一名智慧型教师。这样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化解各种障碍。因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智慧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索真理捍卫正义的方法,鼓励年轻人追求真理实现社会公正的勇气。 做一名追求真理的智慧型教师,应是教师毕生追求的师德境界。 于建宏: 谨言慎行 央视名嘴崔永元在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时说,他本来数学成绩非常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就因为他的数学老师一句“你丢尽了全班同学的脸”而从此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研究所佟乐泉所长在回忆他小时候读书的事时,也有这么一回:为了上学方便,他转至某小学读书,做课堂作业时,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极其小心,结果反而涂改了几处。老师课堂巡视至他的身后,他本以为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道从老师鼻孔里哼出了这样一句话:“又是一个丙等生!”他失去了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书的勇气,宁可多跑路,央求母亲给他转回了原来的学校。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读中学时物理特棒,因为眼睛近视,上课看不见板书,他先是用纸圈成圆筒状做眼镜,被制止后他又用双手圈成筒状,老师误以为他是故意调皮而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使贾志敏从此与物理学科无缘。 ……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不说尖酸刻薄的话语、去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些只要去做都不难,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做不到呢? 能做到这两点的教师,大概也是师德达到最高境界了吧!

职业良心,是指有着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领悟了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具有的为社会尽具体义务的明确意识。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及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是教师在教育生涯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为教师职业信念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说教师职业的义务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使命,那么教师的职业良心就可以说是一种被教师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道德要求没有被内化、接受,他是无法正确履行道德义务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良心取决于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与特点(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的内涵,我认为有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克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克尽职守”,重要内涵主要是两条。第一条是从职业规范上说的,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第二条是从教育效果上说,职业良心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做不到这两条的教师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玩忽职守,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 “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首先,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由于学生的未成熟性,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对等性,学生往往也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其次,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的。所以,教师能不能自觉要求自己是教师工作成败或效能高低的决定因素。教师必须有自觉工作的良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有其职业上的特点。这就是他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成长负责。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亲朋之爱,主要要表现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的各种质量成为是否真正爱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志。教师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够采取放任的态度,并且,教师在纠正学生的缺点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不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他们的个性成长。现代社会对于个性发展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教师良心中对个性培养的要求也会比以往更高。“团结执教”也是教师良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劳动从其活动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但教育效果的取得却是集体性的。学生的人格成长,学生的知识及心智水平的提高都是教师群体合力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同侪关系不仅是一般的同事关系,而且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教师同事关系方面的良心不是一般人际关系方面的良心,而是职业良心的直接构成部分。 教师良心的上述四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同事之间的道德关系。这四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二)、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这样两个主要的特点: 1、层次性高 所谓层次性高,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的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具体表现是,第一,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第二,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我们知道,许多其他职业道德规范允许的行为,教师未必认为是合适的。比如着装,社会人士可以着时装,而教师的服装却必须庄重、大方,相对保守,才不至于影响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比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足以垂范于学生,等等。教师只有合乎这些职业道德的要求,才能心安理得。虽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但职业良心却时时提醒教师为人师表所必须注意的较高修养要求。这是教师良心的重要特质。 2、教育性强 所谓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对于教师职业良心的榜样或教育作用无须更多的说明。我们这里重点说明一下教育良心的标准问题。良心往往处于直觉状态,即使是理智状态下,良心也仍然具有较多的情感抉择的特性。同时,良心本身仅仅是作为主体对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而存在的,落实良心的要求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良心本身及其落实的方式都需要在良心之外寻找最终的检验标准。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是看良心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二、教师职业良心的修养1、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教师的职业就是育人工程,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家庭培养有素质的成员。教师所担当的角色,要求教师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必须爱岗敬业,拥有一颗甘为人梯的平常心。要把工作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学生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对育人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时刻想到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潜下心来,用心为孩子的明天铺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师都熟知的道理。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情感世界。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获得教师的爱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有了爱心支撑,我们面对工作才能自觉去完成。爱还要有一颗耐心育人的公平心。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个体,但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面对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应该怀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美好心态来欣赏他们,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规范自己言行,为人师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力。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新时期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衣着、打扮和外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内在素质。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一般形象首先应是具有教学能力,教书,而且是教得好书。3、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有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体现在对学生有亲和力、对家长有亲和力和对同事有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体现。而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就是平等待人。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回报学生对自己的支持与敬意。恪守职业道德、知行统一,做学生的表率。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要牢记一点:你的学生时刻都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就像你时刻关注你的学生一样。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谨言而慎行,为人师表。4、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是照射在学生心灵的一道灿烂的阳光,时时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自己高尚的人格。5、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用“爱”成就自己美好的教师职业。教师的“爱”可以理解为“爱自己”、“爱职业”。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合格的新时期教师只有懂得劳逸结合,提高休闲的生活质量,珍惜和维持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这就是“爱职业”的基本道德表现。所谓“美”就包括“形象美”和“心情美”。一个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在着装打扮上得体,给人以美感,还要有一颗宽容美丽的心,能包容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和过失。 总之,教师要想修养好自己的职业良心,就需要全方位的去塑造自己、提高自己。要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一、侮之

“侮之”指的是被轻蔑,被无视,甚至是被侮辱,这类老师是最糟糕的。有的老师业务不精,不认真备课,也不认真上课,敌视学生,心思不放在教学上,上课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里没有任何威信,学生从心底厌恶他,当面或者背地里说他的坏话。

如果一个老师执教到了这种程度,如果不从心态和行为上加以改变,对自己、对学生都没有益处,就该考虑转行了。这一类教师,有了专门的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误人子弟。

二、畏之

“畏之”指的是让学生害怕你、畏惧你,从而不得不学、不得不学好你这门学科。这种畏惧往往是来自己教师的恫吓、训斥、惩罚、找家长等方式,学生往往心里憎恨,但不敢明说,甚至是表情上也不敢表示出来。

这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老师也是有责任心的。但是,这类老师忽视学生的感受,也违背了教育规律,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

很多老师的在工作中,就停留在“畏之”的层次从上,

教师师德最高境界,其实我觉得真正是心怀天下,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


1722928802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殳单涛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慎独,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绝不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内省:是指内在的自我反省,教师要不断的反思自身,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慎独:是...

17229288021师德的三重境界
殳单涛答: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了最强烈、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产生了不同于母爱、父爱、友爱的爱心,这就是师德的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师爱。    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这三重境界当中不断的修炼提升,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17229288021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殳单涛答: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勤业爱生。 勤业爱生的理解: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教...

17229288021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吗
殳单涛答:4、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是照射在学生心灵的一道灿烂的阳光,时时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自己高尚的人格。5、修养自己...

17229288021教师师德的最高境界
殳单涛答:二、畏之 “畏之”指的是让学生害怕你、畏惧你,从而不得不学、不得不学好你这门学科。这种畏惧往往是来自己教师的恫吓、训斥、惩罚、找家长等方式,学生往往心里憎恨,但不敢明说,甚至是表情上也不敢表示出来。这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老师也是有责任心...

17229288021教师的最高境界:仁爱之师:仁是一种悲悯,有教无类;爱是一种激情,孜孜不...
殳单涛答:她提出的“三个制高点”思想,关乎教育的未来定位,关注全球竞争和战略视角。在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坚持教育与国际视野并重,以育人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她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源自本土实践与创新,对学前教育,她主张防止文化自我边缘化,鼓励反思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于漪老师以苦练...

17229288021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吗
殳单涛答: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吗职业良心,是指有着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领悟了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具有的为社会尽具体义务的明确意识。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

17229288021师德修养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
殳单涛答:师德修养的境界也在不断升华。最初的师德修养只是师德语义内涵的认识,教师是有意识地按照师德的要求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随着教师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教师能够灵活化、艺术化地提升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要求,只有执着的教育理想才是师德修养的不竭动力。

17229288021师德的灵魂是什么
殳单涛答:3、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尽心尽力。师德的主要体现 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热爱教育事业...


(编辑:刁虞卸)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