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①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交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最常见、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仅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连工人的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商品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都是商品买卖原则占统治地位。
②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用以剥削雇佣工人;无产阶级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过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雇佣工人则是雇佣劳动的体现者。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一方面,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另一方面,资本也离不开雇佣劳动。在这个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主要存在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两个对立的阶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③ 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的本性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决不能把这种生产描写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就是说,不能把它描写成以享受或者以替资本家生产享受品为直接目的的生产。如果这样,就完全看不到这种生产在其整个内在本质上表现出来的特有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272页)。这就是说,在本质上,资本是要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正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才使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同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剥削方式区别开来,并且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因此,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全部过程。资本家即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以利润的多少为转移。对资本家来说,只有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被看作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实际上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家所需要的。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只能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却无偿地占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集团之间虽也进行着种种明争暗斗,那不过是为了瓜分剩余价值而已。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它在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始终起着支配作用,并且贯彻到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从高涨到危机以及从危机到高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都是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④ 生产社会化
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不同于以往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生产。生产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地向前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256页)。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一切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是由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同占有,而是被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这就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集中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对抗性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这一矛盾的阶级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突飞猛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必然导致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受极大的破坏。它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这也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
⑤资产阶级专政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国家废除了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和选举制,这比之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个进步。但是,不管资产阶级采取的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尽管资产阶级标榜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但资本主义的全部国家机器实际上都被资产阶级政客所把持,完全代表着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始终是为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和货币拜物教,支配着资产阶级的精神世界。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淹没在利己主义盘算的冰水之中。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夏梅昏答: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①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哪些内容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主要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生产: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第一,以资本家的利润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市场经济,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地追求更高附加价值,采用各种手段压缩工资、增加工作强度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第二,以工人的剩余价值为根源。资本...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哪些特征
夏梅昏答: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使得雇佣劳动成为可能,从而有剩余价值,使得资本的再生产成为可能,工人与资本家是对立的 资本的再生产导致资本竞争、扩张、集中,集中到一定程度则产生垄断 金融一直起到信贷作用,刺激实体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是什么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产阶级私有资本与工人无产阶级雇佣劳动的根本对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与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的必然危机,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实现人类工业社会化大生产与人类商品经济高度历史的发展,决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方式...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和发展特点 生产方式有哪些特点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特点 1、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交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最常见、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2、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夏梅昏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只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的一个部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

1867572936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夏梅昏答:市场竞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市场竞争是指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原因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


(编辑:阮福宋)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