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寻找《读者》中一篇文章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帮忙找一篇《读者》里的好文章

《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何用》,《读者》2009-13七月上42页。

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何用
2009-7-6 9:12:03 作者:于 丹 来源:读者网

  读书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记得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其实不尽然。我把现在的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
  在这个时代,有用的阅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让你的心灵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入行的薪水越来越低了。他们说,我们这拨孩子怎么这么倒霉,扩招进来的,而出门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危机,到处不是减薪就是裁员。我们怎么办?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又是什么?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因人而异。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清一碗米值多少钱啊。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今天大家都说职业竞争很激烈,我看到我周围的一些孩子,就是急于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卖出去,就是想着赶紧得把自己变现了。
  有谁耐着性子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酒离米的形态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失败的元素是最多的,你还敢于去尝试吗?所以我们说,读书养心。一个人的心灵辽阔了、自由了,自我明确了,那么他跟这个世界的默契程度就大,但这不是说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温柔了。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它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生活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面前有三锅水,都是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往第二锅水里扔一根生的胡萝卜,往第三锅水里扔点干茶叶。
  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脆弱,内质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了的人。
  再看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如同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就是典型,人云亦云,为他人活着,服从别人。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是失去了自我。
  再看茶叶,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被这个社会成就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
  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

震撼一国的农夫
译/胡 英

  每年,澳大利亚都会举行一场悉尼至墨尔本的耐力长跑,全程875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赛程最长、最严酷的超级马拉松。这项漫长、严酷的赛跑耗时五天,参赛者通常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世界级选手。这些选手大多不到三十岁,有“耐克”等知名运动品牌做后盾,全副武装着最昂贵的赞助训练装备和跑鞋。

  1983年,耐力长跑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名叫克里夫·杨的家伙。起初,谁也没在意他,大家都以为他是去那儿看比赛的。毕竟,克里夫·杨已经61岁了,穿着条工装裤,跑鞋外面套了双橡胶靴。

  当克里夫·杨上前领取他的运动员号码时,人们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来参赛的。他将跻身150名世界级选手的行列参加赛跑!这些选手压根儿没想到,还有一件令人称奇的事,克里夫惟一的教练竟是他81岁高龄的母亲耐威尔·冉。

  人人都认为克里夫·杨不过是个头脑发热,想在公众面前出彩的家伙。但媒体却颇感好奇,当克里夫拿到他的“64号”号码布,走进那群身着专业、昂贵长跑行头的运动员中时,照相机镜头对准了他,记者们开始发问:

  “你是谁?是做什么的?”

  “我是克里夫·杨。来自一个很大的农场,在墨尔本郊外放羊。”

  他们又问:“你真的要参赛吗?”

  “是的,”克里夫点点头。

  “有人赞助你吗?”

  “没有。”

  “那你不能参赛。”

  “不,我可以,”克里夫·杨说,“你知道吗,我出生在一个农场,家里买不起马匹和四轮车。每次暴风雨快来的时候,我都得跑出去聚拢羊群。我们有 2000头羊,2000英亩地。有时候我得追着羊群跑两三天。虽然费功夫,但我总能追上它们。我相信我能跑这场比赛,不过五天时间,也就多出两

  天而已。我追着羊群跑过三天。”

  马拉松开始了,穿着套鞋的克里夫·杨被专业选手们甩在了后面。观众席上发出阵阵笑声,因为他甚至不懂得正确的跑姿。他好像不是在赛跑,而是优哉游哉,像个业余选手那样拖着碎步小跑。

  现在,这位来自碧奇榉林、以种马铃薯为生的没牙农夫开始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赛跑中跟世界顶尖选手展开较量。全澳大利亚通过电视直播收看比赛的人们都在心中不住祈祷,赶紧有人把这个疯老头儿从场上劝下来,因为人人都相信:不等跨越半个悉尼,他就会累得气绝身亡。

  所有专业选手都很清楚,为了拼完这场耗时5天的比赛,你得跑18小时,休息6小时。可现在,老头儿克里夫·杨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清晨,当有关赛况的新闻播报出来时,又着实让人们吃了一惊。克里夫·杨仍在比赛,迈着碎步跑了一整夜,来到了一座名为米塔岗的城市。

  显然,克里夫·杨从比赛第一天起就没有停过脚步。尽管还被远远甩在世界级选手后面,但他还是不停地跑着。他甚至还有功夫跟公路两旁观看比赛的观众挥手致意。

  当他到达一个名为奥尔伯里的小镇时,有人问他剩余的比赛有什么策略。他回答要坚持跑完比赛,他做到了。

  他不停地跑着。每天晚上,他只能与领先的第一团队拉近一丁点距离。到最后一晚,他超过了所有顶尖选手。到最后一天,他已经跑在了最前面。他以61岁的高龄跑完了悉尼至墨尔本的整个赛程,不仅没有一命呜呼,还捧走了冠军奖杯,以提前9小时的成绩打破了记录,成了国家英雄!举国上下的人们立刻爱上了这个种植马铃薯的61岁农夫,因为他以5天15时4分的成绩跑完了这场长达875公里的比赛,成功地击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而他并不知道比赛当中允许睡觉。他说,自始至终想像自己是在追逐羊群,与一场即将来袭的暴风雨争抢时间。

  1997年,76岁的克里夫·杨再露头角,力图成为年龄最大的环澳长跑选手,为无家可归的儿童募集资金。整个赛程16000公里,他跑完了6520公里,后来因母亲生病而被迫退出了比赛。

  他对长跑的热爱从未消减,2000年,他在一项1600公里比赛中跑完了921公里,一星期后在他盖里布兰德的家中病倒,从此再也没有力气跑了。轻度中风结束了他英雄般的长跑生涯。

  2003年11月2日,久病之后的克里夫·杨这位长跑运动史上的传奇人物与世长辞。享年81岁。

  “杨氏碎步”因被认为更符合空气动力学、更省力而被超级马拉松选手纷纷效法。据悉,悉尼-墨尔本长跑优胜者中至少有3名是凭“杨氏碎步”取胜的。

  如今,悉尼-墨尔本马拉松赛中几乎没有人睡觉了。要赢得这场比赛,你必须像克里夫·杨那样,日夜不停地奔跑。或许要跑赢人生的马拉松赛,也正需要克里夫·杨的精神———打破常规、拼搏不息。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3期P54

  上个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

  爸爸退休后,跟弟弟住在县城,家里的老屋空置多年,已是残败不堪,唯有屋子旁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枝叶间蓄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栋老房子,在二十多年前,却是刚做起的新房.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同爸爸一道,到山上去挖树苗,然后栽在屋子的四周,种得最多的是香椿树,父亲也会留意找别人要些桂花树苗等。渐渐的,屋子的四周有了一匝匝的绿色,有了一树树的鲜花。

  日子,就在这花开花谢中一年年过去了,那些我曾亲手种下的小树苗,很快就长得比我高,高得我必须得仰头看它。再到后来,我离开了家,等到我再回来,屋子旁边一片小树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豪华的小别墅,那是大伯家挨着我家的老屋做的新房。

  我曾亲手种下的树,只剩围在老屋旁边的几棵,我能清楚的辨认出,那些树就是我二十年我亲手种下的。

  风吹在脸上,柔柔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草儿绿了,花开了 ,在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忽然有种强烈的愿望:我想种一棵树。

  我有多少年没种过树了?我真的已经忘记。

  我想找一块有阳光的土地,深深地挖一个坑,轻轻地栽上一株幼苗,把满心的希望埋在土里,把我殷殷的目光和水一同浇上……然后看着我的小树一天天成长。

  我想把树,种在房前屋后,种在荒脊的山岗,种在我会每天经过的路旁。她会有着挺拔的枝干,碧绿的叶片,充满纯真的力量,蓄满向上的渴望,满树鼓涨的嫩芽都是春天里的希望。我要把她种在深深的泥土里,然后用心浇灌,细心培土,看着她一天天成长,就象照料我的孩子一样。

  在春天温暖的的阳光下,我会看见小树长出一个个嫩芽,一片片新叶,一簇簇绿荫。会有一个个绿色的梦想,象永不褪色的童话,长在我的树上;会有一个个蓬勃的希望,象常青树一样,播种在我的心上。

  我想种一棵玉兰,我喜欢她在春天里绽放满树浓香;我想种一棵桂花树,我喜欢她从春绿到冬的坚强;我想种一棵红枫,我喜欢她在秋天里用灿烂的笑脸傲对秋霜;我想种一颗水杉,我喜欢她在浓冬里默默伫立守望春天的苍凉。

  我会听到风吹过树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我知道那是树叶的笑声朗朗;我会看到从叶的缝隙里洒下的金色阳光,明亮的光线在叶丛上欢快跳跃,我知道我的心也会跟着一起歌唱。

  一定会有鸟儿来到树上,用它们圆润的嗓子,唱好听的歌,或者在树上做个小屋,和我成为友善的邻居。那样,每个清晨,我都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鸣声,空气中会有树叶和露水的清香。

  多好啊!

  春天来了,我想种一棵树,用我的手,去打开一扇绿的窗,用我的汗,去洒一片绿的浪,用我的心,去给徒步行走的人带来一片荫凉,用我的目光,去见证人生中这份蓬勃的成长。

  我知道,种下一棵树, 就是种下一颗爱自然的灵魂 ,就是种一个梦想,就是种一个希望。梦想和希望,会和小树一起成长,总有一天,我能在这树上,摘到所有结成果实的愿望。

  我想种一棵树,种在这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我要用我的的真诚和友善,用我的爱心和希望,细心浇灌,让它茁壮成长,长成参天的大树,让片片的绿叶都是爱心的闪光,

  我知道,我们热爱自然的心,我们敬佩生命的情,会变成可爱的鸟儿,就住在这树上。

  可是,这样的一个愿望,我竟无暇去实现。这次回乡,行程匆匆,我从老屋旁匆匆走过,看我曾种下的树,默然屹立,耸立着生命的尊严,凝视着世间的改变。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在这个春天,我想种一棵树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是不是这篇?


18734213887寻找《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史贾紫答:1983年,耐力长跑赛场上,出现了一个名叫克里夫·杨的家伙。起初,谁也没在意他,大家都以为他是去那儿看比赛的。毕竟,克里夫·杨已经61岁了,穿着条工装裤,跑鞋外面套了双橡胶靴。当克里夫·杨上前领取他的运动员号码时,人们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来参赛的。他将跻身150名世界级选手的行列参加赛跑!这...

18734213887找《读者》 的一篇文章
史贾紫答:好像是《读者》还是《视野》还是类似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故事大概是第一人称。但里面没有。祝好运。haoduzhe.cn 还有。我比较喜欢读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0-12-12 找《读者》的一篇文章。 2013-08-29 寻找《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6 2008-08-03 找一篇...

18734213887寻找《读者》中一篇文章
史贾紫答:这栋老房子,在二十多年前,却是刚做起的新房.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同爸爸一道,到山上去挖树苗,然后栽在屋子的四周,种得最多的是香椿树,父亲也会留意找别人要些桂花树苗等。渐渐的,屋子的四周有了一匝匝的绿色,有了一树树的鲜花。日子,就在这花开花谢中一年年过去了,那些我曾亲手种下的小树...

18734213887帮我在《读者》里找一篇写事的文章
史贾紫答:《蠢人的天堂》 从前,有个地方住着一个叫卡迪什的有钱人,他有个独生子,名叫阿则尔。在卡迪什家中还寄养着一个孤女,名叫阿客萨。两人年岁相当,人们都认为,他俩长大后会结为夫妻。阿则尔认为在天堂里既不必工作,又不用学习;吃野牛肉、鲸鱼肉,喝圣酒;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他生性疏懒,于...

18734213887《读者》中的一篇关于可可西里的感人的文章(急)
史贾紫答:《读者》中的一篇关于可可西里的感人的文章(急) 很久以前看到的,讲的是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守护者们,其中有讲道索南达杰他们的,急……... 很久以前看到的,讲的是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守护者们,其中有讲道索南达杰他们的,急…… 展开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百度网友ef51c85 2008-...

18734213887我想找一篇《读者》上的文章,是夏达写的,有关于她的猫咪,叫烧卖,那只...
史贾紫答:天亮得也晚了些,下午也不再是明亮的白昼。却还是夏天的尾巴上,总也不想撤掉席子。夏天被人抱抱都会喵喵惨叫挣脱逃往卫生间冰凉地板的猫儿们变得异常黏人,夜里和早晨醒来总会看见四只酣睡得大猫依靠在自己身体各处,细细的鼻息和偶尔抖动的胡须总让人不忍翻身。“烧卖”是其中的一只。猫都是有自己的...

18734213887《读者》中有一篇描写仓央嘉措思念一位女子的文章,很生动!有哪位仁兄帮...
史贾紫答: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

18734213887寻找读者杂志一篇老文章
史贾紫答:问题描述:以前在读者杂志看了一篇文章,非常感动,至今依然经常想起,最近心血来潮突然想再重温一下,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文了,只找到网络上很多人引用了其中的一段文字,请大家帮忙找找吧,谢谢。如下:个年轻的女钢琴家重病垂危,绚丽的生命就要结束。某日,一个小偷敲开了她的房门,这小偷手里捧着一...

18734213887《读者》中的经典文章有哪些?
史贾紫答:1、古代妈妈的一封信 杨暖 《读者》2012年第9期(五月上)总第518期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这是古代妈妈写的一封信,母亲写给儿子的。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简短,字微,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

18734213887找《读者》文章,一人从承包柳林编柳筐给人搬石头,后来卖服装,最后被...
史贾紫答:在中国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里,人们世世代代以砸石头并把石头卖给盖房子的人为生。村里有一位曾经进过城的年轻人,看到这些石头奇形怪状,想到城里有许多人喜欢这样的石头,于是就把一些怪石头卖给了那些喜欢奇石的人,而且还卖了一个大价钱,盖起了全村的第一栋二层楼房。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编辑:东齿汪)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