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陶渊明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为何最后却为了一个女子写下了许多骚气的情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什么叫历史?

最初的中国喷薄而出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这是陶渊明的千古第一情诗,愿你一切安好,愿我情深如初。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方;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叶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良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虽然陶渊明比较出名的是田园诗,但情诗也是挺撩人的。这首诗写了陶渊明日思夜想的绝色美人,希望日日与心上人形影不离,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这首诗突出了陶渊明对这位美人强烈的倾慕之情。这虽是首情诗,但没有艳俗之感,这大概是陶渊明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养一方人,因为山水有灵性,所以他写出来的诗也是很有灵性,这种灵性也延续到写情诗上。

陶渊明虽然心怀天下,但他却不愿沾染官场的浑浊,他有才华,但他不想被困在樊笼里,因此他才辞官归隐,虽生活清贫,但却很自由。陶渊明写的这首情诗,将美人形容得像花一般芳香娇美,可以看出来陶渊明真的很喜欢这位美人,窈窕淑女,当真君子好逑。

这首情诗句句华丽撩人,尤其是“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方;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叶之未央。”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啊,感受她娇美的脸庞下沁出的芳香,可惜罗裙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褪去,长夜幽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还未亮。这首诗真的很美丽动人。



因为陶渊明非常的爱这个女子,却得不到,写的是《三五七言》。

因为他认为这个女子爱而不得的情况和自己曾经很像,就用她比喻自己。

因为这个女子的情况和他的一样,他是用这个送给女子的诗来比喻自己吧。

因为他心底也有一个爱而不得的人,为他的人生留下了遗憾。


15146021125陶渊明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为何最后却为了一个女子写下了许多骚气的...
鬱注叶答:这首诗突出了陶渊明对这位美人强烈的倾慕之情。这虽是首情诗,但没有艳俗之感,这大概是陶渊明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养一方人,因为山水有灵性,所以他写出来的诗也是很有灵性,这种灵性也延续到写情诗上。陶渊明虽然心怀天下,但他却不愿沾染官场的浑浊,他有才华,但他不想被困在樊笼里,因此他才辞...

15146021125陶渊明为何归隐
鬱注叶答:原因:1.家道没落。陶渊明时代,自己的家庭已经破败成不像样子。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孟嘉的生活方式,深深的影响了年幼的陶渊明,喜欢饮酒,得意时...

15146021125为何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的故事?
鬱注叶答: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

15146021125陶渊明简介
鬱注叶答: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15146021125孔子与陶渊明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鬱注叶答:原因:渊明性格不羁,随遇而安 孔子心怀天下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附文(便于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里,儒、道两家最盛,对后世影响也大。儒家是入世的哲学,道家讲究出世,表现出的是绝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而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上向来 不那么单纯,不爱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这种天生般的包容性使中国...

15146021125陶渊明写情书 口味很重 愿意成心上人的鞋子衣领
鬱注叶答:答案正确!陶渊明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答案正确! 陶渊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书王子?答案错误?不,答案正确!每个男人都有着很爱情的一面,带着隐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师也不能例外,别以为他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怀,他写的情书可不是盖的。 不信?我手里可...

1514602112529岁出仕41岁归隐,陶渊明官场沉浮13年,生命短暂,当及时行乐
鬱注叶答:陶渊明出生之时,陶家家道就已经中落了。陶渊明有时连饭也吃不上,甚至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薄衣。但一切的贫穷和困苦,并不能妨碍陶渊明的好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此时的陶渊明读了不少书,学了不少儒家经典。陶渊明也和一些有志之士一般,有着兼济天下的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15146021125在物欲纵横的现代,你怎么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200字?
鬱注叶答:陶渊明的思想是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儒家的“积极用世”,想干一番事业。道家的庄子,想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所谓“少无适俗韵”。他归隐田居的初衷有三点:一是因为官僚世袭、门阀制度的存在,久得不到晋升,又不愿逢迎长官。二是因处于乱世,朝代频繁更替,恐误人歧途,招来不测之祸,为...

15146021125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鬱注叶答:在门阀、制度下,寒士难有作为,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注定会破灭;而面对官场的恶浊的黑暗,既无力改变,又不愿同流合污,陶渊明最终选择了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正因为他把壮志埋在心里,所以一直没有忘却现实,常常流露出对腐朽的现实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和悲愤。在性格方面,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

15146021125陶渊明的生活时代背景详细资料
鬱注叶答: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政治贪腐,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腐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


(编辑:薄岸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