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苏东坡的诗词一向旷达,潇洒,透出对人世的思考,富有人生哲理。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具体如下: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释义:穿着草鞋,杵着竹子做的拐杖,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雨呢,穿上蓑衣随他去吧!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释义:不要对着老朋友慨叹回忆往事,拿出新茶烫一壶新酿的美酒,趁光阴尚在,喝个畅快!

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释义:虽然生活穷困,穿的都是粗布烂衫,但只要胸中有诗书,气质自然不俗。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释义:人一生到过的地方,就像鸿雁经过雪地一样,痕迹不仅微小而且很快就会消失。



苏轼看透人生的诗句当然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种极其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早已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旧壁无由见旧题。


13158094075苏轼人生哲理经典诗句
全看秀答: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题西林壁》,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水调歌头》,意在说明人生不如意太多,人生的境遇并不是十全十美的。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和子由渑池怀旧》,意在说明如...

13158094075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是什么?
全看秀答: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释义:穿着草鞋,杵着竹子做的拐杖,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雨呢,穿上蓑衣随他去吧!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释义:不要对着老朋友慨叹回忆往事,拿出新茶烫一壶新酿的美酒,趁光阴尚在,喝个畅快!3、粗缯大布裹生...

13158094075苏东坡看淡人生的诗词
全看秀答: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

13158094075苏轼表达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
全看秀答:1. 苏轼关于豁达的诗句 苏轼关于豁达的诗句 1. 苏轼一些豁达乐观的诗句、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译句: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2、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3158094075苏轼大彻大悟的诗句
全看秀答:苏轼大彻大悟的诗句如下: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

13158094075...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谁的什么诗,意寓是什么...
全看秀答:作者: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

13158094075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诗句
全看秀答: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苏东坡的诗词一向旷达,潇洒,透出对人世的思考,富有人生哲理。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

13158094075苏轼积极人生态度的诗句
全看秀答:10、《东坡》:这首诗以苏轼在东坡种地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他的田园生活和乐观精神。苏轼的写作特点:1、多样化的题材 苏轼的诗词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历史、人生哲理、自然风景、亲情友情等等。他的写作风格也十分多样化,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清新自然的风格,还有婉约细腻的风格。例如,《...

13158094075关于苏轼乐观豁达的诗句
全看秀答:3.表现苏东坡旷达乐观的诗词或者语论有那些 苏轼的《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3158094075苏轼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词,开头便是名句,最后一句说了什么,令人羡慕...
全看秀答:如果那时候有美食吃播,苏轼一定会开个栏目叫“东坡教你学做菜”,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等等。苏轼跟我们普通吃播还不一样人家会吃会做还会用美食吟诗。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吧,反正当不当官升不升职也就那样吧。人生唯有美食美酒和诗歌书法不可辜负。官场那些都是过眼云烟。


(编辑:弓沸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